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长寿面之前不能先喝面汤,古兴化有一句妇孺皆知的莆阳俗谚:“初一早吃面汤,出门遇雨衫不干。”如果在“五日岁”期间出外游玩,途中遇到下雨,有人会调侃:你初一早喝了面汤,害得大家都淋雨。莆阳人见面还有一句问候语:你吃饭了吗?这时一定不能回答:吃完了。而应该说:吃饱了。因为莆阳人,尤其是沿海人,最忌讳的就是:“完了”,这一句话意味着你把东西都吃光了,下一顿没有吃的了。莆阳人讲究“吃福余”,越吃越有余。
当然,对诗人来说,春天,不仅意味着万物生发、蓬勃向上,春光,更能催动诗人春心荡漾、抒发豪情壮志。南宋时期,莆邑一科大放异彩,全国进士科举考试第一人、第二人全被莆郡所囊括。当年的榜眼、阔口人陈俊卿在春日里寄诗状元黄公度,表达对未来事业追求向往的期望。于是,黄公度也乘兴写下《和陈应求春日见寄》(原注:陈应求即陈俊卿)诗:
满目繁春事,题诗寄所思。
轻寒欺酒力,宿雨褪花姿。
经世知无术,追欢要及时。
郊原胜晴景,莫负去年朝。
家规族训显威严
吃过“福面”,全家举行拜年礼,这也必须讲礼数的。先是小辈给长辈拜年,古时作揖,甚至行跪拜礼,现今简化为恭敬的问候语。长辈则给小辈“压岁钱”,倘是小辈年纪稍长,或较疏远亲戚,亦可用红橘一双替代,表示大红大吉之意。由亲及疏,由近及远,家族认亲,有时一年只此一次见面机会,故十分重视之。城关往往大户人家、各姓豪族,如:庙前陈、赤柱林、东里黄、郑黄郑、草舍里方、双池宋、朱仓王、北门刘、北门濠边李等,祖上都是从中州迁移来的有身份地位的士族。新春伊始,沿习古训,体现宗族长辈的威严,往往由族长召集各户男丁齐集祠堂里,听族长致辞,宣布族内事宜,以示不忘长幼、尊卑之序。族长讲话毕,由祠堂执事分红橘,每男丁分一双。此后族亲相互拜年、串门,相互问安、祝贺。如果有亲戚登门拜年,主人馈赠宾客每人红橘一双,小辈的则给“压岁钱”,若是年幼还抱在怀中的稚童,主人会把压岁钱折叠好系上红丝线,挂在稚童项上。这些礼数看似繁琐,但是约定俗成,人人必尊必行,正所谓其乐融融。
传说畲族的祖先是狗头王,人身狗头。为什么人身狗头呢?古时候,高辛帝宫中有个左耳奇大的大耳婆。一天,高辛帝请医生替大耳婆治耳朵。医生却在耳朵里扣出一颗蛋来,群臣把蛋拿到宫中的一个楼上。天上的凤凰领着地上...
孟轲之母因为“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天下母仪的典范。但是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却鲜为人知。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同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弟弟...
车村,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车村每年年初六都要从姚夫人庙里请出姚娘娘到村里巡游,保各家各户平安,各家各户都会在姚娘娘到来之前准备好祭品和香火祭拜娘娘。当天是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对于乡间的神仙,我见得很...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
布依戏是盛开在贵州高原的一朵鲜花。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绸(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