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以“冠、婚、丧、祭”为人生礼俗,现代社会生活也普遍遵循这四大礼仪,本文即从生育、成年、婚嫁、寿庆、丧葬诸方面分述泉港丰富淳朴的人生礼俗。
诞生礼仪的主角是母亲和婴儿。就母亲而言,早生贵子的祈求和祝福早已洋溢于婚礼之中,与诞生礼仪有关的习俗自婚嫁之日即已开始,新娘子嫁人时,家人回的“轿前盘”中就有五谷种子和生姜,寓有日后繁衍旺盛之意。
旧时,女子婚后常由年长女眷带领前往寺庙参拜神佛,希冀早赐子嗣。求神赐子不拘时日,但要虔诚恭敬。众神之中,掌管生子的神是“注生娘娘”,又称“送子娘娘”,旧时城隍庙都有配祀。神像安详端坐,怀抱娃娃。求子的妇女摆上香果供品,拈香跪拜祷告,请求注生娘娘赐子。然后掷“信杯”,若是“吉卦”,表示注生娘娘已愿赐子与她,即将事先准备好的小衣裳给注生娘娘怀中的娃娃穿上,然后再拜,据说无不灵验——这当然是迷信。得子后,还要来拜谢,奉之以油饭、鸡、酒。除了向注生娘娘求子外,人们还可向各路神佛求子,如天公、土地公、观音、保生大帝、妈祖等,都是膜拜求子的对象,尽管他们司掌的专业有所不同。
正月还有集体求子的风俗,那便是本书第一章提及的正月十五月圆之夜乞花活动。华灯初上时,平时难得露脸的小媳妇们,穿上新衣,打扮得花枝招展,由家中姑嫂陪同到寺庙观灯。人家观灯,都是举头欣赏,她们却在一盏盏花灯下挤来钻去。顽皮的孩子们会喊道:“钻灯脚,生男芭(男性生殖器,此处代男孩)!钻灯脚,生男芭!”观者听了大笑,姑嫂听了大喜。喊的人越多,小媳妇和姑嫂们不仅不会认为是非分调戏,反而会越高兴;没人喊,反觉败兴。因为方言“灯”与“丁”谐音,世俗认为钻灯脚就能添丁。心中的愿望经由他人之口喊出,便具有了祝贺和代向灯神求子的意义,那是求之不得的大吉大喜,于是姑嫂簇拥着脸红心跳的小媳妇再往别处花灯脚下钻去。
当夜,宫庙的走马灯的灯罩上还会预先装有许多纸剪的白花和红花,随着灯的旋转飘落下来。求子媳妇或其家眷在灯下等待花飘落下来,捡起后用衣角兜住跑回小夫妇卧室,置放在床头。据说这些灯花为注生娘娘所赐,捡到白花的将生男孩,捡到红花的则生女孩。
婚后妇女怀孕俗称有喜,也叫“病子”、“有身”或“官身命”。期间有诸多禁忌,凡事须小心。当妇女一旦怀胎后,便有胎神相随存在了,胎神可得罪不得,否则,对胎儿将造成损害。人们为了胎儿不受胎神的损害,便采取了一系列的安抚镇制胎神的办法。
人们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认为中方戊巳土最为庄重朴实,并能制、能生、能助万物,所以就想象出以“土”来镇“胎神”。由此,在怀上身孕的妇女眠床下安放一块“土结”(建筑用的土制坯块),以稳住胎神,保护胎儿。怀孕期间,孕妇若有不适,疑为胎神作乱,据传若以“上梁谢土”所用的“五方镜”烧灰泡开水服用,能保平安。五方镜以青、赤、白、黑、黄五色纸,并贴上纸剪的剪刀、尺、镜,然后书写五方神名而做成。五方神名为东方甲乙青龙大神,南方丙丁朱雀大神,西方庚辛白虎大神,北方壬癸玄武大神,中方戊巳勾陈腾蛇大神。
日常生活还有许多稳定胎神的习俗,“刀犯者形必伤,泥犯者窍必塞,打击者色青黯,系缚者相拘挛”,形象地表明孕妇在妊娠期间举止行为不适当会造成胎儿身体残缺,所以孕妇不得动用剪刀、针线等一应什物,不得切割鱼肉,孕妇或他人更不能在卧室内外乱钉钉子,房中凡较重之物不能搬迁移位。说话不能高声,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孕妇要回避丧葬仪式,孕妇之间也不能接触,否则会造成“换胎”。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胎儿,道家符咒在旧时更是比比皆是,符有安胎、保胎、催生三种。“孕不易,保胎更难”,在十月怀胎期间,人们抱着“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心理,恪守习俗。同时也注意孕妇营养,多以鸡肉鱼肉、猪肝猪肾等补养身体,促使胎儿健壮,孕妇顺利分娩。
人类胎儿出生之际,也是母亲受苦之时。俗话说:“不生不值钱,要生生命来交缠。”此言道出妇女在临盆分娩时生命攸关,切勿疏忽大意。娘家于孕妇临产前,通常要送鸡蛋、面线、鸡等物品到女婿家,此谓“催生”,祈望外孙降生顺遂,倾注着深厚的戚族情谊。孕妇安全分娩的当日或翌日,当父亲的要到外婆家“报生”。若是男孩,外婆家必备二斤米、二粒鸡蛋和二粒石卵;若是女孩则备二扎面线、二粒鸡蛋和二粒石卵,给报生者带回产妇的房中,置于衣柜顶上。界山南埔一带则不论男女,娘家都给女婿带回一条孩子用的双层被裙、二件衫仔。涂岭一带则在女儿分娩第三天,娘家给她“做月内”时,连被裙一起带上。
古代中国为宗法社会,人们特别重视传宗接代。新生婴儿性别不同,对待他们的是两种不相同的眼光。《诗.小雅.斯干》曰“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故后人称生男生女分别为“弄璋”和“弄瓦”。璋即圭璋,是一种宝玉,为春秋时大臣朝见王侯时所执,使男婴弄璋,是希望他长大后做官。瓦是古代妇女纺织时用的纺锤,让女婴弄瓦,有从小就培养她勤于纺织的寓意。孔子宣扬“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使得积淀在诞生仪礼中的男尊女卑的偏见越来越深。旧时生男,要马上到祖祠去燃放鞭炮,有的甚至鸣火铳,以示向祖先报喜。在家门口或庭院则摔“土结”(一种建筑用的泥土坯块),意在祈求日后幼儿好养育,长大有气魄。生女则没有如此热烈气氛,甚至所送礼品也有差别,亲友一般仅送鸡蛋,不送面线,以免有连续不断生女之嫌。如今时代不同了,生男生女一个样,实行计划生育后,人们的传统观念大为改变,生女的也放鞭炮、送线面。
婴儿出生后的一个月内,产妇的卧房严禁接近丧事之人或有丧之人进入,生疏之人也慎让进入,以避产妇血气之灾,亦免给误入者带来晦气,而进入产妇卧房的人因带有血气也不能进入有丧之家。现在婴儿基本上都在医院出生,也就没有旧时那样繁杂的陈规陋习,但陪产妇分娩的人仍有避忌。
所生的若是男婴,主人在第三天(有的村庄为第五天)要挨家挨户“分饭”,这种饭是加上鱼、肉、菜等煮成的“咸饭”。被分到饭的人家须以两粒鸡蛋返以“压碗”,并道恭喜。此日还有个习俗称“缚手”,先给婴儿洗澡换衫,再用红纱绳把两袖口缚住,人们认为:“缚了手,日后才勿贱手。”意思是不会好动,随便乱摸乱拿东西,祈望孩子健康茁壮成长。涂岭一带是给孩子做“四月日”时,才进行“缚手”。
婴儿诞生的第一个月是产妇的调养期,俗称“做月内”,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也有产妇做两个月的。婴儿出生半个月内又有“做半月”之俗,一般来说前半个月送一些清淡营养的三餐食品,后半个月送较有滋补的补品,让产妇调养身体。娘家要在孩子出生第三天起,备办“月内包”给产妇“做月内”。月内包有蛏干、目鱼、芡实、莲子、红枣、豆乳皮、红菇、蚝干等数包,生男的包数为偶数,生女的包数为奇数。境内也盛行将活鸡送到女婿家。产妇的姐妹、女伴,男方家的亲戚朋友闻讯后,也会来“送庚”。有的送“月内包”,有的送瘦肉,有的送米粉面线和鸡蛋,有的送红包,有的送鸡。这些都是平常交往中礼尚往来的亲戚朋友,赠送物品都是根据交情和意愿而行。
在“月内”的产妇忌风、冷水,食物应以干饭、猪肉、鸡肉、鸡蛋为主,早饭前吃“五味汤”,配干饭的汤要加姜油。旧时做月内时,产妇的床头巷要装神龛奉祀“王母娘娘”、“七娘妈”、“床姆”等妇幼保护神,左右贴上“此谓民父母,能保我子孙”等对联,在出生三日、七日、十四日时均要敬祀,特别是生男孩时更要如此,祈求神灵庇佑平安长大成人。婴儿若出现异常,则烧香祷告王母娘娘、七娘妈或“床姆”保佑,同时采取相应的办法求得“制止”。如婴儿脸呈黄色或脚手不适时,就在产妇的床底下放置一碗水配以相应物,婴儿的异常便会随着相应物的浸水而消失;婴儿如果在月内日夜啼哭不止,在床梁前挂“爱哭帕”,婴孩便不会再哭闹,“爱哭帕”用两层纸中间夹一纸剪的红孩儿做成。
现时医学日益发达,人们育婴都讲究哺乳等方面的清洁卫生,有不良症状都找医生就诊医治,保证婴儿安康,逐渐抛弃配以相应物和请符驱邪的迷信陋俗。
婴儿出生一个月要举行“满月”仪式。满月又称出月,所择日子是在满一个月的前一两天,男孩为单日,女孩为双日,这样做据说是将来男孩心肠会软而女孩的心肠不会硬。这天家内的女人都要头插黄花,以示喜气。
满月时,产妇的娘家要送婴儿衣服、被仔、背巾、摇篮、蚊帐等。另有避邪的金银饰品,如长寿锁和银镯,旨在让小孩能无病无灾、长命百岁。若是头胎,则要宴请亲戚朋友,还要赠送亲友邻居印有大红双喜的“满月包”或“龟”。龟是一种面粉制的甜粿,顾名思义其状如龟,“龟壳”隆起,中间还有一条长形裂纹;旧时满月包的形状因生男或生女而有别,男的为“8”字形,女的为“心”字形,现在均做成圆形的了。当日还要给来送庚者、亲友和邻居分发红鸡蛋或满月包(有的乡村两者都分),各乡村分发的数量不一,一般以一双为基数,有的乡村是一双,有的乡村是两双,有的乡村则三双,亲戚至友、送庚者分得较多,邻里的数量相对较少。
做“满月”当天,产妇必须“绞面”(刮脸毛),头发插着黄花,梳妆打扮,向亲友表示坐月子已经结束,产期的晦气随之消失,可以出外串门、劳动。这一天要还祀神祭祖。最隆重的是为婴儿举行“剃头”仪式。首先置洗头温水一盆,盆中放有菖蒲、牡荆等端午节煮午时水所用的草叶和十二粒鸡蛋、十二枚钱币(若逢闰月其数各为十三)。盆边置葱数棵、镜子一面,葱谓聪,镜谓明,合谓“聪明”。剃头时由母亲或祖母动手,先从温水中拿出一粒鸡蛋,在婴儿头上滚一圈,边滚边念吉祥语:“鸡蛋滚落面,有的吃,有的穿,小弟仔来一大阵。”剃头后凡曾进入产房者均要在剃头盆温水中洗手,以示从此之后就无任何禁忌了。随后让家中的小孩和邻居的孩童入盆洗手,并捞鸡蛋食用,据说这样做婴儿长大后会与孩子们和睦相处,不会吵架。剃头洗手毕,把洗头水泼在门前地上,认真察看钱币正反面字样。钱币正面为“某某通宝”,谓之“字”,反面为“万”。如果有八个钱币正面向上,就说婴儿好“八字”。接着由一位婶姆用背巾把婴儿背上,一手拿一把有裂缝的雨伞,一手执一根裂尾的竹杖,从家大门出来绕房屋走一圈,边走边用竹杖不停地敲着地面,喊道:“老鹞(老鹰)哦——大门出,后门入,不怕电不怕闪。”认为此举会使婴儿长大后有胆量,俗称“叫喊练胆”。
从满月这一天开始,婴儿就可以睡摇篮了。界山南埔等地的一些乡村,外婆家会送摇篮过来。长辈们对襁褓中的婴儿细心抚养,希盼平安长大。民间流传的育婴谣充分反映了长辈们的良好愿望。如安抚婴儿入眠时,母亲的《摇篮曲》是:“捂捂困,干仔(孩子)乖乖困(睡),一暝(夜)大一寸。捂捂摇,狗仔勿吠叫,一暝大一尺。”如给婴儿洗澡时,母亲边洗边念:“洗脸洗目眉,愈洗愈成材。洗身洗脚仓(屁股),一暝困到光。”
吝啬鬼的存在不分时代,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吝啬鬼都是人们心中认为最小气的人,古代有很多吝啬鬼,他们有很多小气的方式。本站小编为你盘点中国古代最吝啬的人。一是曹洪三国时期的曹洪,是曹操的堂弟,曾数次舍命救...
毒蛇朝圣日是希腊的民间传统节日。每年8月6日在西法罗尼亚岛举行。这个节日的来源是这样的:几百年来,每年的8月6日这一天,总有上千条毒蛇聚集在岛上的两座教堂里,盘结在圣母像下,10天后悄然离去。而且它们...
开封菊花,河南省 开封市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农产品地理标志)。开封菊花栽培历史悠久,北宋时期,养菊蔚然成风。作为当时的都城,开封的养菊之风更为盛行,形成了传统,家家户户都以养菊、赏菊为乐事。菊花...
按照传统观念,华人把传宗接代当作人生的重要任务,古语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嫁是终身大事,人们不怕辛劳,一定要找到个良好的终身伴侣,婚后多子多孙,让自己的家族人丁旺盛。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就不...
崇祯皇帝是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继位之时,明朝内忧外患重重,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崇祯皇帝奋发图强,想要挽救危亡的江山社稷。可由于种种原因,崇祯最后还是失败了。但崇祯留下的那句:“朕...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得道高僧玄能大师云游到新州东南部一座高山下,见此地风光旖旎,顿觉神清气爽。不知不觉攀登到山顶,举目远眺,只见山脉走向竟似蠢蠢欲动的巨蚕,不觉脱口而出:飞天蚕!据说海拔863米的飞天蚕...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很长一段时间都相信有鬼神的存在,并且存着敬畏之心,同时又感到害怕。虽说现在提倡相信科学,但是还是有一些科学也无法解释的存在,而这些就变成了口口相传的灵异故事。下面排行榜12...
在楚雄南华县五街镇,一个山青水秀、云雾笼罩的彝族村寨,如今依然完整地保留着一种原始而野性的彝族传统舞蹈——羊皮舞。羊皮一穿,气势如山;弦子一响,双脚发痒;调子一唱,浑身舒畅。这是对五街羊皮舞最生动的描...
摩洛哥人喜欢绿色和红色,并且以红色作为他们国旗的主色。在这个面积45.873万平方公里,人口2569.8万的国家里,阿拉伯人占了60%,其余为柏柏尔人。居民中信奉伊斯兰教的占99.4%。以阿拉伯语官方...
周王朝一共存在了八百年,分为西周和东周。周幽王是西周的第十二个国王,从公元前782年到公元前771年在位。他登基后,立申伯的女儿为王后,又立大儿子宜臼为太子,申伯为申侯。在周幽王统治的后期,国家政治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