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叫化子讨饭大多用沙锅,他们讨来的冷饭冷菜加热了吃,叫煨沙锅。所以,老爷,指有钱的人,不会像叫化子一样煨沙锅的。撺掇,就是唆使,出歪点子。如果老爷身边有出歪点子的人,本来丰衣足食也可能落得煨沙锅的下场。
后来,大家把一些人爱出馊主意,让人家把事情办砸蒙受损失,叫撺掇老爷煨沙锅。
买便宜柴,烧夹生饭
这是一句很幽默的话。凡商品,都有它的合理价值,高了,是宰人,过低,说明有猫腻,所以人们都知道一分价钱一分货是真理。有的人爱贪便宜货,常常生出种种无奈甚至得不偿失的事来,就像买了没有火力的便宜柴,烧了夹生饭一样,招来烦恼。这句话至今还管用。市场常见“跳水价”、“大出血”、“买几送几”或折扣打得离了谱,大家就得小心,别也买了“便宜柴”。
昆山人还有一句话,叫“贪强买猪婆肉”。强,就是便宜。猪婆肉即老母猪的肉,煮不烂也烧不酥,还有一股骚味,意思同上句相仿。(周刚)
这样的做生意人当然让人觉得好笑,但这种现象却常见。有的人急功近利,见什么好赚钱就变着法儿跟着上,老是跟风转到头来竹篮打水,什么也赚不到。昆山人有一句话,叫“百会百穷,勿会相公。”是对这种人的忠告。“百会百穷”,是指有的人干什么都会,却一事无成,成了穷光蛋一个。所以称“百会百穷”。什么是“勿会相公”呢?其实,这个“不会”是指不是什么都不会,而是只会自己的某种专业(或行业),心无旁鹜地守着自己的阵地,不见异思迁,不把自己忙得昏天黑地,看似潇洒得很,像个“相公”罢了。世上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利,行行有弊。(弊,指短处。)只要把握好一行,足可以致富了。
昆山人讽刺做事没耐心的人俗语还有很多,象“猢狲种树,死多活少”、“乡下人吃个青橄榄,三间草屋都扒坍”等。。(周刚)
蜒蚰就是鼻涕虫,百脚即蜈蚣。软乎乎一团糟的鼻涕虫倒吃掉五毒之一形状可怕的蜈蚣,说来让人难以置信。传说,蜒蚰能分泌一种毒素,就是它爬过的地方留下的一道道白色的涕痕。百脚害怕此毒,蜒蚰要吃它时,在百脚周边绕上一圈,百脚就不敢越出这个圈子,成了瓮中之鳖,被蜒蚰消化了。
昆山人把处事老到,好占便宜的人叫“老百脚”,于是从蜒蚰吃百脚这个传说里创造了“乖乖乖,蜒蚰吃百脚”这句话。以此嘲笑一些聪明过头从不吃亏的强者,有时会栽在貌不惊人甚至还有点憨兮兮的人手里。同常说的“太湖里勿死,死在阴沟里”有异曲同工之妙。(周刚)
假客气,指虚伪的客套,如果碰上真老实的人,非出洋相不可。比如人来了,坐了一会要走,明明家中没有准备,却敷衍人家吃了饭再走。倘使对方真老实,不走了,上餐馆又舍不得花钞票,岂不弄得大家尴尬。当然,这只是在家中的吃饭小事,如果在大场合也玩虚情假意,碰上了真老实,就更掉脸面了。
所以,为人处世还是实在的好。(周刚)
孟轲之母因为“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天下母仪的典范。但是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却鲜为人知。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同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弟弟...
车村,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车村每年年初六都要从姚夫人庙里请出姚娘娘到村里巡游,保各家各户平安,各家各户都会在姚娘娘到来之前准备好祭品和香火祭拜娘娘。当天是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对于乡间的神仙,我见得很...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
布依戏是盛开在贵州高原的一朵鲜花。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绸(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
吕蒙正故里位于洛阳城东南10余里偃师市西南佃庄镇(现属伊滨区)相公庄村。北宋名相吕蒙正(944~1011年),洛阳人,幼贫苦读,孜孜好学。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进士及第,为将作监丞,通判昇州,不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