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山庙”曾经是城步常见的一种庙宇,也是中国中部和南部过去常见的庙宇。可以说,在过去,凡是有杨姓人聚居的地方,就有“飞山庙”。这种庙宇一般都二至三进的单层四合建筑,体积宽大,屋面盖青瓦,挑檐翘角;屋内厅柱粗大,檐柱穿枋前端雕饰有鲤鱼头部朝向厅内图案,屋住基石均阳刻有花草和飞禽走兽,整个建筑构思设计非常独特,且十分讲究。那么,这种庙宇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这事还得从杨氏先祖杨再思说起。
后唐时期,在湘黔边境地区有一位声名显赫的苗族酋长,他就是苗、侗、瑶等族众公推的“飞山蛮”十峒首领杨再思。
杨再思自幼聪颖好学,深得其父亲杨居本喜爱,在其父亲的精心培养下,文武兼备,十四岁随父据守叙州。这时,西南八番蛮帅踞地称雄,袭南诏(今云南大理地区),寇播州(今贵州遵义地区),边境不得安定。杨再思随父出兵征讨,在平定叛乱中屡建奇功,受江陵节使器重,举荐他为叙州知府,统领五溪(今湘黔边境的舞阳河、清水河、渠阳河、辰水、巫水)峒地。
再思赴任后,资政有方,他以峒寨的为单位,将叙州按五溪流域划分为十峒(其峒制查当于县级、城步为十峒之一),峒首称长史,即十峒首领。再思以州内吴、龙、石、蓝、向各大姓氏头人为峒官,实行依靠多数,团结多数的政策,对作乱不法人员实行改造,对屡教不改者实行处罚和遣送,使州境安宁,社会稳定。他倡导民众耕作方式,学习汉族种田,种棉、纺纱、织布。同时,开设商贾贸易市井,搞活边境物资流通,使叙州逐步走向繁荣昌盛。民众得以丰衣足食。
然而,叙州的富庶,引起两部罗旬与都匀蛮酉尹怀昌等人的不满,常联络部落蛮首侵犯叙州边境,劫掠叙州境内百姓财富,使得州境不得安宁。由于杨再思娴熟武略,组织州民自卫,身先士卒,卒重兵把宁,多次击败来犯部族。使州内长活久安。州内民众十分称佩杨再思的韬略才班干,称他为“叙州父母官”。叙州邻近峒寨都诚服杨再思的领导与指挥,个个齐心协力建设自已的家园。唐昭宗有感于杨再思政绩,钦派御史去叙州宣慰,授杨再思为“龙虎大将军”,“威远侯爵”。
杨再思受到朝廷嘉奖,却居功不傲。唐昭宗元年(公元889年),杨再思与李克用同受朝廷绢诏,李克用未能按时到达,杨再思独自奉唐应召。时逢唐王室局势动乱,叛臣朱全忠挟天子以令诸侯,威逼昭帝离长安迁都洛阳。天复四年(公元904年),朱全忠杀昭帝,立昭-宣帝,改元天佑元年,各郡自立,群雄割据。宣帝遣使至叙州,授杨再思为“江淮湖广都铃辖使,左仆射尚书”,都统兵马,驻兵沅州(今湖南芷江),分镇滇、黔、维护国家统一。杨再思不负重任,屡立奇功。天佑年间,朝廷赏赐异宝与金牌银印,令再思于朗溪(今湖南会同郎溪)建立军事重地。朝廷见杨再思忠良,虑及边境不宁,除杨再思原管辖地外,又增划东道百姓都(今叙浦县一带),西道三合都(今贵州铜仁、玉屏县一带),黄疆都(贵州黄平),乐土都和天口都(今贵州遵义一带),南道武占都(今广西柳州一带),北道竹溪都、南定都、应显都、转光都(今湖南吉首、张家界一带)。南界杨梅邑、西奥义宁县、横山武县都、石井定胜都、武强都、武宁都,以及大安、大茶、梅口、长滩、上黎平、木渣寨、京凉、赤水、清溪、大竹坪、扶城等地为杨再思统领导地域。
公元907年,朱显废昭宣帝,建立后梁,自称皇帝,号太祖,改元开平元年。原唐朝重臣亦多归附,杨再思领地周围均为梁封重臣领地。他在四面受敌地情况下,拒不从梁,亦不附楚,居中自立,忠实于唐,将叙州改为诚州,以示忠实于唐,在军事上,他加强军队防务,戒严其境,维护唐朝君主统治。为排除内乱外患,他积极蓄积办量,冀图光复唐室天下。天裕三年(公元906年)赵、梁、唐、晋、汉、周争夺中原,元瑕顾及南国。杨再思借机富州强兵,在经济建设上大力倡导“农桑”,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便诚州出现了欣欣向荣局面,后唐未帝李从珂得知杨再思之志,感真诚,于唐清泰国之年(公元934年),钦授杨再思为银青光禄大夫。诚州刺史,左仆射尚书,食邑一万三千户。
后晋时期,贵州都匀蛮长尹怀昌与蛮长张万浚复犯诚州境,被杨再思率众击败后,投奔楚王马殷,马殷联络西南八姓番帅实施合围,再与其十子孤军不惧,采取他部防守,重点攻击,各个击破的持久战术,经过八年努力,终将侵犯之敌消灭在桂黔边境的两江溪峒,从此,诚州得以安宁,再思凯旋归来时,已年届84岁。此时,他见诸子都已锻炼成才,遂将政权交与七子正岩,军权交与正滔,其余各子统领诸峒,自已则退职养天年。至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十月二十六日,杨再思以94岁寿黔仙逝于诚外。
杨再思一生老于边事,上尊朝廷,下顺民意,缔造乐邦,德泽湘黔,深受民众拥戴,逝世后,历朝廷树为护国安邦,拓疆辟土的楷模。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修建祠庙祈祷,亦风调雨顺,故又将他尊为神灵来祭奠。
北宋神宗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宣帝顺应民意赐建“杨再思庙”于请州城西北飞山主峰,故名“飞山庙“,这便是飞山庙的由来。
后来,杨再思的后裔子孙就把建飞山庙看成是一种荣耀,从此,飞山庙也就成了杨家人追源思本,祭奠祖先英灵,彰显祖德风范、融洽各民族感情的一个重要场所。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
布依戏是盛开在贵州高原的一朵鲜花。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绸(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
吕蒙正故里位于洛阳城东南10余里偃师市西南佃庄镇(现属伊滨区)相公庄村。北宋名相吕蒙正(944~1011年),洛阳人,幼贫苦读,孜孜好学。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进士及第,为将作监丞,通判昇州,不数年...
“飞山庙”曾经是城步常见的一种庙宇,也是中国中部和南部过去常见的庙宇。可以说,在过去,凡是有杨姓人聚居的地方,就有“飞山庙”。这种庙宇一般都二至三进的单层四合建筑,体积宽大,屋面盖青瓦,挑檐翘角;屋内...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