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民间艺术奇葩(文南词)

茂勋2024-03-09

民间艺术奇葩 文南词

“翁操四胡桂树下,姝弄渔鼓唱‘思嫁’。妇孺入迷文南词,月落西山不归家。”清末东至县仰家桥秀才谢敬仁在《南乡诗草·省亲偶见》一诗中描写了当年文南词演出的热闹场面, “月落西山不归家”透露出当年的文南词是何等的受欢迎。

“文南词”,一个清隽雅致的名字。单从名字判断类属,与其说是戏曲,倒不如说它更像是对某一类型词体的概括,如同“花间词”、“竹枝词”等特定称谓一样,然而,这终究只是误解!

最早记载有关文南词情况的资料是乾隆60年(1795)刊行的俗曲总集《霓裳续谱》,其中就收录有“弹簧调”和“南词弹簧调”两个词条,而它们即是早期文南词的声腔之一。据此可以推算,文南词至少已有200多岁的“高龄”了!

文南词,原名文词腔、文曲戏,流行于安徽池州市的东至县、安庆市的宿松县等地。主要声腔有文词、南词等,“文南词”一名即取二者首字而来,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文南词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代表剧目,如《纳蓑衣》、《卖杂货》、《卖草墩》、《纺线纱》等是早期文南词的剧目,后期还有《苏文表借衣》、《打樱桃》等特色剧目。它本系湖北黄梅一带的渔鼓小调,最初表演形式是一人手持渔鼓,击节而歌的沿门卖唱。

事实上,很多地方戏曲在生成之初都是作为一种谋生的辅助手段,文南词也不例外。清末时(1850年前后)逃荒的卖唱艺人将渔鼓小调从湖北带入安徽宿松,先与当地灯会歌舞、民乐结合,再进一步与流行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文词腔”融汇,于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南词诞生,并从此结束了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的卖唱、坐唱的简陋演出形式,转为搭土台或在家族祠堂内演出。解放后,文南词更是移至专业剧场、舞台上表演。就这样一路辗转,文南词终于开始“自立门户”。

文南词与黄梅戏尤有渊源,客观的说,黄梅戏能有今天,有一部分功劳应该归文南词。但与黄梅戏相比,属它最“委屈”。

文南词的前身——渔鼓小调,黄梅戏的雏形则是采茶调,两者同是发端在湖北黄梅县。后来,渔鼓小调在东至和宿松演变为文南词,采茶小调在安庆则演变为黄梅戏。所以,如要追根溯源的话,文南词与黄梅戏称得上是戏曲界的孪生姊妹,至今,宿松当地的“黄梅戏”老艺人都还能来上一段文南词,文南词老艺人都会哼黄梅戏小调,这也部分印证了两者间的亲缘关系。

因为语言、声腔上的近似,早期这两个剧种常是同台演出的,一套班子,一拨人马,文南词与黄梅戏交替演出。正是在演出的过程中,黄梅戏修改了自己的演唱方式,吸纳了文南词的演唱特点,不用帮腔,改胡琴伴奏,假嗓也改为真嗓,降低调门自然增强了表演的亲近感,如此一来黄梅戏变得不仅好唱好听更易学,开始迅速流行。

正当黄梅戏铆足气力寻求突破时,文南词的发展势头却放慢下来,越到后来“两姊妹”的差距日渐拉开:黄梅戏一路走来风生水起,《天仙配》、《女驸马》等经典剧目的推出让黄梅戏扬名海外。文南词的状况却是江河日下,陷入“濒危剧种”的窘迫境地,很多人对文南词甚至闻所未闻。

文南词现实的处境不容乐观,据了解,目前东至全县会演唱文南词的艺人不足20个,且分散在东至各地,难以集中演出。这就是说文南词差不多已从舞台上消失。对我们来说,想看原汁原味的文南词现场演出的愿望,似乎变得遥不可及,只有依靠影像资料的途径望梅止渴了。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