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城县一带,新婚第二天早晨,新郎新娘拜过祖宗,要给诸长辈及亲戚行礼,谓之“认大小”。接着新娘的兄或弟来送油(一瓶头油),过去送油时担上“担盒”,商定“叫十天”(10日后叫新娘回娘家)的日期。担盒里若放蒸食100个,示意乘牲口来叫;若为200个,示意乘轿来叫。男方要按头一天送亲的人数,每人回赠“油轮”一座。建国后,担盒、油轮不时兴了,改为提皮包,象征性地送几对馍。
早饭后,新娘拿上烟袋,由姑或嫂带领,拜见本族长辈和邻里,俗称“认人”。出门前,新郎坐在炕沿上,新娘给新郎腰间系条长手巾,名为“长命巾”,边系边念:“左边三匝,右边三匝,把这花花头,别在哪哒?”新郎指指位置说:“就别在这哒,叫我妈看呀!”二人同走进母亲卧室,看毕,返回洞房,将手巾解下,双双出门。每到一家,由姑嫂介绍户主的辈份和称呼,凡是长辈,新娘都要行礼,并装烟点火,表示尊敬。长辈要赐赠“装烟钱”。拜完回家时,村人要耍新娘,让新娘走架起的梯子,谓之“过天桥”;或让新娘前边跑,新郎后面追,谓之“狗撵兔”;或让新郎背着新娘回家,谓之“张公背张婆”。
在关中渭北一些农村,娶媳妇的次日上午,新媳妇有人厨擀面之俗,主要是检验一下新媳妇的做饭技术,俗称“考媳妇”。客人人席后,新娘子人厨洗手擀面。乡朋亲友站在一旁围观,平辈的姑嫂弟妹和新娘嘻笑耍闹,故意在面上给她洒盐或玉米糁子之类,有的把擀好的面又揉在一起,叫她重新擀,用种种法子难为她,新娘子如果擀面的技术很娴熟,就会排除这些困难,把面擀得又长又细。人们哄闹一番后,共同品尝新娘擀的面。客人们一边吃面,一边还要说个四言八旬,赞扬新娘擀面的技艺。比如:
树上喜鹊叫喳喳,新娘入厨做茶饭,擀的面儿细又薄,下在锅里莲花转,盛在碗里摆牡丹,挑上筷子打秋千,吃在肚里缠线线。
从新妇揉面、擀面到吃面,都呈现出一派和睦、热闹的气氛。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