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以白族为主的剑川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纸扎就是其中一项独具特色的古老传统民间手工技艺,主要分布在全县金华、甸南、沙溪、羊岑、马登、老君山、弥沙、象图等乡镇。
剑川白族纸扎,又名扎作、扎彩、糊纸、彩糊等,其历史悠久,在白族地区影响深远,最早源于古代民间宗教祭祀活动,以后逐渐成为日常生活及庆祝节日的一种装饰艺术。
剑川盛行于唐宋的“阿吒力”佛教科仪中就有以纸扎为表演道具的宗教舞蹈《散花》。“阿吒力”属大乘佛教密宗,一般认为由印度、缅甸经西藏传入,另说由中原传入。传入剑川后与土著文化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特点,颇具民族性和地方性,被白族称为“阿吒力”教。“阿吒力”教中的《散花》为双人或多人舞,舞者持五彩纸花束歌舞,以此酬谢佛祖。所谓:“一花五叶祖师传,拈此花供养菩萨”。《散花》舞姿婀娜多姿,舒徐有致,动作细腻,富有韵律和造型美。舞毕,要将五彩纸花散到各方,任由人们抢捡。民间说法,抢到花朵的人,求财财运亨通,求安身体健康。
如今,在剑川白族地区,每逢丧事、喜事、祭祖、祭神以及庙会、各种宗教礼仪活动和节庆活动,都要用到纸扎用品。用纸扎艺术形式来悼念死者,能起到安慰悲伤、调解消极感情的作用;用纸扎艺术形式来祭祀祖先、神灵,能表达心中敬畏和祈求福祉的诚意;而在各种节日庆典、庙会等民间民俗活动中,纸扎艺术不仅能增加节日欢乐祥和的气氛,更能表达人们心中各种美好的祝愿和祈求。
剑川纸扎根据用途可分祭祀类纸扎、节庆类纸扎和百花工艺类纸扎。
本主寺庙中:剑川广盖本主寺庙,各本主像前都有纸花供品,祭祀观音菩萨则常用纸莲花等,四大天王及脚夫又常出现在道教科仪中。
灵堂中:丧事灵堂前常设人物和动物、花圈等纸扎,如童男童女、开路神、狮、象、鹿、马、金银树等。送葬时,纸扎品列在死者前开路,到了坟地后,以火焚烧随葬。祭祖先、神灵:用纸扎艺术形式来祭祀祖先、神灵,能表达心中敬畏和祈求福祉的诚意。
在节庆期间的“龙舞”、“狮舞”等民俗活动中,最常见的道具白鹤、鹿头、弥勒、狮首、龙头、龙尾等都属于纸扎,其造型质朴,色彩沉着,深受群众喜爱。除“龙舞”、“狮舞”外,剑川纸扎还出现在以下节庆中:
“娃娃街”中的纸玩具:每年大年初五,甸南镇特有的“娃娃街”开市时,来自剑川十村八寨的民间儿童玩具艺人聚在一起,在此摆摊设点,卖儿童玩具。“娃娃街”又名“阴阳街”,相传,每年除夕到正月初五,已去世的亲人都要回家过年。初五这天一同赶街,死人活人就能见面。一见面后又离别,让人悲痛欲绝,哭声震天动地,惊动了玉帝。于是玉帝下旨,凡来赶“娃娃街”的人都要戴面具。面具一戴,阴阳间的亲人难以相认,就不能相见了。赶“娃娃街”的人所戴各种造型面具,如“猴子”、“猪八戒”、“武士”等都是纸扎品,制作时先用泥塑、木头刻好模型,然后在模型上糊裱几层纸,干后揭下模型上色,穿眼洞即成。儿童玩具“依当苗子”,汉语意为大刀长矛也非常受儿童喜爱,制作时先用木头刻好模子,然后在模上裱糊纸,干后上色彩绘。
元宵节的赛灯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的元宵佳节,每个村都进行赛灯活动,看哪家纸灯做得最好。
“火把节”的纸升斗: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的火把节,家家户户门前竖小火把;每个村都要竖一柱大火把,由当年新添小孩的家庭来竖。火把顶端都要扎五彩升斗,升斗类型丰富多彩,常见的有“丰收斗”、“莲花斗”、“彩凤斗”。
传说畲族的祖先是狗头王,人身狗头。为什么人身狗头呢?古时候,高辛帝宫中有个左耳奇大的大耳婆。一天,高辛帝请医生替大耳婆治耳朵。医生却在耳朵里扣出一颗蛋来,群臣把蛋拿到宫中的一个楼上。天上的凤凰领着地上...
孟轲之母因为“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天下母仪的典范。但是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却鲜为人知。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同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弟弟...
车村,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车村每年年初六都要从姚夫人庙里请出姚娘娘到村里巡游,保各家各户平安,各家各户都会在姚娘娘到来之前准备好祭品和香火祭拜娘娘。当天是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对于乡间的神仙,我见得很...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
布依戏是盛开在贵州高原的一朵鲜花。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绸(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