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独特的兴化民俗(5)

坑爹的生活2024-08-08

初四大岁尤隆重

正月初四,按古例有:孩童捧神像,由车鼓队跟随到各家各户募取木柴,名为“为菩萨乞柴”。新嫁女或少妇捐送“柴火钱”,捧像的孩童则回赠娘妈头上的一束花,保佑其早生贵子。名曰“娘妈请花”。傍晚集柴于社庙前焚烧,开始接神仪式。一旦柴木烧成炭,各家争先夹炭回家,名曰“夹火母”。这些习俗都是中原遗风。

春节,回乡,交织成不可抗拒的诱惑力,或许只有远方的赤子才有这般刻骨铭心的体会。北宋那一年,身处京华开封府为官的蔡襄,千方百计向朝廷请了长假回乡省亲,可是,老天不作美,恰巧遇上风雪交加的天气,道路泥泞,举步维艰。蔡襄七赶八赶,到正月初四日还在半途,于是,他挥毫写下《正月初四》这首诗,以表思乡之愁:

今朝终见雪泥干,日薄云低又作寒。

家山千里何时到?溪上梅花正好看。

你看,千里迢迢赶路程,难道只为瞧一瞧枫亭溪上的梅花吗?但是,初四日到了明代后期,却别有一层含义。

民国《莆田县志》载:“以倭寇之祸,各家皆未度岁,是日补行祭腊”。 正月初四,迎神;准备做大岁,例同除夕夜。仙游县则是正月初五“做大岁”。因为嘉靖四十一年倭寇陷兴化府后,又于次年冬攻仙游县城,黎民百姓流离失所。幸亏戚家军赶到,百姓得以重聚。为此,劫后余生的仙游民众俗定初五日重做大岁。

正月初五重拜年

正月初五,如同初一早,吃线面,然后拜年,游春、会客。整个“五日岁”期间,不扫地,要扫也是往里扫,不把财气扫出门。不打驾小孩,即使摔破碗碟瓶罐,长辈见了也大声叫“好!好!”。这一日,不能吵架、口角,即便是语言尖锐一点,老人也会说:五日岁就相吵,何时吵到三十暝。

明代在朝廷官任南京大理寺评事的黄仲昭撰诗道:

举世逢春不解悲,春风应合笑人痴。

尝春只说春光好,白发侵头却未知。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