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的酒席主要是招待众多帮忙的人。第二天是娶亲的正日子,主要是招待娘家的客人,每桌只安排两个上亲,为的是让娘家人都坐上席,同时还要根据上亲的身份地位安排相应的陪客。宾客入席后,新郎向客人敬酒,行鞠躬礼,执客司代表主家向来宾致礼,也要根据席面场景、酒菜说个四言八句,名为“表席”,如:
二月玫瑰香,喜事又一桩,各位听我祝酒词,初次表席有点长。句句说的主人意,字字表在客心上。现在上的红烧鱼,年年有余呈吉祥。
下道菜是八宝饭,夫妻恩爱生儿郎。
在南郑人的婚宴上,还有个“献新婚锅巴”的习俗,客人菜足酒酣之后,汤菜和白米饭端上桌来,这时烧饭的厨师用铁铲沿锅的四周深入锅底,小心翼翼地将黄灿灿的半圆球锅巴取出,双手高举头顶,口喊吉利言词,如:“锅巴锅巴圆圆,新娘新郎团圆,夫妻白头偕老,主人一家平安。”
主人闻讯,喜笑颜开,双手接过锅巴,递过一个红封酬谢。
婚后第三天的酒席叫“圆饭”,招待送礼的亲友和酬谢帮忙的乡邻。
新娘家的婚宴一般也是三天,婚礼前的一天招待前来“暖婚”、“添箱”的三亲六戚。正日子招待婆家迎亲客人,谓之“花圆酒”。取花好月圆之意。第三天招待回门女婿。婚前三天,女娃就要中断普通饮食,每天只吃四个鸡蛋,滴水不喝,为的是控制大小便。婚礼前一天,新娘沐浴、“择脸”,择脸又叫“开脸”,就是用嘴和手将一条坚韧的线折中成交叉的三端,在新娘脸上捻搓滚动,以拨去脸上和颈部的汗毛,然后梳成长辫或墅髻头。择脸要请父母双全、夫妻团圆、有儿有女的“全命人”充任,以图吉利。
在勉县一些地方,姑娘出嫁前一天的晚上,先在堂前向祖先上香叩头,然后哭嫁。此时姐夫、兄嫂或表兄弟等将所有的陪嫁装箱,姑娘如嫌陪嫁不丰厚,便挡住不让盖箱子,边哭边唱《装箱歌》,例如:
我的爹,我的娘,今晚爹娘装花箱,装了银钱莫心痛,银钱是个地灰尘,扫了一层又一层。我的爹,我的娘,我那箱子四角凉,装了半天没有啥,最后还是空膛膛。我的爹,我的娘,今晚给我装花箱,我那花箱四块板,装了半天没装满。
唱了一曲又一曲,直待添陪满意后,方进入卧室。此刻亲娘端个凳子,坐在姑娘卧室里,一边流泪,一边嘱咐女儿,到了婆家要尊老爱小,尊重邻居,夫妻恩爱,并劝女儿不要牵挂家里。女儿也抹着眼泪,与娘诉说知心话,哭诉难分之情,直到深夜不寐,俗称“坐亲”。
男方在迎亲的前一天晚上,要在洞房里的高处置一个斗,斗里立一杆称,竖一把尺子,床下点“七星灯”,据说这是仿效姜子牙治服琵琶精之法,谓之“避煞”。
迎亲的这天,抬新娘的花轿不能空着,轿子里坐个小男孩“压轿”。迎亲队伍由“押礼先生”一人,迎亲女宾二至三人组成,另有放炮手一人,提灯笼的小男孩二人和抬食盒的数人。新郎身穿蓝缎长袍,头戴红顶瓜皮帽或礼帽,上插两只金花,从肩至腰斜挂一道红绫,在媒人的陪同下,乘轿前往女家。一路唢呐长鸣,锣鼓喧天。所带的迎亲礼品是七斤重的大肉一方,八斤重的猪肘一个,俗称“七方八肘”,猪头一个,名为“碰门猪”,离娘布二匹,酒数瓶,以及给新娘送的衣物等。另备12个红礼封(红纸包着钱钞),名为“梳头礼”、“催妆礼”、“背轿礼”、“谢厨礼”、“铺毡礼”、“把轿礼”、“参神礼”、“鼓乐礼”、“打杂礼”等。所有礼物都用食盒抬或装入彩筐里,上面盖着红纸剪的双喜字。快到女方门口时,炮手装上火药,鸣炮三声(现在由鞭炮代替),称“迎亲礼炮”,乐队敲起紧三慢四的锣鼓,告知女家迎亲的到了,女方亲属出门迎接,行至大门口,岳父递给新郎一杯酒,名为“饮下马酒”。新郎进入正厅,先参拜女方祖神,再参拜岳父母,然后岳父给女婿身上加红(斜披一道红绫),帽上插花。亦有不行此礼者。吃罢酒席,迎亲娘子给新娘换装,换装时要给新娘红礼封,名为“换装礼”。此日新娘不穿娘家一件衣服,内外新衣及新鞋、新袜全由婆家带来。新娘的装束是头戴花冠,身穿红衣红裤,裤外还要罩上绣花长裙,脚穿红绣花鞋,头顶红绸绣花盖头。有的女方拖延很久不发亲,吹鼓手就对着闺房吹几遍唢呐或长号,名为“畏门”。新娘装束停当,堂屋红毡铺地,新娘跪拜,辞别祖宗,叩别父母,接着便放声大哭,在哭嫁声中,新娘的哥哥将新娘背人轿中。轿内有新娘的小弟弟押轿,起轿前,娘家要给轿夫红礼封,意思是让轿夫把轿抬得平稳些,不要在路上摇晃颠簸姑娘。花轿抬起,转三转,在鞭炮声和唢呐声中上路。前有两名提红灯的男孩开路,接着便是新郎、鼓乐队和迎亲队伍,中间是新娘的花轿,轿两侧有新娘的兄弟扶轿,轿后是送亲的队伍和抬嫁妆的。送亲队伍除新娘的父母和未嫁的妹妹,其他亲属都可参加,但安康市却有舅母和姐夫不能送亲的风俗。花轿在中途不能停留,要一直抬到新郎家。路上经过村镇,都要吹奏唢呐、鸣锣击鼓,吸引人们夹道观看。婚娶是人生最大的喜事,旧时称“小登科”,途中遇到再大的官,也得为迎亲的队伍让路。两家迎亲的队伍在途中相遇时,两位新娘要互相交换手帕或礼花,然后让道而行。经过寺庙门口,要用红毡挡住庙门,待花轿过去再取掉。途中遇到出殡的,并不回避,反认为是吉兆,谓之“白头到老”。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