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大分杈,子大分家”。一语道出了客家人的理智与达观,道出了世上万木展枝婆娑及人类万众繁衍展族的规律。“子大分家”这是生存、生活、发展壮大的需要。“子大”,独立生活、谋生能力已强,不必再在父母的羽翼下匍匐而活,应另立门户,大展身手,创建一番大事业。故而,客家人认为分家另立门户、另起炉灶是大喜事,值得庆贺。子砌新灶之日,亲友们会备礼祝贺;丈老、丈婆会购置一整套厨房炊具以贺。贺新灶喜洋洋,客家人又多添一户,真是旺家之举、兴业之象啊。
客家人砌新灶,要择日,灶门忌向东、向门、向水源。灶底砖要排成“才”或“丁”字,以求吉祥兴旺。还要从旧灶取一砖砌入新灶,以示衍续。要 安灶君神位,以求平安祥和。
“寿比南山,福如东海”。这是客家人为六十岁以上的祝寿时常说的祝福语。六十岁以前的诞辰庆祝活动叫“过生日”或“做生日”。
祝寿是一项颇有意义的喜庆活动,已出嫁的女儿要送来大公鸡及一整套寿字号礼物。父亲做寿,同时也要给母亲送寿字号礼物中的寿衣、寿冒、寿鞋、寿袜。亲友一般送寿幛、寿联或礼金。
七十岁老人寿诞,儿孙要举行拜寿仪式,拜寿时要念拜寿文、唱拜寿歌。拜寿后,全家老少吃寿面(寓长寿之意),还要给邻居送“寿面”。中午或晚上做“寿酒”,宴请亲友,亦有亲戏班来唱“祝寿戏”的。
另外,诞辰庆祝年岁男女有别,男逢一,如十一、六一,女逢十,如十、六十……
春节,泱泱中华第一大节,在客家人眼中,是神圣、经典、隆重、严肃且兴味超超凡的。农历十二月二十日始,着手制作年料。二十三日祭灶、送灶神;二十五日“入年界”(进入春节范畴),再不准上山砍柴、割草,在外的人要回来准备过年,各家各户要进行全面细致的大扫除;二十八日要进行宰猪杀羊;年三十日杀鸡,备好三牲(猪、鸡、鱼)及其他祭品敬神拜祖,接着张贴春联、利是、门神,下午小孩沐浴、穿戴一新。
除夕团圆饭丰盛之极,饭后家长给小孩发压岁钱,晚上守岁,零时大放鞭炮喜迎新年。年初一吉时大开家门迎财神,晚辈给长辈拜年;年初二走亲戚;年初三扫除倒垃圾,俗称送“三穷”;年初四舞龙、舞狮闹新年;年初五迎灶神,“出年界”。年初一至十五,各种文体活动频频迭起。春节俗称“过年”。
吉庆的节日还有:元宵、清明、立夏、端午、中秋、重阳、冬至等,并各具特色。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是客家祖祖辈辈追求的夙愿。千百年来,客家人对丰收的殷殷期盼与传承,已积淀成有丰厚底蕴的文化了。足见,如果一旦事如人愿——丰收硕果累累,这必定是客家人生活中的一大喜事。诗句有言:“手捧沉甸甸的果实,是农民笑得最开心的时刻。”诚然啊,对于长年累月、披星戴月辛勤劳作的客家人来说,除了眼望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还有什么值得他们更喜悦的呢?丰收,是他们汗洒大地的回报,是上苍对他们真诚期盼的满足,这确实是一大喜事——丰收之喜。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
壮族迁徙及分布桂平市壮族除部分土著外,其余均从外地迁徙而来。另一部分来自贵州,另据壮族民间族谱记载,一部分则从广东迁到平南再迁入本市。服饰壮族男女惯穿自织自染的棉、麻布服装(冬棉夏麻)。男穿对襟唐装衫...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