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正月,闹二月,带带拉拉到三月。”这句民谣说的是过去人们在过年时图喜庆、图热闹,喜爱看大戏的心态。大戏指拉场戏、二人转、高跷、舞龙等盘锦人喜闻乐见的节目。那么,盘锦的年戏历史有多久呢?提及此事时,总有人眼角谈谈,嘴角嘘嘘。因为太多的人认为在这个建治短(1906年始设盘山厅)、开发较晚的地方,特别是移民城市,年戏根本没多少年历史,更谈不上什么年戏文化。实际上,在我们这座由多种民族性格、人文精神、文化模式构成的城市,年戏文化不但历史悠久,而且非常精彩,它的历史起码在300年以上。
盘锦历史上究竟有过多少民间文艺团体,由于本境区划变更频繁、复杂,所以很难统计清。但其中最富民族气节的一支当属“双菊班”了。因为该团体成立于1931年冬月(地点在盘山县第一区榆树堡村孤家子。今吴家乡),原名为“霜菊班”,名字就是“九月寒菊傲霜独放之意”,并暗寓保护民族气节,誓死不当亡国奴。后来为在日伪残酷统治下保护自己,取谐音,才改为“双菊班”。他们农闲时排练,在腊月和正月演出,地点有盘山县城、田家坟(现田家镇)、田庄台、二界沟等地。演出范围有评戏和二人转,包括西厢记、燕青卖线、八郎探母、六月雪窦娥冤、卖油郞独占花魁、杜十娘努沉百宝箱等50多个剧目。演出时,他们常把新编的顺口溜穿插进节目中,用来抨击时弊和痛斥日寇,目的是唤起民众觉醒。比如他们给盘山抗日义勇军编的顺口溜——民国二十年(1931年),东北乱了套。“青山”当司令,又把“北风”调。说去打鬼子,连夜往南造。先打田庄台,后进财神庙。半夜去偷营,鬼子睡大觉。先放“二踢脚”,随后放鞭炮。鬼子蒙了门,吓得哇哇叫。自己打自己,完全乱了套……其中的“青山”和“北风”,就是义勇军的将领项青山和张海天。1938年,“双菊班”被迫解散,盘锦人民也缺少了一道红色“年宴”。
盘锦最有名的年戏,莫过于大洼县西安镇的上口子高跷了。因为它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在清康熙十二年,上口子就有从关外来的青年兰小二(艺名),在邻地海城学得满身绝活后,回当地收徒,办起了“兰家班”。从此,上口子高跷会成立。后来,这支高跷队在辽河两岸名气越来越大。但多是每逢年节由大户人家和有权势的捐钱组队,给有钱人演出。1948年,盘山县解放。上口子村农民会会长郭敬柏又开始组织高跷队,每遇年节就和另外几伙高跷队到田庄台参加高跷会,给群众演出。尤其是1958年冬到辽阳参加群众文艺汇演大会上,其精湛技艺还荣获表演奖。后来高跷队增多,演出范围也拓宽,增加了拉场戏和评剧等节目。活动范围发展到鞍山、营口、锦州等周边地区。他们辈辈口口相传,手手相授的绝活包括拿大顶、叼花、倒立。还有高空下翻,鲤鱼打挺,全国也没几个艺人敢做。由于上口子高跷风格喜庆热烈、幽默滑稽,服饰亮丽,化妆俊美,技艺精湛,被誉为“辽南一枝花”,已成为全辽宁的年文化盛宴,还有了很多追星族。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