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久旱求雨打雨瞧;古时,梅山苏氏族上、房上都有公家企业和田土的经济收入,所以一遇天旱,公家就出资打雨瞧求雨。这是经常的事。就是解放后,把这些古文化活动划为封建迷信,也进行过多次。当然也有求得灵的求不灵的。记得有一次,解放后,在岩口打大雨瞧求雨。扎起高台,来了七八个师公道士,皈请他们的前人师祖,启动大锣大鼓,与东道主头人跪在朝王殿下,皈请龙王爷(龙王爷有许多,皈请的是我们附近的龙王爷。据苏先民老人传说给他儿子苏业晗的话说,曾经有一个起沙锅卖的隆回人,在沙锅厂下井里发现有一条龙,借助梅山四十八个井神的驻地在修道。当时,正是烈日当空,沙锅厂前的大坪上,晒满了沙锅胚子。隆回人就对厂长苏先民说,马上就要下大雨了,要他们把沙锅胚子收起,民老不信,说他说鬼话,隆回人就要和民老赌一个东道,东道是请人吃饭的意思,民老当时就同意,把胚子都收了起来。民老是一个很有见识的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隆回人对民老说,要他索信就对院落里晒谷的人也做个好事,要他们也都收起来。民老也就去通知晒谷的乡亲,有许多的晒谷人说民老在说鬼话了。那个隆回人见民老通知晒谷的人去了,他就偷偷地拿根木棒,走到井边,用木棒在井里划着圆圈,搅乱龙神的修行大梦,龙神大怒,使梅山的四十八个井里的水,掀波作浪,天上立时就乌云蔽日遮天,雷声大作,下起倾盆大雨。)风伯雨师雷祖大帝,罗君斗雷,谢君斗雷和梅山苏氏的法力高强的法盟等数位太公。
法事做了三天三夜,最后一天,师公道士在高台上唱跳作法后,派年青人抬着众位地主菩萨和家主菩萨的圣像,敲锣打鼓,声势浩大,游九岭十八坡各方庙王,(佛教协会负责人一字峰寺方丈苏竹堂说这是踩脚马。打雨瞧是在龙王庙打的,我地没有龙王庙,在城隍庙附近也可以。)游到渣渡九门洞去用牛角讨水。还说如果舀了小鱼小虾到牛角里,顷刻就要降下大雨的。又派年青人在途中到处追捉公鸡杀了祭祀,过河遇水就舀水往它们身上泼,沿途的人也帮着这样做,这是大家有了共识的。水是从九门洞讨了来,但雨却没有从天上求下。于是,当地政府,就以宣扬封建迷信为由,把为头的人和师公们禁闭了起来。
15、火灾太多打火瞧防火;在金竹山脚下,相距仅约三华里的陈家弯,是一处火地,古时经常自然起火,经常打火瞧。打火瞧所皈请的主神是南方火帝星君。南方按伏羲氏的八卦方位属庚辛金。这是巫教师教一脉的前神师祖,可以直接恳请,来享受香火,享受祭祀。在享受了好饭好菜好牲体,听完了好言好语的奉承话以后,还要过一个好烧瘾。要信人扎一栋正屋,两栋厢房,猪栏牛栏厕所杂屋齐全的一个小宅院落。放一把火着燃,主持法事的师傅就敲起法器,跟着火又唱又跳又喊打火。全院人都提水的提水,泼水的泼水,大家边喊边打熄完事。如果在扎竹屋还愿心的时候躲懒,有哪一种房屋没扎出来烧掉,在以后三年间,必定有现实的相类似的房屋起火烧掉。
16、遇雷惊,或遭雷打没打死,或那个院落里有人被雷打死了,就许下愿心打雷瞧;所皈请的主神是雷祖大帝,在没有进行科学普及教育的古梅山,人们对孝道非赏常重视,对雷的威力非常敬畏。于是,古来就传道说,谁对长辈不敬,雷公老了就打死谁。据苏先福(男,汉族,八十三岁,已故)老人说,某某两口子(现在还活着,书上不便言名)对父母不孝。有一次,天打炸雷。两口子心虚胆怯,丈夫脚步快,躲到了床低下,妻子跟在后面跑,不慎发束被门挂子挂住。妻子被吓得悔过说;“雷公老子呀,不是我,是我那个砍脑壳的。”丈夫在床低下应着说:“雷公老子眼睛雪亮,扯到哪个打哪个。”
17、想延年益寿就打寿瞧;道士打寿瞧所扳请的主神是南极星君和北极星君,北极注生,南极延年。三清一脉元始天尊、老子上君等神圣。佛教打寿瞧皈请的主神是延年佛祖,西天佛祖一脉的泊来品。自宋朝开梅山以后,在梅山地区,打寿瞧是最为平常的事,只要经济允许,可以年年打寿瞧。有句俗语可以证明打寿瞧的希松平常。‘三十岁打寿瞧,四十岁倚别人门口’意思是,三十岁富有,过得讲究,打寿瞧,四十岁贫穷了,就象个叫化子一样地乞讨到别人门口。还有根椐苏传镜老人(七十二岁,男,汉族,岩口镇石坑村人,梅山苏氏课题组人员,梅山苏氏长期以来的义务联洛员)说,他家在他爷爷当家时,打过一届‘浪颈鼓’瞧,那鼓是两头大,中间小的。中间小到用手把握半边,两头大的均用牛皮罩好的。打浪颈鼓瞧的原因是家里有人患上了恶性肿瘤,才做这个复杂法事的。以上这些槐花坪一带的习俗,在这里简略提及,具体以后备文专著。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
坦桑尼亚信奉基督教的人占44%(其中天主教占28.2%),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32.5%,信奉传统宗教的人占22.8%,其他占0.7%。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人忌讳13和星期五;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谈...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老百姓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 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 子,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