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富裕人家父母年老要预先找墓地,造好坟茔以为日后的葬地,称为“寿域”;还要预先制好棺材,贴上红纸备用,称为“寿板”。
发丧是办丧事的开始。因死者的身分不同,发丧的方式有很大的区别,辈分高的人要办得隆重,辈分低的人丧礼从简。
依古礼,老人病危时应将铺位搬到厅堂中,以便到时得以寿终正寝。但漳州民间大多是等老人断气之后才行搬铺。
死者断气后,子女(媳)要为其擦洗遗体,趁尸体尚未僵硬换上死者结婚时穿过的白色内衣裤。然后将尸体移置厅堂中三块木板拼成的铺上,男尸偏左,女尸偏右,头向内足向外。也有将死者横放在厅堂中以避免“担楹”。
搬铺时厅堂的神明和祖先牌位均以布遮盖。死者仰卧在厅堂里,身上覆盖布衾——白布制成,镶红边,长应蔽足,俗称“天地被”。死者头上覆盖白布,头下枕以砖块垫纸帛。
铺前张挂白幔,幔前摆供桌,桌上供死者的灵牌。60年代以后,供桌上多不设灵牌而以死者的遗像代替。依古礼,供桌上的供品应为死者生前所吃的剩余食物再添些新食物及一杯酒。
白幔后面,在死者脚下方的地上点燃长明灯一盏以照冥路,摆上插着竹筷的干饭一碗,称“拜脚尾饭”;子孙在旁边烧冥镪,称“烧脚尾纸”。搬铺后丧家即请阴阳先生择定入殓、出殡和入土的时间。若死者生前未选定墓地,还要请阴阳先生“找风水”。
若死者尚有直系长辈在世,搬铺时尸体只能停放在厅堂的偏侧。死在外面的尸体不能入屋,必须在屋外搭棚停尸。
死者的晚辈卸去平常的服饰,现在是全都换上白布衣服,女用麻束发、头缠白布。子孙后辈下跪哀号恸哭,焚烧冥镪。
大门上的红色对联要撕下,门扇上要贴上两条白纸条交叉成“×”形状。若死者的配偶尚健在,则只贴一条白纸成“/”状。门口摆放一顶纸轿,死者是男性的轿用蓝色,女性的用黄色。
夜晚孝男、孝妇通宵达旦地守灵。特别要谨防猫、狗走近尸体,俗谓猫、狗跃过会使尸体挺立攫人。
长辈谢世,子孙应及时通知亲友,并告以大殓成服和出殡的日期。
小户人家死了人多以口头报丧,并请人互相转告。大户人家则要正式发讣告,父死称“寿终正寝”,母死称“寿终内寝”,孝男自称“孤子”(父母尚存一方)或“孤哀子”(父母双亡),孝女自称“孤女”或“孤哀女”。
有的地方,死了祖辈要鸣钟鼓告丧。但死者若仍有直系长辈健在,则不能鸣钟鼓。
出嫁在外的女儿接到父母的死讯,应立即奔丧;并在通往娘家的岔口上就开始号哭,俗称“哭路头”。
亲友闻讯,赶赴吊唁。男性亲戚要到灵前燃香、添供、烧冥镪、跪拜、磕头,大户人家还要读祭文。女性亲戚吊丧时要号哭。吊丧的祭品随亲疏而别,最常用的是民间所谓的“三牲祭”(猪头、公鸡、鱼)。朋友吊丧一般是送素色绸缎挽幢和红包(赙仪)。丧事的红包与年节喜庆的包法不同,包钱的方形红纸沿平行于对角线斜向折叠,交给丧家时要说这仅是够买纸的钱。丧家应回赠吊丧者一条手巾和两条红丝钱。现在吊丧者多送花圈,并向死者行鞠躬礼,送现金也多不用红纸包裹。丧家回赠吊丧者一粒糖果和一包裹着硬币的小红包。
俗谚云:“死爸扛去埋,死母照头来(按规矩办)。”若死者是娶进的女性,丧家应首先通知其娘家,俗称“报死”。其娘家要赠给送讣告者一条汗巾、两个红蛋(或一个红包)。
娘家接报后要派人前往探视,俗称“做外家”。做外家的人一般由死者的兄弟带领,只要是本家本族的人,性别年龄不拘,人数也不限,但要凑成除九以外的单数。做外家的人到了丧家之后的态度和作为将根据死者的死亡原因而定。在正常死亡的情况下娘家要根据丧家的状况决定去人的多少。丧家较富裕或死者已当祖母,做外家的人数就要多些;反之则少些。
丧家要在村口或路口设“路头桌”泣跪恭候,俗称“接祖”。外家人瞻视遗体后要询问死者的病情和子孙侍奉的情况,并对含殓提出意见。丧家必须诚恳答复并设宴招待。席上的食物不得带骨,全部用碗装,不得使用盘子和汤匙,最后一道菜不是甜点而是豆干炒韭菜。饭后外家人不辞而别,丧家也不送行,仅备死者生前衣裤一套由外家人带回。外家人如愿意帮丧家料理丧事也应先回去以后再来,或回到半路从另一条路折回。
若死者的娘家已经没人了,丧家要“接番薯祖”,即以盘子托一条番薯藤权作死者的外家,孝男孝妇对番薯藤跪拜。
如果死者是因自杀、发生事故、受虐待或由于其他非正常原因死亡,娘家来人将会很多。丧家要抱“斗灯”跪迎。做外家的人责骂、摔东西、打人时丧家均应屈让,并请长辈“做公亲”(调解),答应外家的条件,厚葬死者。如果民间的调解失败或确实涉及刑事责任,外家人将告到官府,由官府处理。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
壮族迁徙及分布桂平市壮族除部分土著外,其余均从外地迁徙而来。另一部分来自贵州,另据壮族民间族谱记载,一部分则从广东迁到平南再迁入本市。服饰壮族男女惯穿自织自染的棉、麻布服装(冬棉夏麻)。男穿对襟唐装衫...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