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西游”等。老年人丧事称“白喜事”、“后事”。对死者家属称死者、丧事,与自称相同。诙谐称死亡“不吃饭”。
竹溪县是国务院和省政府划定的土葬区域,沿袭土葬习俗,信奉“入土为安”、“落叶归根”。即使死于异乡遗体火化,仍将骨灰盒接回故里,置入棺材土葬。
棺材敬称“寿棺”、“寿材”、“寿方”,诙谐称“瞌睡篓”。多由老年人生前自备或晚辈准备,预备时间短则数年,长则数十年。棺材用木材制作,榔木最为耐朽,楸、柏、杉、红椿次之,杂木再次,称“千(年)楸万(年)榔百年杉(柏)”。以木头大小分四块瓦、八仙、十圆、十二头,十六头(指棺材用木根数)等。竹溪县制作棺材多用十六圆杉木。棺材合龙制成称“收香”或“打合”,是日,亲友登门祝贺,贺其棺成而祝其不用。棺材制成1年后(即过夏季),用桐油刮底,土漆刷面,完毕放置室内通风处保管。有“三岁孩儿置棺坟”之说。
衣着称“寿衣”、“老衣”。汉族死者讲究上穿7件或5件,下穿4件或3件,衣裤总数为单数,所谓“穿单不穿双”。必戴帽。
老人垂危,烧纸轿及纸轿夫(纸人)。既殁,先用黄裱纸贴门神,为死者理发(含剃须,擦面),洗浴(湿毛巾擦前胸后背,前3下后4下,称“前三后四”),穿戴。抬至堂屋草垫或棺材盖上(棺材盖面朝下)。脸覆盖皮纸,称“盖脸纸”。也有在遗体旁烧纸,称“倒灵纸”。死者手塞食饼,称“打狗饼”。头旁置熟面条1碗(两根长面条),用筷子挑起横担于碗口,称“过桥面”。于十字路口烧“倒头纸”。家人守尸伴灵,子女向族人、姻亲叩头报丧。入殓后,至亲属到齐,启开棺盖与死者遗容告别。盖棺时,孝子及亲属围棺棂哭泣,禁忌泪水、身影入棺。盖棺后,孝子站立棺盖,双脚同时夯实棺盖榫口,由后至前3次,然后用皮纸密封棺口缝隙。
灵堂 旧时横额书“当大事”( 男死者)、“音容宛在”( 女死者)。两旁对联常为 “日落西山常见面,水流东海不回头”。供桌正中放置亡者灵牌,民国前有亡者生前半身画像或照片。
吊唁 称“吊孝”。男孝披丧期一般3日。有因风水先生卜算为7日内、月内。最多3年,称“丘坟”。男孝披麻衣、穿孝袍,腰系草绳,足穿白布蒙饰孝鞋;女孝头缠孝帕,身穿孝衫,腰围孝裙,足穿孝鞋。吊唁者均戴白色孝帽(今改为黑纱、白花)。孝子手拿柳木棍(有的以竹棍或梧桐棍为杖),意即“男”取财于外,孝子以竹为杖;“女”取财于内,孝子以桐为杖,用白纸条缠成 “哭丧棒”。对前来吊唁者,唢呐声起,孝子在棺旁丧道跪哭,以示为吊唁者还礼。
开吊日,备酒席宴谢吊唁者。门口(或棺棂停放处附近)设鼓乐班演奏,称“敲夜闹鼓”。吊唁者,以花圈、火纸、纸扎、帐幔、供献等祭奠为多。雇人夜间唱丧歌(称“夜闹歌”“孝歌”)、演皮影戏等,围绕灵柩进行,通宵达旦,称“坐夜”。夜半将灵柩抬起垫高,以备天明出殡,称“升灵”。雇请僧道诵经超度死者亡灵,称“做功德”“做道场”。出殡日期、时辰由风水先生(亦称阴阳先生)依生辰按八卦而定。灵柩抬出灵堂(放置场院安装抬灵柩工具)时,称“出小车”,属相不宜者回避。出殡时由长子或承孙抱灵牌跪灵前,打“窖纸盒”,有的叫打“蟠子”,长子捧灵牌。然后起灵,男孝子于灵柩前方拉绰,女孝子随灵柩后送灵。灵柩前鼓乐、纸扎、花圈,僧道依序排列。灵柩用双木杠捆扎,盖粉色棺罩,饰龙头龙尾,16人抬棺(称“抬杠”),2人搭凳。沿途散火纸(称“买路钱”),放鞭炮、奏乐至墓地。
葬埋 称“上山”、“下葬”。挖掘墓穴前,按照风水先生测定时辰,例行“动土”仪式,由排行在前的孝子于墓穴左边,由后至前挖地3锄,挖毕扔锄跑离,不回望。其他孝子将土收存,放置墓地隐藏处,待坟墓修成,堆放其上。灵柩入墓穴(称“下井”)前,孝子在井底铺火纸焚烧,称“暖井”。用五谷撒棺盖,杀雄鸡于穴井,孝子撩衣(孝服)接五谷。灵柩入墓穴,风水先生用罗盘定位,孝子伏于灵柩首,焚烧“地契”于墓穴,高喊亡者“接地契”。程式毕,壅土葬埋。当日晚,孝子用稻草或麦草编制草绳置坟墓左侧燃烧,称“煨烟包”、“ 煨烟火”。
草绳节数依亡者年岁为数。次日,孝子到送葬各家叩头谢孝(今改为酒席招待)。至此,丧葬结束。坟墓修成第3天,举行圆坟仪式,给坟丘填土,分3年填满。称“上坟”。
祭日 死者安葬后,从其亡故之日计算,依次举行“回煞”、“七期”、“百日”、“周年”祭。回煞指亡灵“回家”,时间为夜间。家人于堂屋和死者生前卧室设祭品,烧纸、焚香、点蜡,室内防动物扰乱。每桌置去壳熟鸡蛋1个,筷1支,使亡者难以夹取食之,以延长居留时间。祭祀现场设置毕,家人离开,门虚掩,备亡灵“回家”。家人于邻近处视听动静。回煞时辰到,家人回家,于门外燃放鞭炮相送。七期每期7天,家人于每期末日到亲人坟墓祭祀。百日指亡者逝世第百天。如适逢社日,则提前祭祀,须“新坟不过社”。周年指亡者逝世周年,第一周年祭祀最为隆重。
守孝 旧时丧葬结束,后代对亡者守孝3年,后代有官职者,告假守孝。家中供灵位,称“木主”,有的称“主盒”,每日3餐供饭。守孝期间,春节不贴红色对联,第一年用黄色纸,第二年用绿色纸,第三年用粉红纸。楹联多写“守孝不知红日近,思亲惟望白云飞”。其间不看戏,不饮酒作乐,孝子剃头时后面留发一撮,不剃胡须,示为戴孝蓄福。为官者 “丁忧”3年,3年满后送灵牌卸孝,恢复往常。民国年间以后,守孝淡化,不“丁忧”,不守丧。今提倡厚养薄葬,丧事从简。但汉民族丧葬习俗与旧时差别不大。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