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陕西婚嫁礼仪与习俗之迎娶、拜堂(3)

青青2024-07-22

花轿抬到男家,按指定的方向停轿,如果坐的是马车,就把马卸套牵走,将车辕架在一条长凳上,迎女客、送女客和提包袱的小孩先下车,只留新娘暂坐车中,等待举行迎车礼后才下车,此刻鞭炮绕着新娘的车或轿鸣放,把几个大一些的炮点燃,扔到空中,让它发出嘣嘣巨响。在耀县、韩城、礼泉及其他许多县的农村,花轿停下后,都有“燎轿”的习俗,有的拿着火把在轿子周围绕一圈,有的绕三圈,意在驱走凶神恶煞。在高陵县农村,新娘下轿前,婆母要拿个红包袱在轿前一撩,不说话,拿回去放在新娘被子底下,再放一块麦面,拜完堂要让新娘在上面坐一会儿。俗讲为“发家”。而在韩城县一些地方,此时婆母则立即奔人洞房,点上灯,在炕上放个木墩子,或抱一下枕头,表示抱孙子,然后到灶房上香,灶里点一撮干草,拉两下风箱,谚云“烧火抱墩子,明年添孙子”。与此同时,轿前则有一男长者,身披红布,一手拿着一个烧红的铧尖,一手端着一碗香醋,绕轿或车顺转三圈,倒转三圈,一边走,一边往铧尖上洒醋,铧尖不断发出刺溜刺溜的声音,周围散发出一股呛鼻的醋香味,这叫“打醋坛”。在户县一带,举行打醋坛仪式时,还要念一段打醋坛词:

车到门前打醋坛,逢凶化吉保平安;一打醋坛告天地,大吉大利人心喜;

二打醋坛驱邪气,吉星高照凶煞避;三打醋坛太公到,百无禁忌事事好;

四打醋坛成双对,才子佳人鸾凤配;五打醋坛结良缘,福寿双全度百年;

六打醋坛清雾扬,全家老小保安康;七打醋坛喜心怀,五福临门自天来;

八打醋坛合家欢,光明九洲日月圆;打醋坛,打醋坛,打罢醋坛人心欢。

新媳妇,赛天仙,快快下轿踏红毡。

民间传说姜子牙是醋坛神,打醋坛就是请姜子牙临坛保护,意为“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可驱邪避恶。新娘下轿前,男方有两个男孩,手拿火棍,绕轿相对跑两圈,俗叫“跑狗”。新娘的小弟弟或侄儿二人,挡住轿门,男方给几个红封,挡轿门的离开。有一艳妆少妇来轿前启帘,接出新娘,交给她一个柽子抱在怀里,上面系着剪刀、尺子和镜子。“柽子”是织布时卷线用的轴芯,谐音“圣旨”,据说此俗始于唐代,女皇武则天为了提高妇女地位,准许平民百姓结婚时穿戴凤冠霞帔。新娘怀抱柽子,就表示此日穿诰命妇人服装是奉了旨的,无人问罪。也有人说新娘抱上柽子,意味着是奉了皇帝的圣旨完婚的,妖魔鬼怪就不敢来纠缠打扰。新娘下轿,脚不能沾土,在伴娘的搀扶下,踩着毛毡或芦席进门,这就是所谓“新人离娘不沾土,来到婆家毡(席)上走”的旧俗。新妇走过的毡或席,又迅速传到前面铺在地上,谓之“传毡”或“传席”。此俗唐代已有,自居易《长庆集·和春深》“何处春深好,春深嫁女家……青衣传毡褥,锦绣一条斜”即指此。新娘踏着毡,在前面走着,后面有人提着斗,内装着麦草、豌豆、红枣、核桃、麻钱和麸皮,边走边撤,让儿童抢拾,叫做“刘海撒金钱”,口中唱着撒草料歌:

一撒麸子二撒料,三撒媳妇下了轿;四撒金子五撒银,六撒媳妇进了门;

七撒核桃八撒枣,九撒夫妻百年好;十撒一把满堂红,日月长存家道升;

撒撒撒,撒进门,拜天拜地拜高堂。

据说撒草料之俗始于汉代,是为了镇压“三煞”之神,使新人安全,人财两旺。新娘进门时,由婆母或嫂嫂递给钱物或首饰,叫做“进门带财”,以兆日后生活富裕。新娘始终要走在毛毡或芦席上,一直到拜天地处为止。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