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后从坟地返回,以酒席招待亲友乡邻,名为“谢孝”或“谢客”。关中有“八碗一品”、或“十三花碟子”席;陕北有“四碗”、“五簋”、“八盘子”等讲究;陕南有“八盘八品”、或“十全花”席等名称。
在华县、千阳县和丹凤县一带,于埋葬前举行“祀土礼”,而在长武县一带,则在埋葬后的第二天举行。“祀土礼”就是祭祀土神,意在祈求坟地的土神保护亡魂安宁。祀土官可请点主官兼任,亦可专设。事前先在墓地搭一便棚,祀土官端坐其中,仪式开始时,礼宾生高唱;“去私服,着礼服,”祀土官将便服脱掉,换上官服。礼宾生再唱“卸常冠升礼冠。”祀土官摘下便帽,戴上官帽。礼宾生接着唱:“整须、拂尘、礼冠”,祀土官理顺胡须,掸一掸袍服,稳一稳官帽。礼宾生最后唱:“祀土官就位,祀土神。”祀土官拈香、明烛、读“祀土神文”,行三跪七叩之礼,至此,祀土礼结束。
死者葬后,孝子还要为亡魂举行很多活动。在关中各县及陕南的丹凤县等农村,老人葬后的当天晚上,男孝子要偕同主要亲戚,到坟上去给死者“打怕怕”,亦称“作伴伴”。方式是先焚化纸钱,然后从墓堆左绕三圈、右绕三圈,孝子口念:“左三匝、右三匝、你娃给你打怕怕,是狼是虎不怕它。”意为给死者的亡魂壮胆。第二夜在半路举行,第三夜在村口举行。去时在路上遇见人不能答话,回来时女孝子在大门口接应,同哭到灵牌前。有些地方在“打怕怕”时,还要给邻近的坟墓烧纸奠酒,意思是希望周围坟墓的亡魂团结起来,共同抵御游魂野鬼的侵扰。在陕北的横山、甘泉县一带,死者葬后,孝子要连续三个晚上焚香烧纸、放火举哀,每次由近及远,第三夜要送到坟上,叫做“送火”。在陕南的安康市和白河县,死者葬后,孝子要连续三个晚上到坟上去煨火。其方式是用稻草编成绳索,死者有多少岁数,便在绳上挽多少结。草绳围墓一周,下面堆放锯末,用火引燃,名为“送怕火”。其用意与关中的“打怕怕”相同。这些习俗各地至今仍在沿用。
在韩城市农村,死者葬后的次日天微明时,男女孝子要去坟地向死者祭奠告别,名为“奠汤”。奠完汤回家休息片刻,再到墓地“埋罐”,罐内装米面等物,罐口用黄纸封严,再插一双筷子,埋于墓前,离开时将送葬拿的麻杆棍插在墓冢周围。在关中东部的潼关县,死者葬后三日,男女孝子和近亲中的晚辈,要到墓地去“圆墓”,去时带上两头不回结的扁食(饺子)若干个,给坟墓四周及附近墓冢各埋一个,再奠一点汤,剩下的要在坟前吃完,不得带回,然后将男女分成两路,绕墓左右各转三圈,叫做“划院子”、“划门窗”、边转边说:“左转三匝,右转三匝,这里住你一个新邻家,借米借面都给他,看好黄狗别咬他。”意为祷告死者同附近坟墓的亡魂搞好邻居关系,名为“踩院”。陕北的延长县,死者葬后次日早饭后,孝男孝女和主要亲属要到坟上去为死者安供桌,其方法是先在坟前竖两块石板,然后再在上面横放一张石板,呈“门”字形。供桌下埋一个碗,再埋一双筷子,供桌上献供品,孝子跪在供桌前哭着焚香烧纸,并以酒浇奠,意思是帮助死者把阴间的日常生活安排好。在横山县和甘泉县一带,孝子于葬后第三日上午上坟哭祭,祭毕,脱掉身上的孝服,从坟头抛过,名为“复三”。陕南的城固、柞水等县,死者葬后三天,孝子和死者的女婿、外甥等,携带工具到坟上添土,整修墓冢,并在新坟四周栽植松柏,名为“扶山”。从此除了“烧七”、“百日”、和“周年”,治丧活动就算结束了。
陕西境内还居住有不少回民,如西安的北广济街、麻家什字、大麦市街一带都是回民聚居区。陕南镇安县的陈家民族乡、毛坪民族乡和宁陕县的江口民族乡以及汉中市回民巷等地也是回民聚居区。回民讲究厚养薄葬,葬礼既庄重又简朴。人死称“无常”,死者亲属请专业报丧人沿街叫喊“某家的某人无常了”,这就是向亲友和村邻报丧。丧葬仪礼有洗尸、缠裹、行站礼和殡埋等程序。回民有本民族的公用墓地,也有本民族殓尸的公用“经匣”(可抽底的棺材)。回族普遍采用土葬法,但人土时却要将棺材取出,严忌连同棺木埋葬和火化。病人处于弥留之际时,就要沐浴理发,死后不再剃头刮须,但要将遗体内留存的污物粪便用人工擀出排净,然后再由年长者将尸体擦洗干净,叫做“净身见真主”。死者不穿衣服,只用8米自布缠裹全身,两头用白布带捆扎,外套过膝的钻洞护衣。如果死的是女者,还要做一顶帽子和一双手套。然后装进“经匣”,抬至清真寺大殿下行站礼,长子、长女手捧经盘,由阿訇念经,并带领众教友祈祷真主饶恕死者。停尸不能超过三天,要求早亡午葬,晚上亡,次晨葬。送葬时孝子引路,亲友邻居随后,墓坑讲究南北向,先挖一个3米多长的直坑,再在坑壁西侧向同方向掏一偏穴以备停尸。下葬时将棺底抽开,移尸于墓穴,头朝北,脚朝南,面向西侧睡,表示向往麦加圣地。然后再由阿訇念经,封闭偏穴,将直坑填实,在地面上留一长形墓志。殡葬过程中不动响器。丧主家不动烟火,不摆宴席,不扬幡鼓吹。这种葬礼既省钱省事,又庄严肃穆。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等地,其余散居在新平、元江等三十余县。人口102.5万多人(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1953年1月24日成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
八月月圆节是拉祜族的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这天晚上,要把自己的瓜果和谷等选最好的拿来献月亮,因为月亮为人们分明耕种的节令。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各家把选来的南瓜、黄瓜、包谷、谷穗、水果等(其中梨是不可缺少...
梅山文化,点点滴滴的汇聚,集成古代文明的瑰宝,其中那些独特的地名传说,更是古老长河中迸出的浪花。地处新化县桑梓镇石窖村北面的前程村,俗名叫玉米冲,讲起这一地名原由,是一段沧桑久远而讽渝深刻的故事。康熙...
传说畲族的祖先是狗头王,人身狗头。为什么人身狗头呢?古时候,高辛帝宫中有个左耳奇大的大耳婆。一天,高辛帝请医生替大耳婆治耳朵。医生却在耳朵里扣出一颗蛋来,群臣把蛋拿到宫中的一个楼上。天上的凤凰领着地上...
孟轲之母因为“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天下母仪的典范。但是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却鲜为人知。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同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弟弟...
车村,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车村每年年初六都要从姚夫人庙里请出姚娘娘到村里巡游,保各家各户平安,各家各户都会在姚娘娘到来之前准备好祭品和香火祭拜娘娘。当天是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对于乡间的神仙,我见得很...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