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客家童谣(《月光光》)(2)

宏毅郎2024-08-17

江西宁都客家《月光光》:

月光光,秀才郎,骑竹马,到院场;

院场空,好栽葱,葱发芽,摘细茶;

茶花开,桃花红,十只鸡子做两笼;

揩到姐姐门口过,姐姐留涯住,

涯唔住,涯要归去栽漆树。

漆树深深青,遮过观音岭。

观音庙的一伙鹅,呢呢哦哦飞过河;

观音庙的一伙鸡,叽叽嘎嘎飞过溪;

观音庙的一伙鸭,呢呢哎哎飞过塔。

这首《月光光》不仅让我们可以透过歌谣本身,了解过去客家社会的一些真实风貌,也让我们可以欣赏到当时的民俗风情,以及儿童们的心理活动和生活理想。一切都很朴素,很通俗,却很真实,很生动。

江西寻乌客家《月光光》:

(选自《毛泽东选集》之《寻乌调查》,个别方言词有更改,以符合我们的阅读习惯)

月光光,光灼灼。涯跌苦,你快乐。

食又冇好食,着又冇好着。

年年项起来,总住烂屋壳。

暗婧细妹冇钱讨,害涯穷人样得老。

暗好学堂涯冇份,有眼当只瞎眼棍。

天呀天,越思越想越可怜。

事业冇钱做,年年总耕田。

六月割啊就,田东做贼头。

袋子一太捆,擎把过街溜。

吗个都唔问,问谷曾晒就?

穷人一话冇,放出下马头。

句句讲恶话,俨然税户头。

唔奈何,量了一箩又一箩,

量了田租量利谷,一年耕到又阿嗬!

又阿嗬,会伤心。

穷兄穷弟爱同心,穷姊穷妹爱团结。

团结起来当红军,当到红军杀敌人!

经查实,这首《月光光》为寻乌文人刘淑士所作。

这首歌谣显然是客家童谣与红色歌谣的结合,是客家《月光光》最特殊的版本。歌谣流传时间主要在中华苏维埃时期,流传范围遍及整个中华苏维埃地区。歌谣经由毛泽东收录在《寻乌调查》后,已然成为经典文献。由于时代的巨大变迁,现在会唱这首歌谣的人已经很少。

作为革命歌谣,其创作者以客家童谣形式来加以表现,起到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儿童的传唱既迅速,又广泛,而且极容易反馈到儿童的父母以及其他亲人当中,成为革命宣传的最有力文本。中华苏维埃地区涵盖了赣粤闽边区、赣中、湘东,却几乎是清一色的客家地区。其传统社会均是稻作农业为主体的小农经济,穷苦人家无田无地,只好替田东、税户头作“同年”(长工)、雇农,受地主阶层的盘剥尤为严重。歌谣对穷苦人家辛苦忙碌一场,到头来却只能“阿嗬”一声,一无所有,描绘得非常生动。

因为被剥削而伤心,因为伤心而“穷兄穷弟爱同心,穷姊穷妹爱团结”。穷则思变,何以改变现状?唯有参加革命,推翻旧有社会制度,让耕者有其田,让人民当家作主。

中华苏维埃时期,赣南、闽西客家男儿三分之一以上甚至半数以上参加红军,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牺牲和无比贡献。妻子送郎当红军,父母送子当红军,儿女送父当红军,这种热火朝天的景象,在当时广大客家地区皆蔚然成风。那时期,革命思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客家传统文艺形式作为传播工具,其中便有客家童谣、客家山歌、客家小调等。

“月光光,光灼灼”,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瑞金客家《月光光》以《月光董董》出现

(采自客家学大师罗香林《粤东之风》,该书出版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

月光董董,揩担水桶。

水桶半斤重,揩到广东。

广东买面锣,打到泰和。

泰和买面鼓,打到汀州府。

汀州府,买包盐,食到盐店前。

盐店前,买管笔,做官做到底。

古小彬兄也收集有一首瑞金版《月光光》。

月光栋栋,kai担水桶,

水桶半斤重,kai到广东,

广东买面锣,打到泰和。

泰和买面鼓,打到汀州府,汀州府买包盐,食到盐店前。

盐店前买杆笔,做官做员做下出。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