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狂欢节是德国最为热闹的狂欢节。仅次于巴西狂欢节,它的主角是小丑和狂人,他们怪诞的装扮、无所顾忌的举止令众人叫绝。
科隆万岁(Kölle Alaaf),这是狂欢节每年使用的口号,准时在狂欢节开始时呼喊。其高潮是四斋节前星期一狂欢游行的愚人时刻。这时,人们高呼"科隆站起来"、"要糖"、"要花"。在这种热闹非凡的活动中,人们欢呼雀跃、尽情放纵,莱茵河两岸充满欢歌笑语。
剪领带是科隆狂欢节的特有风俗。在“女人狂欢夜”那天,德国姑娘们提着大剪刀在街上巡查,虎视眈眈,伺机而动,看着哪个男人不顺眼就是喀嚓一声。本地人熟知这一习俗,这一天都身着便装,稀里糊涂吃亏的多为外国人,尤其是科隆一带的机场到处都挂着剪断的领带。据说曾有一名中国男演员被几个手提剪子的德国女人追着跑了十几条街道!但也有不少男人故意买一些破的甚至纸做的领带上街去,领略与芳龄少女调情的滋味。
到了“玫瑰星期一”(Rose Monday)的上午,代表狂欢节最高潮的大游行正式开始。人们三五成群喝着啤酒,拉着手风琴,穿着五彩的服装,戴着怪异的假面,在街上欢快地行走。路边的警察也一改往日的威严,任凭女孩子们在脸上划下五颜六色的唇印。在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中,有着上千个表演团队,每个方阵都有自己的乐队、花车和独具特色的服装,令人目不暇接。花车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模型,不少是当今各国领导人,布什、普金、萨达姆和拉登等往往被选为嘲讽对象。花车行进时,路边成千上万的观众高呼“给我糖”,大块的巧克力、糖果和无数鲜花便从花车上如同雨点一般落下来。孩子们胸前挂着一个大布口袋,扒在地上拼命地捡糖,大人们则一跃而起,从空中拦截大块巧克力。有的人干脆倒举一把伞或一顶帽子,不一会儿已是满载而归。这样的狂欢场面一直持续5个小时,平时一向严谨的德国人,在这天终于也疯狂了。
有意思的是,科隆狂欢节游行路线的总长度是7公里,而参加游行的队伍长度是6.5公里。也就是说,从游行路线的起点到终点摆满了参加游行的人、车和马。虽然游行总时间是5小时,但观众为了强占好位置,往往是提前2、3个小时就已经抵达现场了。因此,在依旧春寒料峭的2月份,露天站7、8个小时观看狂欢节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更何况很多人在游行结束后还不马上散去,而是要参加露天狂欢舞会、酒吧里“泡吧”跳舞或是混挤在人群中在街上徜徉,直至半夜。
次日午夜,也就是星期二的午夜,狂欢节接近尾声。人们摘下悬挂在饭馆和酒肆门上的代表狂欢节的扎制人物,将其焚烧,由此宣告进入“圣灰星期三”,宣告狂欢节的彻底结束。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
壮族迁徙及分布桂平市壮族除部分土著外,其余均从外地迁徙而来。另一部分来自贵州,另据壮族民间族谱记载,一部分则从广东迁到平南再迁入本市。服饰壮族男女惯穿自织自染的棉、麻布服装(冬棉夏麻)。男穿对襟唐装衫...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