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牌楼,或石作,或木造,精雕细刻,玲珑剔透,巍然耸立,庄严肃穆。它来源于由表柱连成的大门即“乌头门”。大约兴于唐、宋里坊的坊门。它是中华独有的纪念性建筑物。它铭记的是一方土地的杰出人物、历史事件、重要风物。是一个地方、一座城市的文化座标。镇远牌坊建筑盛于明代,府、卫、县三城九市内牌坊林立,甚至每条巷子入口都有牌坊,有的水码头也建有牌坊。
两千年岁月足可把山头风化融蚀,但镇远的古建筑仍如美人出浴,风韵犹存。这是一片临街现代砖瓦结构民居,但那马头墙的翘角飞檐,仍执着地坚守着先民的建筑特征。这种模式,是江西婺源与安徽徽州一带的汉人创造的,历史上称为“徽派”建筑。这种样式,以砖墙隔离左邻右舍,一为防火,二为安全,三为美观。尤其那凌空欲飞的“马头”,别具一格,它与土家吊脚楼一样受到全世界的赞赏。据传,镇远徽派建筑,源自明代徽军入黔,而大批江浙商人、朝廷命官入主镇远,便也带来家乡的建筑。走进镇远古城,你会为大片保存完好的古巷古民居而叹为观止,自然也会勾起你对那片五彩斑斓的历史云霞而心向往之。
古巷,是由一栋栋单体封火围墙老屋有序排列的距离空间,这空间宽不过五六尺,却依山坡之势次级而上,这空间就显出层次的节奏之美。在古巷寻觅,除了高墙大院那份神秘,就是偶尔擦肩而过的男女,这时,石板就会发出蹄踏之声,形成一种回音,空旷而辽远。在镇远,这样的古巷大约还有十来条。镇远人说:其实这些巷子,过去都是山街,所有的交易都是在高墙大院内面完成的。而最出名的巷子街有六条,照今人说就是“品牌”了,这头牌、二牌……一直到六牌,还编成顺口溜传说至今:头牌一枝花,二牌盖过它,三牌金果铺,四牌油炸粑,五牌开马店,六牌卖豆渣。每张“牌”都是一部街巷传奇。可而今都成了悠远的回忆。
高墙是民居围合空间的外观形态。
能把围墙垒得高峻雄伟的人,必定是一些生意成功或官运亨通的人物。在马头墙上做出马鞍形曲线,就不独是匠心使然,它可能寄寓了主人的某种文化追求。而以高墙之一半高度砌了高达数米的石墙,恐怕就与防范意识有关系了。这种把围墙作为堡垒的建筑特征,正是镇远作为军事城堡的性质所形成的一种民众心理。财富安全与人身安全,全赖这四方石墙,听起来总觉得有点让人担心。
从这些豪宅老屋门楣上的匾额,就可以大体了解豪宅旧主或祖宗的姓氏、籍贯、身份或文化追求。这些建筑,或两进,或三进,风格不一,均依山而建,皆深墙围合,具有极强的独立性盒私秘性,反映了宅主的经济实力和审美情趣。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座北朝南的四合院大门,都不开在正南方,多在东南或西南方的封火墙上切角开门,被戏称为“歪门邪道”。据说一是财不露白,这是商家们共有的守财心理;二是南方生火,有避煞之意。辛辛苦苦攒家聚财,不能一火烧之。
凡镇远围墙老屋,都有其不一般的建筑艺术之美。几乎每个门都有门头装饰。《释名》说:“门,扪也。为人所扪幕也,障卫也。户,护也,所以谨户闭塞也。”门,作为宅院的“门面”、“门户”,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直接代表着主人的品第等级盒社会地位,所谓“门第相当”、“门当户对”,就是这个意思。在古代,家族中如有人加官晋爵则“五世承恩”、“一门衍泽”,家族的“门望”就可抬高,门槛也跟着做得越高。看看镇远豪宅之门,有富商之门,有大儒之门,也有高官之门,当然,更多的是贫民之门。豪宅门檐门罩的造型十分讲究,翘檐、垂花柱、卷棚、匾额、石门框、门钉、兽面、门簪,乃至门联等,皆精雕细刻、金碧辉煌。豪宅之门,不独是屋主的面子,也是镇远历史的面子,更是镇远人的面子。
周达文同志是镇远近代史上杰出人物的代表。1923年经李大钊等人介绍加入中国******。入党后担任共青团北京支部书记、全国学生总会主席、全国学联六大执行主席。1924年10月,被党中央派赴莫斯东方大学学习,后留共产国际工作。1925年夏,奉命回上海,率张闻天、王稼祥、乌兰夫、王明、蒋经国等118名留苏学生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并担任重要领导工作,被誉为“中国的马列主义理论家”,在苏联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大批高级领导人才,对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周达文同志故居同时又是****镇远支部旧址。可叹的是,1937年7月,在苏联肃反扩大运动中,被迫害致死,时年35岁。
镇远“和平村”,抗战期间改为国民政府参政部第二俘虏收容所。在郭沫若的指导下,在“反战同盟西南分盟”负责人鹿地亘(日作家)的帮助下,收容所中约有150名日军俘虏组织了“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镇远和平村工作队”,坚持反对法西斯战争,主张中日友好,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镇远是个包容城市,镇远人可以把最优秀的儿子送上前线抗战,也可以收容屠杀过自己的亲人的仇敌,并用一腔赤诚感天动地,化敌为友。“和平村”,是镇远的精神力量的纪念碑。
“和平村”是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日俘收容所,是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的见证。
会馆,是中国古代商贸业独有的一种行会建筑。会馆的多少反映了一个地方那个商贸业的繁荣与否。而会馆建筑本身的规模大小及品质高低,又反映了各省区商帮的实力大小。中国会馆大约起源于明代,清代得以普遍发展。它是一方商贸经济活跃的产物,是各地客商、移民的社会组织。同一省区来的客商,他们的同行关系结合起来,互通信息,相互提携,遇事共同商量,联合控制某种商务,与其它客商展开竞争,谋求自身发展,既久,形成许多商帮,并建立各自的会馆。镇远共有八大会馆,联结着全国十三个省区。八大会馆是:福建会馆、秦晋会馆、江西会馆、四川会馆、西湖会馆、两广会馆、陕西会馆、冀鲁豫会馆。目前保存完好的有万寿宫(江西会馆)和天后宫(福建会馆)。图为福建会馆大山门。
天后宫建在半山坡上,石级叠叠,与天后宫水码头形成中轴线,气势不凡。图左为天后宫牌楼大山门,图上为会馆内雕花木窗,反映了工匠的高超工艺。
天后宫建于明代。明弘治年间,福建莆田人周瑛、林志等先后到镇远任知府,在他们的招引下,福建商人纷至沓来,并首建天后宫(福建会馆)。其神龛所供“妈祖”又叫天后娘娘,她是福建莆田人,叫林默(亦称林姑),传说她通神得法,常在海上打救遇难船只和人的性命,死后亦常显灵救生,故被民间奉为“护航海神”。清代封为“天后”,也就是沿海地方民间为尊奉的“妈祖”菩萨。福建、广东商帮一般都在会馆供妈祖神像以做保护神。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
坦桑尼亚信奉基督教的人占44%(其中天主教占28.2%),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32.5%,信奉传统宗教的人占22.8%,其他占0.7%。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人忌讳13和星期五;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谈...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老百姓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 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 子,娘家...
驱车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向西行驶,快到旅游胜地帕福斯时,眼前出现了一片宁静的海域。海水的颜色淡淡的,格外温柔,不像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地中海那样蓝得深不可测。人到了这里,只觉得心化了,除了温柔地凝视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