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0号,濒临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成立于1953年,馆名由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董必武同志题写。湖北省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23亩,建筑面积49611平方米,展厅面积13427平方米。
湖北省博物馆现有藏品23万多件,一级文物近千件,其中的郧县人头骨化石、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元青花四爱图梅瓶等4件文物是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1989年出土于湖北省十堰市郧县,长26厘米,宽19厘米,高12厘米,保存较为完整,距今约80万年到100万年。
根据头骨的特征属于“直立人”类型,定名为“郧县直立人”,简称“郧县人”,这是湖北省首次发现的古人类头骨化石。
人类从猿到人的发展历程,要从距今8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算起,“南方古猿”在250万年前进化成能够使用简单工具的“能人”,“能人”在200万年前进化成能够制造打制石器的“直立人”,“直立人”在25万年前进化成能够制造磨制石器的“智人”,而“智人”最终在5万年前进化成为现代人类的祖先。“郧县人”正是“直立人”的一种,虽然湖北“郧县人”的年代非常悠久,与陕西“蓝田人”(距今约70万年到115万年)的年代相当,但在化石上却显示出 “智人”的部分特征,这为研究“直立人”与“智人”的发展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郧县人”在人类进化史的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
长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1965年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1号墓。
剑身修长,装饰有黑色的菱形花纹,中脊起棱,剑刃极其锋利。剑格正反面由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制而成,剑柄用丝线缠绕,剑与剑鞘紧密结合。在剑身的正面刻有“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八字的鸟篆铭文。
1965年的冬天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的一座楚国墓葬中出土了这柄越王勾践青铜剑,当剑拔出剑鞘时光鲜亮丽,没有任何的锈斑,而且锋利异常,稍一用力就能将16层的白纸瞬间划开。
1977年复旦大学通过静电加速器实验室的科学测定,证明制作这柄越王勾践青铜剑的原料是铜、锡、铅、铁、镍、硫,剑身的黑色菱形花纹经过硫化处理,剑刃的精磨工艺可与现代精密机床的水准相媲美。据推测,越王勾践的女儿嫁给了楚昭王为妃子,所以这柄越王勾践青铜剑作为陪嫁品被带到了楚国,后来楚王把它赐给了楚国的某位贵族,此剑最终成为这位贵族的陪葬品。
这柄越王勾践青铜剑做工精美,虽然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仍旧锋利无比,因此有“天下第一剑”的美誉。
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
全套编钟共65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其中最大的一件编钟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每件编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编钟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音律是现在通行的C大调,能够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的音阶乐曲。曾侯乙,名字叫姬乙,是战国时期曾国的国君,生卒年与生平事迹不详,曾国是西周初期分封的镇守南方的诸侯国之一,国都在随(今湖北省随州市随县)。
编钟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行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这套曾侯乙青铜编钟的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其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证明了我国古代音律艺术的巨大成就,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辉煌历史的见证,被海内外学者赞誉为“稀世珍宝”,是我国首批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
高38.7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3厘米,2006年出土于湖北省钟祥市明代郢靖王朱栋墓。造型呈小口,短颈,丰肩,腹部下收。通体绘青花纹饰,分成三组,肩部绘凤穿牡丹纹,底部绘莲瓣纹,腹部绘“四爱图”。
所绘的“四爱图”分别是:王羲之爱兰,以幽谷兰花来比喻隐逸洒脱的君子;陶渊明爱菊,以傲霜菊花来比喻淡泊名利的君子;周敦颐爱莲,以水中清莲来比喻廉洁奉公的君子;林和靖爱梅,以雪中梅花来比喻高雅飘逸的君子。梅瓶因瓶口较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瓶体修长,俏丽挺秀,是盛酒用器。这件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出土于明代郢靖王朱栋墓,朱栋(1388年-1414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二十三个儿子,1391年晋封为郢王,娶朱元璋侍卫武定侯郭英之女为妻,封地在安陆(今湖北省钟祥市),死后的谥号为“靖”,意为“恭敬明礼”,故历史上称“郢靖王”。
“郢”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国都,所以“郢”亦是楚国的代称,历史上分封为“郢王”的共有9位,朱栋是最后的一位。这件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是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以后得到的战利品,赏赐给了朱栋,由于深得朱栋的喜爱,所以成为朱栋死后的陪葬品。这件元青花四爱图梅瓶造型秀美,线条流畅,色泽浓艳,是元青花中极其罕见的精品佳作,目前已知仅有2件,另一件现藏于武汉博物馆。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
壮族迁徙及分布桂平市壮族除部分土著外,其余均从外地迁徙而来。另一部分来自贵州,另据壮族民间族谱记载,一部分则从广东迁到平南再迁入本市。服饰壮族男女惯穿自织自染的棉、麻布服装(冬棉夏麻)。男穿对襟唐装衫...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