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有关“女国”的记载,最早见于《隋书·女国列传》:“女国,在葱岭之南,其国代以女为王。”《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则换了一个称呼,将隋朝时的“女国”,变成了“东女国”,书中写道:“东女国,西羌之别称,以西海中复有女国,故称东女焉。俗以女为王。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蛮及百狼夷。其境东西九日行,南北二十二行,有大小八十余城。”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也记述了“东女国”的风土民情:“东女之地,东西长,南北狭。”
无论是“女国”,还是“东女国”,都是传说中的“女儿国”。看来,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规模并不太大。葱岭,就是今天的帕米尔高原。“葱岭之南”,应该在新疆境内。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师远赴天竺求法,途经的恰恰是这条西去之路。确切点说,“女国”的具体位置,应在今天新疆的库车县。库车古称“龟兹”,也即“繁华的城邦”的意思。吴承恩在《西游记》里安插了一段缠绵的“艳遇”,多少也有一点史料基础。
《隋书》详细地记载了“女国”的概况:“山上为城,方五六里,人有万家。”自然条件不算太好--气候寒冷,以射猎为业。这里最出名的产品就不过是朱砂、麝香、牦牛、马匹什么的。可以赚取大笔“外汇”的矿产是盐,女国上下,就指这点东西活命呢。“恒将盐向天竺兴贩,其利数倍。”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会做生意的“女儿国”,日子还算殷实。可惜,那里不是满街筒子天生丽质、冰清玉洁的美女;反倒令人心惊胆战。《隋书》里说,“女国”民众,表情怪异:“男女皆以彩色涂面,一日之中或数变之。人皆披发,以皮为鞋,课税无常。”这些花里胡哨、奇形怪状的脸庞,究竟能给人多少美感、多少性感呢?即便是弹丸小国,当家人也很气派。“女王”自然与众不同:“王居九层之楼,侍女数百人,五日一听朝。复有小女王,共知国政。其俗贵妇人,轻丈夫,而性不妒忌。”如果女王死了,新君怎么产生呢?“其女王死,国中则厚敛金钱,求死者族中之贤女二人,一为女王,次为小王。”这有些类似于松散的世袭制度。所谓“女王”、“小王”,也就是一正一副。
“女儿国”的丧葬风俗也很奇特:“贵人死,剥取皮,以金屑和骨肉置于瓶内而埋之。经一年,又以其皮内于铁器埋之。”似乎只有这样做,富贵之人才能灵魂不灭,肉身永恒。
自从《隋书》里出现了“女儿国”,这个女人当家的政权居然远道而来,朝觐中土。开皇六年,也就是586年,“女儿国”遣使进贡,隋文帝杨坚,意气风发地接待了她们。史书里没有详细披露具体细节,只潦草地交代了一笔:“开皇六年,遣使朝贡,其后遂绝。”《旧唐书》里出现的“东女国”,当是换汤不换药,还是那方水土那方人。其实,女人当家很难和虎视耽耽的男性邻邦和睦相处,她们原始的民风势必受四面八方的威胁。想生存下去,只有改变自己。李唐以后的官方典籍,没再听说什么“女儿国”.如今,“泸沽湖”走婚,当是“女儿国”的“梦中梦”、“身外身”了吧。
传说畲族的祖先是狗头王,人身狗头。为什么人身狗头呢?古时候,高辛帝宫中有个左耳奇大的大耳婆。一天,高辛帝请医生替大耳婆治耳朵。医生却在耳朵里扣出一颗蛋来,群臣把蛋拿到宫中的一个楼上。天上的凤凰领着地上...
孟轲之母因为“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天下母仪的典范。但是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却鲜为人知。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同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弟弟...
车村,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车村每年年初六都要从姚夫人庙里请出姚娘娘到村里巡游,保各家各户平安,各家各户都会在姚娘娘到来之前准备好祭品和香火祭拜娘娘。当天是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对于乡间的神仙,我见得很...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
布依戏是盛开在贵州高原的一朵鲜花。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绸(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