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崂山民间文学艺术

梓洁君2024-02-26

崂山民间文学艺术

崂山的民间文学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民间故事、民间曲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及地方戏曲,无不充满生活气息,反映崂山的淳朴民风,其中尤以民间故事为最,它清奇别致,独具一格,富有崂山的乡土气息。

民间故事

崂山民间故事蕴藏量很大,种类多,内容广,质量高,为山东省所少有。它是在崂山这块土壤中生长起来的,经过几代人的口头流传和加工,充满着浓厚的崂山乡土气息。在崂山的民间故事中,数量最多而且也最有崂山特色的当推风物故事、名人轶事和神话故事三大类。

崂山民间故事的整理创作活动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年来,通过业余作者不断地深入民间采风,共搜集整理了4500余个民间故事,先后编印11个故事资料本。至1997年,共分类出版了16个故事专集,包括民间故事2172篇、454万字。其中,《崂山茶》等7篇故事和《崂山志异》故事集,先后获全国民间故事二等奖;《宋宗科故事集》和《崂山故事选》分别荣获山东省民俗成果一、二等奖;《黑二斩妖》荣获山东省民间文学作品二等奖;《崂山民间故事全集》获青岛市第三届文学艺术作品一等奖。

民间故事《枣孩儿》曾收进《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民间文学作品选》和《中国新文艺大系》。民间文学业余作者有54人分别被吸收为各级民间文艺家协会。其中国家级会员4人,省级会员23人,市级会员54人。

民间音乐

崂山为中国道教名山,因而崂山的民间音乐也受到道教音乐的影响。清代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后,崂山地区始有道士乐队和村镇民间乐队。当时,演奏多以《离恨天》、《赏春》、《山丹花》三支曲牌为主。《离恨天》系崂山外山派道士“应风音乐”的主要曲牌,多用于道教仪式中,乐曲采用民族七声音阶,羽调与角调两种音阶交替出现,旋律委婉感人,每一乐句均有大甩腔,以应借念经唱和兼练气功的需要。当时,内山派各道观虽不把《离恨天》等列为应风道场音乐节目,但却吸收其精华部分作为古琴演奏的曲牌。

道教音乐的流行与传播,推动了崂山地区民间器乐的蓬勃发展。民国年间,演礼、书院、吴贾村、彭家台等地的香火会和民间老艺人多师承崂山道乐,演奏的曲目为明代郭勋的《赏春》、张禄的《山丹花》及传统曲牌《泰山景》、《将军令》、《昭君》、《归去来辞》、《梅花三弄》等,许多曲目流传至今。彭家台村民间乐队的演奏闻名山东省、青岛市,1987年该村的民乐合奏《山丹花》获山东省广播电视奖。清末至民国时期,崂山地区流行唢呐及笙、管、笛、箫、四弦、古琴等。20年代,风琴、铜号、小提琴等西洋乐器逐渐传入。建国后,人民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与提高,除有各种中、西乐器外,电吉他、电子琴已开始流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崂山地区的群众文化生活空前活跃。

1985年10月,西城汇村成立起崂山第一支农民管弦乐队,有队员45人,其中弦乐组11人(小提琴10人、大提琴1人)、管乐组19人(小号6支、圆号2支、中音号2支、长号3支、萨克管2支、长笛1支、短笛1支、黑管2支)、打击乐组4人(定音鼓、军鼓、小鼓、大钹各1件),另有雅马哈电子琴1架、手风琴2架。演奏员均为该村农民,经业余训练和自学,演奏水平提高很快。1987年该乐队演奏的《我爱家乡西城汇》获青岛市演出优秀奖。1964~1987年间,崂山民间歌手、乐手参加青岛市音乐会演33次,获奖35人次。

民间舞蹈

崂山地区的民间舞蹈,主要是群众在春节期间自发性的娱乐活动,有较深的群众基础。长期流传并保留下来的崂山民间舞蹈,大体可分5大类10余种。

秧歌类 崂山地区的秧歌是由即墨传入的。1924年,中韩镇大麦岛村就兴起了“地秧歌”,共有16个角色,大多扮演戏曲故事中的人物,如黄天霸、杨香武、孙悟空、白蛇、青蛇、货郎、县官等,角色按戏剧扮像。建国后,崂山地区的秧歌突破了旧的传统形式,扮演工农兵,参加各种宣传活动,歌舞并举,生动活泼。

高跷类 高跷传入崂山地区已有上百年历史。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北宅镇沟崖村组织了崂山第一支高跷队,当时的高跷腿的高度一般不超过25厘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沟崖村几个在河南许昌做木工的人,引进了许昌的高跷技艺,跷腿高度也增加到60~80厘米。现今,每个镇都有四五支高跷队,一般只在春节至正月十五期间演出。

道具舞类 手或身披道具而舞,是崂山地区民间舞蹈的一个特点。现有的道具舞分两大类:第一类是硬架子道具舞,如“跑驴”、“跑旱船”、“水族舞”、“太平车”、“人力车”、“大头娃娃”等,活动较为普遍。第二类是软架子道具舞,如“龙灯舞”、“狮子舞”,因道具制作上技术复杂,造价昂贵,而且表演技巧难度大,故不普及。历史上崂山地区有两处著名的龙灯舞,一是北宅镇五龙村的龙灯舞,始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龙身长9节,全长11米,每到春节去即墨城表演,他们表演的“串龙”、“大小五花”、“滚龙”,方圆百里闻名;二是中韩镇孙家下庄的龙灯舞,始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龙身长40米,晚间龙身内点燃腊烛,光彩夺目,显赫壮观。

杂耍类舞蹈 杂耍类舞蹈有流行在沙子口镇姜哥庄的“灯官”、“撬官”、“抬阁”,北宅镇沟崖村的“猪八戒背媳妇”、“锯大缸”,还有中韩镇中韩村的“太平车”、石老人村的“拉人力车”等。

地摊文武戏 地摊文武戏是崂山地区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它要求演员绑上腿子能跑高跷,卸下腿子能唱文武大戏,而且唱、念、做、打均见功力。解放前,中韩镇大麦岛以唱《春秋配》、《打渔杀家》、《小放牛》等文戏见长;沙子口镇段家埠村则以擅演《铁公鸡》等武戏著称。现今,这种表演形式逐渐失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