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垣村位于吕梁市柳林县城东10公里处,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形地貌。整个村落形成于大明正德七年(1513年),距今已有503年的历史,村民大多姓高。
据高氏家谱记载,先祖高文进由柳林锄沟村迁居于此,至清乾隆、嘉庆、道光年间,该村涌现出文武生员8名,四大财主,八小财主,还有72个毛不念财主,这个当时仅有八九十户人家的村子里拥有15个四合院,6个躺椅大门,20多个凤凰洞大门,繁盛一时。
其中,大财主高敬乾与二财主高奉乾古民居和四财主高廷枢古民居都是三四个四合院勾连相通。
四大财主古居民布局有序,造型精美,雕刻绘画,细腻生动。虽然都是木质砖瓦结构,檀、梁、柁、柱,却历经几百年风雨而不朽。四财主高廷枢古民居还有绣楼、圆形大门、斗拱及虎眼等,造型精致,别具一格。这些古民居对于研究清代建筑、绘画、雕刻的风格与特点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财主高健乾古民居南面厢房内有地下暗道,曾在抗日战争中为革命前辈选择有利时机打击日寇提供了便利与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华国锋、刘志丹等革命前辈就曾在该院居住过。
2010年5月17日,高敬乾民宅、高奉乾民宅的六个四合院被公布为柳林县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11月17日,国家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旅游局等七部委联合公布高家垣村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2015年12月2日,山西省住建厅组织专家对高家垣古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进行了评审,并提出了宝贵意见。
2016年4月8日,柳林县人民政府对高家垣传统古村落保护发展规划(2015年—2030年)进行了批复。
2016年12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
从2010年起,作为柳林县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家垣村古民居开始了全面、科学的修缮。在修缮保护过程中,村里十分注重细节的把握,比如古民居的地砖,经过岁月的变迁,很多已经残破不堪,但在恢复过程中,工人师傅仔细地进行了拼接修复,摒弃了诸如水泥等现代元素,依然保持了古砖500多年变迁的容颜。
经过修缮的古民居的一砖一瓦、一椽一檩、砖雕、木雕等无不遵循黄土高原四合院的基本建制,不存在添建、改建的现象,较为完整、真实地再现了黄土高原传统民居特色。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
壮族迁徙及分布桂平市壮族除部分土著外,其余均从外地迁徙而来。另一部分来自贵州,另据壮族民间族谱记载,一部分则从广东迁到平南再迁入本市。服饰壮族男女惯穿自织自染的棉、麻布服装(冬棉夏麻)。男穿对襟唐装衫...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