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春酒,包春卷
请春酒,包春卷都是古金陵传下习俗,《金陵岁时记》载:“新年邀集宾朋宴饮,谓之请春酒,以正月半前为盛。”谚语云:过了正月半,大家寻事干。另一春节食谱也系古金陵传下习俗,《金陵岁时记》载:“春初早韮,周颙所称。”“取韮芽和猪肉与鸡肉丝炒之,卷以薄白面皮,曰包春卷。或用油炸,其味甚佳。”明代名臣魏时敏亦有一首描写春日的诗:
社鼓声喧送酒杯,春风落尽一庭梅。
不知白首狂吟客,醉饮屠苏更几回?
二月初二头牙,古称中和节,亦为古金陵传下习俗。郡人有以为出自陈米牙者,实谬也。清《岁华忆语》载:“率以二日曰牙祭,义不知何取?然大典也。是祀也,主人盛服先至,洁具牲醴。肆伙各偃卧,以候主人与掌肆者议,某宜留,某宜去。既定矣,则命其徒将命往曰:请某请某。得请者,欣然来与祭,而一岁之生涯定。否则未明,打包行矣。”莆郡商家店铺亦办酒席宴请店伙计,宴前必祭财神,近年商铺有临街摆五果祭品,点三柱香,焚烧贡银以求发财事。
头牙又为蒙塾开馆日,古时,家长必携一篮米花、炒糖豆。篮里放七根青葱,八个布纽扣,示孩童‘聪明花开’,入学后‘七窍玲珑’。进私塾门,先拜孔子像,后拜老师,就算正式入学了。“天地君亲师”, 莆风淳朴,最注重对幼童的启蒙教育,宋代刘克庄老年时撰诗回忆儿时接受家训的情景:
父兄诲我髧髦初,老不成名鬓发疏。
纸帐铁檠风雪夜,梦中犹诵小时诗。
在湄洲岛,农历二月初一为“头牙”。民众在这一日早上,聚集在妈祖神像前问卜祈安。如“卜杯”同意,就在祖庙祈安做法事;如“卜杯”不允许,则组织出游。此时,全乡耆老在祖庙选出主持人。再卜杯确定出游时间。
八月月圆节是拉祜族的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这天晚上,要把自己的瓜果和谷等选最好的拿来献月亮,因为月亮为人们分明耕种的节令。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各家把选来的南瓜、黄瓜、包谷、谷穗、水果等(其中梨是不可缺少...
梅山文化,点点滴滴的汇聚,集成古代文明的瑰宝,其中那些独特的地名传说,更是古老长河中迸出的浪花。地处新化县桑梓镇石窖村北面的前程村,俗名叫玉米冲,讲起这一地名原由,是一段沧桑久远而讽渝深刻的故事。康熙...
传说畲族的祖先是狗头王,人身狗头。为什么人身狗头呢?古时候,高辛帝宫中有个左耳奇大的大耳婆。一天,高辛帝请医生替大耳婆治耳朵。医生却在耳朵里扣出一颗蛋来,群臣把蛋拿到宫中的一个楼上。天上的凤凰领着地上...
孟轲之母因为“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天下母仪的典范。但是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却鲜为人知。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同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弟弟...
车村,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车村每年年初六都要从姚夫人庙里请出姚娘娘到村里巡游,保各家各户平安,各家各户都会在姚娘娘到来之前准备好祭品和香火祭拜娘娘。当天是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对于乡间的神仙,我见得很...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