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南的巴山地区,流行着一种独特的婚姻惯制,就是“招女婿”。这种情况在别的地方被视为一种特殊婚姻,而在巴山地区则被视作正常的婚姻形式。数千年来,人们习惯于男娶女嫁,而在陕南的巴山地区则与此相反。当地群众不重生男重生女,认为女儿才能“顶门立户”,是老来可以依靠的人,民间生了儿子,不论有几个,也不论家贫家富,养大后全像其他地方嫁女一样嫁出去。生了女儿,当父母的就喜形于色,逢人便说:“生了个当家的,咱老来有靠了。”亲友们也纷纷上门祝贺“大喜”。姑娘长大成人后,就留在家里招婿养老。当地流传着一首民歌:
巴山风,吹得怪,妹子要比男娃爱。
亲生儿子嫁出去,留得幺妹招郎来。
招女婿的婚礼与娶媳妇的婚礼相同,只是一切都在娘家举办。女方一般要向男家送彩礼,男方要向女方陪嫁妆。男娃“出嫁”也要吃“离娘酒”,婚后也要“回门”。
迎新郎的队伍由新娘的嫂嫂(称迎亲娘子)和七个未婚姑娘(称七巧姑娘)组成,取七夕鹊桥渡双星之意,她们的任务是配合媒人向男方交纳彩礼、劝慰男娃的双亲、接收和清点男方的“陪嫁”、邀请娘家人赴喜宴、催请新郎起程等。
在新郎动身上路前,迎亲娘子要将送给男家的礼品和给男娃送的衣物摆出来,让宾客们观赏评论,称为“摆礼”。在摆礼时,双方还要说个“四言八句”,如迎亲者说:麻雀虽小,肝胆俱全,穿戴衣帽,绫罗绸缎,虽不够如意,也不失体面。请亲戚朋友,都来观看指点!
男娃的父母若是不说话,则表示对所送的“彩礼”不满意,此时亲戚朋友就会评论礼物不丰厚,帮助男家争彩礼。男娃的父母如接着迎亲娘子的话说:山高水不断,花红绿叶垫;开亲几年,亲家费心又花钱。礼物丰盛优厚,儿子福分不浅。有啥不周不到,都怪我的差偏,请大家多多包涵!男娃的父母没有意见,亲友们也就不好挑剔啥了,在这种情况下,迎亲者便说:肉煮烂了在锅里,靴底烂了厚(后)补起。二姓合一好,幸福到百年。
该穿的给新郎穿,该捡的往箱子里捡!莫误良辰,铺毡起亲,亲戚六眷,请过去游玩。
这既催促了新郎起程,又邀请了所有的客人。主家随即把“陪嫁”装箱发亲了。
到了女家,拜过天地,男娃就是女方家庭中的成员了。有的上门女婿改姓女方之姓,有的不改姓,所生子女则要为女方接续宗祧。据说此俗始于明代永乐元年(1403)一直延续至今。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