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因其地多榆树,故名,又以木之茂在榆谷之阳,曰榆阳。以其为延安、绥德之保障屯戍,故镇曰延绥。当地俗称“驼城”,蒙人称“橐驼城”。榆林城位于陕西省榆林市中部偏南,城东依驼山,北瞰河套,南蔽三秦。无定河经主要支流榆溪河自北向南傍城而过,古城四周多为沙地,城内外人口居住密集。
榆林历史悠久,早在3.5万年以前,曾是“河套人”生息繁衍之地。商代为游牧部族鬼方栖居地。西周至春秋初,境内先后为严犹、翟人游牧民族占据。春秋时期归晋国。秦统一后分属上郡肤施县、九原郡。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境内设龟兹属国都尉治所。三国至西晋,本境为羌胡占据。东晋前凉太元初(324年),南匈奴刘卫辰始建代来城。义熙三年(公元407)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本境属大夏,筑大夏国都城统万城。南北朝时期北魏先后设统万镇、夏州(治所统万城)。
唐代贞观二年(公元628),榆林境内分属银州、绥州、夏州。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银、夏、绥州归宋,隶属陕西路。宋宝元元年(公元1038),李元昊在兴庆府(今银川市)称帝,建西夏国。本境属西夏银、夏州领地。元代,实行省、路(府)、州、县建置。榆林境内长城以南属陕西行中书省延安路绥德州米脂县,长城以北为蒙古游牧地。榆林城在明洪武二年(1369)为榆林庄,属绥德卫屯所。正统二年(1437)为榆林堡,正统七年(1442)始为榆林城。明成化七年(1471)都御史王锐建置榆林卫,成化八年(1472)都御史余子俊于旧城北增筑城垣,置榆林卫指挥使司,成化九年(1473)将延绥镇治由绥德移驻于此,延绥镇因此也称“榆林镇”,管辖长城沿线36营堡,榆林遂成为明朝九边重镇之一。在四川青神人余子俊的励精图治下,以后的蒙汉之间20年无战事。
清初仍沿明代旧制,境内所设卫堡及各砦塘军屯地仍隶属榆林卫、中路道。清雍正九年(1731),裁榆林卫改置榆林府,治所设榆林城。清同治年,由于甘回叛乱,榆林人民遭受战乱之苦。湖南耒阳人刘厚基平叛、惠民,榆林人民为其建德政牌楼,书20条惠民德政。民国时期,陕北道设于榆林,统辖包括延安在内的23县,陕西浦城人井岳秀统治榆林近20年。
1938年4月,著名作家老舍先生随张继率领的国民党中央慰问团到达榆林,慰劳抗日将士,兹后发表了散文《绿柳清泉的榆林》“榆林,控制伊盟,据应着绥远,掩护着延绥与宁甘;在沙漠里,城外有水,城内有泉,城内城外,绿树参天;噢,伟大的中华,伟大的山川,荒沙野水上还有这样的古镇雄关!长街十里,城扁街宽,坚厚的墙垣,宽敞的医院,铺户家宅,都略具北平的局面!”
1949年6月1日,榆林城和平解放,建立榆林市,属陕甘宁边区榆林分区管辖。1950年榆林市、县合并为榆林县。1988年9月1日,榆林县改榆林市,属榆林地区管辖。2000年榆林撤地设市,原榆林市改为榆阳区。1986年,榆林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6年榆林卫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榆林城内外遗存有大量的文物古迹,首先是古代寺庙,在榆林未立城之前的唐、宋时期有普惠泉南的天界寺。据明代马希龙《延绥镇志》记载,榆林先后建有寿宁寺(明正统重建)、东岳庙(成化年建)、玄帝庙(成化年建)、圣母祠(成化年建)、慈恩寺(成化年建)、凌云寺(正德年建)、城隍庙(正德年重建)、戴兴寺(正德年建,原为总兵戴钦家佛祠)、龙王庙(嘉靖年建)、马王庙(嘉靖年建),龙泉寺(天启年建),以及万历年所建观音庵、洪济寺、圆觉寺、三清祠、海潮寺、金刚寺等21处,建余子俊、刘厚基等6处官祠。
清代,仍盛行建庙宇,并将明代一些官祠扩建成寺庙,如官秉忠祠改建为官福寺,张天禄祠扩建为延寿寺,至清末全城庙宇总数达50余处。规模较大的有戴兴寺、老爷庙(在戴兴寺东)、洪济寺(在戴兴寺北)、马王庙(原市党校)、寿宁寺(今梅花楼)、大龙王庙(今区文工团)、准提寺(今区第二小学),定慧寺(今市第二医院)、龙泉寺(今一毛)、无量殿(东门外)、三义庙(榆阳桥南)、榆阳寺(凌霄塔北)、文庙(今世纪广场北)、金刚寺等。这些庙宇几经整修形成各庙宇群体,院落有一进或多进,庙殿有一层或二层,大殿、配殿高低错落有致,主殿多为歇山顶式,墀头水磨砖或雕刻人物、花卉、鸟兽等,斗栱飞檐、五脊六兽阳合瓦顶。寺内存有精美的明、清时期的壁画、造像、碑刻,珍贵异常。
我国最早城堡的出现,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以后历代都曾大量建造。由于古代战争中的进攻手段一直相当原始,因此古城堡城墙这种并不十分先进的防御构筑物,在我国一直沿用到封建社会末期。榆林全市古城堡众多,著名的有神木新石器时代石卯城址、佳县新石器时代石摞摞山城址、清涧商代鬼方城址、靖边大夏国都统万城城址,横山党岔唐代银州城城址、榆阳区古城滩汉代龟兹城城址、榆阳区魏晋白城台城址、榆林镇川西夏啰兀城城址以及明代榆林城与延绥镇三十六营堡等。
龟兹城位于榆林城东北10里处的牛家梁镇古城滩村,因有古城遗址而得村名。城址范围包括大伙场村、陈大圪堵村、边墙村,其南为明代大边长城,西南5里为镇北台。龟兹又叫鸠兹、屈茨、归兹、屈支、丘兹,古代居民属印欧种,回鹘人到来后,人种和语言均逐渐回鹘化。龟兹国原为西汉时期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在新疆库车与沙雅二县间。其民主要务农、兼营畜牧,冶铸、酿酒业也较发达,善长歌舞、音乐。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一部分龟兹人内附,武帝在今榆林城北置龟兹县,为上郡属国都尉治,后设有盐官。属国都尉,是汉武帝时为管理内附的少数民族而设的官职。《续后汉书•百官志》:“(武帝)又置属国都尉,主蛮夷降者。中兴建元六年……唯边郡往往置都尉及属国都尉,稍有分县,治民比郡。”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帝原水西北出龟兹县,东南流。县因处龟兹降人著称。
又东南注奢延水。”杨守敬在《水经注疏》中考证:“帝原水即今之榆城西河,亦名榆林河,奢延水即今之无定河。”说明龟兹城在榆溪河中部。《陕西通志》、《延绥镇志》均载“龟兹在(榆林)城北十里。”当代学者范文澜、史念海教授也认为榆林城北的古城滩古城遗址,是西汉时置的龟兹县故城。东汉桓帝永寿元年(155)派安定属国都尉张奂驻守龟兹城,以断绝南匈奴和东羌的交通。东汉末年,匈奴族兴起,上郡、龟兹即为其所据。
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曹操下令撤消龟兹县,迁民于他处,历时三百余年的龟兹城遂废。2005年8月3日,我们对城址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了龟兹城的西墙北段和北墙西段共四段遗迹,均属陈大圪堵村,由南向北定为4个点。1号点为庙梁段,位于村庙戏台后的乡村土路西,路由南向北顺切墙体,长8.6米,高0.8―1.3米,夯层厚8―9厘米,黄泥土夹细沙,土质坚硬,密实度较高。墙西为大片积沙,墙体厚度不明。另外在庙内发现有城内出土的汉代大石臼和压印纹灰陶罐,罐底有方形戳印痕。2号点位于1号点北500米处的缸房小组乡村土路东,土路顺切墙体,现存墙体长20米,宽0.5―2米,高20―60厘米,夯层厚7.5―8.5厘米,白垩土夹细沙,密实度较高,土质坚硬,呈色灰白。3号点为城墙的西北角,南距2号点180米,位于村民白三根与郑草堂两家院子里,长6米,高0.5―1.6米,夯层8厘米,土质坚硬,呈色灰白。4号点西距3号点400米,属北墙西段,位于村民黄侯堂旧房后墙北,现存墙体长11米,宽9.5米,高3米,夯层厚5―9厘米,土质坚硬,呈色灰白。墙体顶部杂草丛生,外侧表面长满苔藓。
1958年在古城滩西南,出土过一组5块东汉画像石,原存于红石峡文管所,现在榆林市汉画馆展出。1996―1998年,在古城滩西南的明长城内外,有200多座古墓葬被盗掘。1999年夏,榆林市文管办抢救清理汉墓三座,出土铜、铁、陶器等文物28件,有些文物带有西域少数民族特色。如铜鱼首皮囊壶、卧牛席镇、浮雕动物纹博山炉及彩绘线刻动物纹骨筒状器等,这些器物为研究汉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依据。
吝啬鬼的存在不分时代,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吝啬鬼都是人们心中认为最小气的人,古代有很多吝啬鬼,他们有很多小气的方式。本站小编为你盘点中国古代最吝啬的人。一是曹洪三国时期的曹洪,是曹操的堂弟,曾数次舍命救...
毒蛇朝圣日是希腊的民间传统节日。每年8月6日在西法罗尼亚岛举行。这个节日的来源是这样的:几百年来,每年的8月6日这一天,总有上千条毒蛇聚集在岛上的两座教堂里,盘结在圣母像下,10天后悄然离去。而且它们...
开封菊花,河南省 开封市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农产品地理标志)。开封菊花栽培历史悠久,北宋时期,养菊蔚然成风。作为当时的都城,开封的养菊之风更为盛行,形成了传统,家家户户都以养菊、赏菊为乐事。菊花...
按照传统观念,华人把传宗接代当作人生的重要任务,古语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嫁是终身大事,人们不怕辛劳,一定要找到个良好的终身伴侣,婚后多子多孙,让自己的家族人丁旺盛。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就不...
崇祯皇帝是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继位之时,明朝内忧外患重重,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崇祯皇帝奋发图强,想要挽救危亡的江山社稷。可由于种种原因,崇祯最后还是失败了。但崇祯留下的那句:“朕...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得道高僧玄能大师云游到新州东南部一座高山下,见此地风光旖旎,顿觉神清气爽。不知不觉攀登到山顶,举目远眺,只见山脉走向竟似蠢蠢欲动的巨蚕,不觉脱口而出:飞天蚕!据说海拔863米的飞天蚕...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很长一段时间都相信有鬼神的存在,并且存着敬畏之心,同时又感到害怕。虽说现在提倡相信科学,但是还是有一些科学也无法解释的存在,而这些就变成了口口相传的灵异故事。下面排行榜12...
在楚雄南华县五街镇,一个山青水秀、云雾笼罩的彝族村寨,如今依然完整地保留着一种原始而野性的彝族传统舞蹈——羊皮舞。羊皮一穿,气势如山;弦子一响,双脚发痒;调子一唱,浑身舒畅。这是对五街羊皮舞最生动的描...
摩洛哥人喜欢绿色和红色,并且以红色作为他们国旗的主色。在这个面积45.873万平方公里,人口2569.8万的国家里,阿拉伯人占了60%,其余为柏柏尔人。居民中信奉伊斯兰教的占99.4%。以阿拉伯语官方...
周王朝一共存在了八百年,分为西周和东周。周幽王是西周的第十二个国王,从公元前782年到公元前771年在位。他登基后,立申伯的女儿为王后,又立大儿子宜臼为太子,申伯为申侯。在周幽王统治的后期,国家政治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