熟食店把猪尾巴叫摇笑,源出明初。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忌讳很多,谁触犯了他的姓氏,就会祸从天降,不是充军就是杀头。因为猪和朱同音,凡熟食店卖猪身上的东西,都不敢说“猪”字。但生意要做怎么办?活人不能被尿憋死,昆山人很聪明,为了便于交流,造出了好多代名词,一直流传至今。如,猪肉叫“天堂”,猪耳朵叫“顺风”,猪眼睛叫“照子”,猪头肉叫“三勿精”,猪舌头叫“门枪”,猪尾巴叫“摇笑”。
猪肉叫“天堂”,是套用了天堂地狱这句成语。昆山话中狱和肉同音,本来叫“天堂地”以歇后语的方式表达“天堂地”就是肉,也许说“天堂地”有点罗嗦,后来省略成“天堂”。昆山人对这种表达方式另有一种说法,叫缩脚音,如某人姓张,平时霸道,招惹不得,谈论他时不敢直指其姓,就用缩脚音“肚膨气”替代,昆山方言中有“肚膨气胀”一词,“胀”和“张”谐音。
猪耳朵叫“顺风”,是从神话中“顺风耳、千里眼”得来,但猪眼睛却不叫“千里”,而叫照子。因为民间把人的眼睛叫“照子”,把托盘卖眼镜的称为“照色行业”。
猪头肉叫“三勿精”。因为猪头上只有皮、骨头和肥肉三样,都不是精肉,所以叫“三勿精”。(当然猪头的嚼肌是精肉,但不多。)
猪舌头叫“门枪”,顾名思义,把猪的嘴巴比作大门,舌头比作枪,门里一竿枪,那是形像比喻了。
惟独把猪尾巴叫摇笑,乍看之下有点莫明其妙。其实,这名词起得很到位,很形像。大家知道,猪狗之类畜生表示高兴时,面部看不出来,但看到它们频频摇动尾巴,就知道它们心情愉悦,好像在笑。所以,把猪尾巴取名摇笑,很有创意。(周刚)
猪看到主人给它喂食时,和看家狗一样会使劲地摆动尾巴,表示在高兴地“笑”,所以人们把猪尾巴叫“摇笑”。但猪的舌头,为何昆山人叫“门枪”呢?
公元1364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带着文武大臣回到安徽凤阳的故里,设宴招待随行人员。朱元璋把军师刘伯温安排其左,另一位军师朱升安排其边。朱升很是恼火,绞尽脑汁想置刘伯温于死地。酒过三巡,朱升指着餐桌上的一碟冷盆——猪舌头,向刘伯温请教其名。对于朱升突如其来的发难,刘伯温目瞪口呆,无言以对。因为他知道朱元璋姓“朱”,和“猪”同音,如果说猪舌头,那是犯忌的,会招来杀身之祸。这时,不久前他险遭迫害的一幕浮现在他眼前——明军攻占武昌,他穿街走巷去张贴安民告示,冷不防一溃兵从一扇门里伸出一杆枪,若不是他身旁卫士眼快手捷,险些会结束他的性命。想到这里,刘伯温提起酒杯呷了一小口酒,不紧不慢地说:“这叫‘门枪’,这个菜名老幼皆知,想不到堂堂大军师竟会用这种考题在皇上面前考我。”
事后,朱升向刘伯温请教“门枪”出点。刘伯温说:“猪的嘴巴象一扇门,猪的舌头就象门里边伸出来的一杆枪”。数百年后,“门枪”的芳名就流传了下来。(王长根)
出门办事,遭到对方拒绝或者被对方训责,结果没有把事情办成。昆山方言中统称为“碰钉子”。这句俗语有个出典。
封建时代,凡官府衙门和官员人家的大门,门框周围都用石条砌成,为显示庄重,门上还用铜皮包紧,并钉有各种花纹的铜钉,十分耀眼。平时大门常常关闭,一般人不容易进去,如有人进门求助,或是客人前去拜访,门公也不随便放人,要先去通报主人,得到主人同意后,才将客人引进门里。
事情就出在门上。旧时有一位穷人,因家里断炊,揭不开锅了,就想到城里做官人家的亲戚去借贷。他到了官府人家门口,只见大门紧闭,就只得在外面碰门。门公开门一看,认得是穷亲戚,又将大门关上了,不放他进去。那位穷人不死心,继续在外碰门,碰门时碰在了钉子上,由于碰了好长时间,手掌都碰痛了,仍不见开门,最后他只得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家。家里人问他:“借到了吗?”他说:“人都没有见到,哪能借到呢!”家里人又问道:“你的手怎么碰痛了?”那人说:“碰门碰在钉子上。”
旧时,去大户人家碰门碰钉子十分普遍,由此“碰钉子”就成了一句俗语,被广泛实用,凡得不到对方支持或回绝的,都被称作“碰钉子”。(高柏勤)
车村,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车村每年年初六都要从姚夫人庙里请出姚娘娘到村里巡游,保各家各户平安,各家各户都会在姚娘娘到来之前准备好祭品和香火祭拜娘娘。当天是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对于乡间的神仙,我见得很...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
布依戏是盛开在贵州高原的一朵鲜花。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绸(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
吕蒙正故里位于洛阳城东南10余里偃师市西南佃庄镇(现属伊滨区)相公庄村。北宋名相吕蒙正(944~1011年),洛阳人,幼贫苦读,孜孜好学。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进士及第,为将作监丞,通判昇州,不数年...
“飞山庙”曾经是城步常见的一种庙宇,也是中国中部和南部过去常见的庙宇。可以说,在过去,凡是有杨姓人聚居的地方,就有“飞山庙”。这种庙宇一般都二至三进的单层四合建筑,体积宽大,屋面盖青瓦,挑檐翘角;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