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岚皋县横溪乡油坊村西北约2.5公里二道河,清代。北岸崖壁手扒岩,上起神仙河,下至二道河口,南北群山对峙,栈道宽约1.8米,全长约200余米,现存方形栈孔3层数十个,最下层距河床高约3米,孔距20—35厘米,孔径约17厘米,孔深18厘米,部分栈孔有石桩,桩长30—40厘米,上铺块石砌成的路面。现已废弃。除北端栈道因修路被毁,余段基本完好。此栈道是古代通往四川的交通要道,对研究川陕交通史有一定价值。
位于岚皋县横溪乡乐景村西北约2.5公里油坊坪,近现代。栈道全长约500余米,自北向南依山崖修筑,现存方形栈孔及插入崖壁的圆形或方形石桩数十个,栈孔最下层距河床高约3米,孔径约17厘米,孔深18厘米,孔距20—35厘米,桩长30—40厘米,桩上叠砌块石、片石以成路面,其间以小路相连,栈边北端修岚横公路时被毁,现以废弃。
位于岚皋县溢河乡展望村百子洞,百子洞遗址有人工开凿的洞穴40余座,排列在高约60米,宽约100米的崖壁上,大部分因山体崩塌滑坡掩埋,暴露仅19洞,多为横向分层排列,洞间距1.5——5米,层距约3——6米。可登临者12座,洞穴1、4、5、6、7塌毁淤积,其余较为保存完整,多为横穴式,洞顶以不规则穹庐顶为主,平顶少见,洞内壁修凿较为平整。洞穴2:洞门半圆拱形,下部淤积,残高0.9、宽1.8米,门壁厚0.8米。横穴,进深2.4、宽4、高2.3——0.6米。洞穴3:洞门呈三角形,高1.6、底宽2米,门壁厚1.1米。门壁南侧有片石垒砌残墙,高40厘米、宽90厘米。室内空间略大,进深3.5、宽5、高2.4——0.8米。洞穴8:门近长方形,高1.65、宽0.7、门壁厚0.9米,横穴,进深3.7、宽6、高3.2米,洞顶部分崩塌。洞穴9:与洞穴8在一处崖面,相距约1.8米,形制与洞穴8基本相似,进门处有打凿石坎,内壁平整,保护最好。
洞穴10、11:两洞洞门较大,门壁两侧有明显安装门栅凿槽。横穴近方。进深3——3.5、宽3.6、高3米,内壁平整。二洞之间有厚50厘米隔墙,以圆孔相连,直径40厘米。洞穴10后壁下部有排水孔道。其中洞穴3内有烟熏痕迹,疑为穴居遗存。当地村民讲,此地曾有大量铜钱出土。百子洞遗址为明清时期人类居住遗址,它的发现不仅为研究清代巴山地区人民居住习惯提供了重要资料,而且也为研究湖广、四川移民对秦巴山地开发历史提供了实物依据。
位于岚皋县溢河乡宏大村二郎坪西3000米,清代。原寺庙遗址毁于1953年,现有新的肉身殿、大悲殿、藏金阁坐落于原址之上,有达鉴真身干尸放置于肉身殿内,在肉身殿正前方10米处有千年古栎1株,遗址火神爷头像一个;石香炉一个:青石质,呈长方形,长70厘米,宽576厘米,高25厘米。四周高浮雕西游记人物故事,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雕工精湛。残碑两通:青石质,其中一同残高88厘米,宽67厘米,厚3厘米,由于碑文腐蚀严重,字迹模糊,无法识别其内容,隐约可见年款为同治六年。另外一通残高95厘米,宽54厘米,厚9厘米。由于碑文腐蚀严重,字迹模糊,无法识别其内容,年代不详。铁钟一个:口径56厘米,高67厘米,厚3厘米。
此钟铸造于民国七年,现悬挂于亭顶。经济价值。南宫山肉身出土后,以莲花寺遗址为代表的南宫山景点群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游客,有力地拉动了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历史价值。南宫观建于北宋,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虽在文革时期被毁,但后又进行恢复,其建筑风格为学者研究宋元时代佛教文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科学价值。寺内达鉴肉身出土已有两百年,至今仍保存完好,不腐不烂,乃举世罕见的奇珍异宝,为科学家研究地理学、人体学提供了现实资料。
位于岚皋县溢河乡新湾村西约500米,侏罗纪白垩纪时代。该化石点四周巨石林立,怪石嶙峋。由两个巨石相互支撑形成一浅洞,进深4.10米,宽1.00-1.75米,高1.40-2.30米。洞内常年滴水,阴暗潮湿,墙壁已形成较厚泥浆岩,岩中夹杂零星硅化木,泥石布满地面。洞内到处有村民挖掘化石的痕迹,破坏比较严重。该化石地点在岚皋县极为罕见,它的发现填补了该区域化石地点的空白,对研究远古时期的生态、气候、各类生物生存环境以及矿产资源发掘具有重要价值。
位于官元镇古家村、龙板营村境内,清代。古家村梯田系清代湖广、四川移民垦殖巴山老林,在岚皋西部山区大河流域所建的一处最大人工梯田,现存水平梯田约3万平方米。梯田沿大河北部山坡东西向延伸约2公里,由下至上梯次分布,宽约500—40米,约60—20级不等。梯田用泥土起垄护坎,每层有许多单田水平相连,单田长50—25米、宽20—5米,均高0.8—0.3不等。
梯田利用北部山坡溪水自流灌溉。周围山坡和梯田中央有刘氏、邱氏、田氏等家族墓地,立有嘉庆、道光、同治等款墓碑,碑文记述了迁徙立业情况。梯田中心有邱家院落,残破严重,从穿斗式梁架和木板隔墙式样判断,其始建年代应该在清代中后期。梯田垄坎和灌溉水系完整,当代村民继续使用。
位于岚皋县花里镇龙安村村委会北约2000米,清代。寨址位于一独立的山岗上,平面略成长方形,面积约1500平方米,西为西河,东、南为悬崖,北为山坡。东西狭长90米,南北宽10—30米不等,残留寨墙高2—4.5米,上宽约1.1米,北部寨墙有马面四处,上宽2米厚1.5米。北寨门保留完好,块石垒筑,高2.6米,宽1.4米,门内有宽6米的通道与山寨上部相连。寨址东部有寺庙一处曰八角庙,建于清嘉庆年间,现残存庙基、砖石构件、石狮、桂树等。遗存石狮一对,高25厘米,残损严重;铭文砖两件,长33厘米,宽19厘米,厚5厘米。该寨对研究明清时期岚皋县农民起义军和地方武装有参考价值。
位于岚皋县花里镇桂花村村委会东约20米,清代。坐北向南,平面呈长方形。面宽3间,进深1间;通面宽9.1米,进深4.2米,建筑占地面积约60平方米。一层建筑,硬山顶式建筑,泥质灰瓦屋面,黄土夹杂小石子筑墙,两侧山墙马头墙有彩绘。内部有柱,檩架于墙上,均为木质格子门窗。庙门前有青石台阶七步,宽1.9米。寺庙原有东西厢房各三间,现已毁,遗存咸丰七年款重修泰山庙碑碣一通,宽0.76米,高0.46米,记首人周家勉出钱四千纹,重修泰山庙。
该寺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咸丰七年重修。解放后曾做学堂使用,文革时期将东西厢房毁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当地集资2000余元,再次修整。对研究岚皋清代宗教活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
壮族迁徙及分布桂平市壮族除部分土著外,其余均从外地迁徙而来。另一部分来自贵州,另据壮族民间族谱记载,一部分则从广东迁到平南再迁入本市。服饰壮族男女惯穿自织自染的棉、麻布服装(冬棉夏麻)。男穿对襟唐装衫...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