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甘肃民勤婚俗

清墨悲秋2023-11-08

甘肃民勤婚俗

民勤婚俗,在明朝以前,由于断代史缺,无所考究。明洪武五年,明太祖朱元章派大将军冯胜,平定河西后,立前、后、左、右、中五卫,镇番序右卫,隶属陕西行都司辖管。明太祖诰令:所行“夷虏婚俗,尽废除,行都代”。尔后,民勤虽地处边陲,但历史曾有过许多大兴、大治、大盛时期,且有“塞上江南”美称。在婚姻礼仪方面,也是“俗朴风醇”。考究典雅,既有祥瑞之义,更取好合之情,尚礼从简,无大操大办,去权贵华宠。使新婚夫妇,通过礼乐性的婚仪活,奠定“同心永结”,“百年好合”,“坚贞不二”的夫妻关系。

缘究民勤婚俗,辑略如下:

一、求婚

明清时期,民勤男女结婚年龄都比较晚。“男三十而娶,女二十始嫁”,男数奇,女数偶合五十,应“大衍”之数,“元亨利贞”。至晚清、民国年间,一些豪门、富户,奢望“早生贵子”,“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婚令逐渐提前,男子“弱冠”(廿岁左右)而婚,女子“双九”当嫁。求婚一般由男家提四道过程。

1、央媒

:未婚男子相中或访及适配女郎,禀明父母许准,即备酒菜。宴请媒人,到女家提婚,斯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人,又称“冰贡”,也称“月老”,视年岁老少称谓,老者称“月老”,少者称“冰贡”。“冰贡”者意为传言之人。晋令狐策梦立冰上与冰下人对语,占得“男阳语与阴女,婚事可成,大吉”。“月老者”,月下老人也。相传月下老人,宣“天下婚书”,以“赤绳系足”,男婚女配,成双成对,无旷夫怨女。

2、许字

:男家称“问庚”。女家媒人提婚后,对男方进行详细访询,认为合适,承应合婚,将生辰属相告许对方。

3、卜吉

:就是合婚。男女双方请释易、知相者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之理演占,相生婚合,相克避之,有情意款密者,可不避,“禳验”亦大吉。使婚姻达到美满。

4、换帖

:合婚圆满,男方书写“庚帖”,置于“红叶”(用纸剪代)之上,用“礼盒”盛装,由媒人捧送女家。女家同样书装,赠于男家,以示“缔结良缘,义无反顾”。所以用盒装捧送者,取意“天合之作”。庚帖置于“红叶”之上,乃男女情意款密之谓。

唐时,有翠颦知于佑喜结良缘,媒于“红叶”,婚成,翠颦执酒筵宾赋诗云:“一联诗句随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喜结鸾凤友,方知红叶作良媒”。“红叶题诗”被后人用作赞颂婚姻美满的生活。换帖就是定婚。是日,男女家各使冰媒及亲友数人,共进油煎饼,取喜庆园合之意,男女家各使冰媒互赠“份饭”,多则六份,少则四份,每份八块油饼。“份饭赠于祖父母(有的也赠外祖父母)、父母、舅父母,(意请大人,照应完婚)其他人一般不敢接受。

二、成婚

成婚就是指结婚。(包括婚前诸事)婚成六礼,仪尊喜贺,简而无华,雅而不俗。所谓六礼即:

1、纳采

:就是过礼,最丰厚的是“两石四,廿四”,即食粮两石四斗,分糜、谷、麦、豆,各色六斗(红合今435公斤);钱币廿四元,回敬六斗六元。平常人家,送粮一石六斗币廿远隔 ,回敬四斗四元。索礼过多,超过两石四、廿四者,要受到社会的舆论谴责。所谓“夷虏畜媾,不类人伦”,把买卖婚姻,比作牲畜交媾,不配作人。明清时节,对买卖婚姻,蜂窝状行没财、杖责、处役。过礼通常与送衣料并行。衣料通常是六件、八件,绝不能超过九件。女家受过聘礼,母为女梳头,扎辫子系上缨,意示:“女已适入”。俗谓:“女系缨,有了人”,任何男家,不得来提婚。

2、送奁

:俗称送什(杂)事。明清时专指送妆奁。妆奁台(匣)内装首饰、脂粉、菱花(照脸镜)、铜镜(一式分乾、坤两枚,用精铜锻(铸)成),面携“同心”、背制“永结”字样,围以龙凤并莲图案,男执乾、女佩坤,各执其一,坚贞不二,爱情永固,如患难分离,相逢时以镜宣照。清末,民国年间,把送奁改为送杂事和衣料,铜镜衍为借用代替。明清时节盛行男家给女家送羊一只(以黑头、红头母间为佳)以应“乌羊提壶,古凤田礼”之庆。此俗至今仍有之。

3、请期

:就是定结婚日期。男家以奇择吉,女家卜偶匹配,经媒调协商通,择吉完婚。

4、迎亲

:就是娶媳妇,也称“称新娘”,愿意是“亲迎”。事出鲁哀公问礼于孔子:“大婚,冕而亲迎,不已重乎?”孔子曰:“合二姓之好,君何为重焉!”

(1)娶亲

:8---10人,即新郎、驭者、娶亲娘娘、压轿童儿、前导、后卫、侧御数人等。新郎由导、卫骑马护拥前行,车轿随后,卫御紧伴。至女家,亲友恭贺,先下茶(据传,民勤人先祖,大都亲男家对女家先行下茶礼。清室中叶,茶价昂贵,以饼代之,后沿用“茶饼”。行礼用少则12块,多则不超过24块,(女家回警2---4块)。再举出阁礼,筵饮毕,鸣炮三通,抱轿出阁起程。(男家导路,排路障、除阻险,遇艰难行处,作路标以示御者,后衍为红纸贴)。

(2)送亲

:女家红请能言快语、办事利浇且有声誉中年妇女(俗称送亲奶奶)偕女出阁,登轿起程,照应新婚三日各事;女家并邀八至十人,轻车简随,载赔装护送新郎新娘至男家,搬妆奁、换地毯(或毡),待新人拜堂、成礼、合卺、筵乌饮毕,留二人看礼,其余即返。(若当日完婚,送亲吃酒一次毕,人数多则60人(八桌)少则16人(两桌)不等。

5、成礼

:男家邀集亲邻宾友举贺婚礼,多则二百,少则数十。若超过二百人,须功名学士官司宦之家,并告请地保得行。否则以辱法乱礼论处。成礼通常要履行下轿、迎新、挑盖头、换喜花、拜天地、拜先祖、拜父母、夫妻互拜等程序。男执壶,女携巾,送亲、娶亲者陪随,由司仪撒仗、唱礼引导进行。新人下轿所以执壶者,谨作壶范,克守内则;所以携巾者,执奉箕栉,佐助家务;意承乾刚坤顺、贤妻良母,女中楷模;新人进门水火同进,兼入柴米油盐酱醋茶,示意妇主中馈,烹治食当先;拜天地:山海永固,地久天长,拜爹娘胎;光前裕后,继往开来;夫妻互拜;和衷共济,相敬如宾。礼成、入洞房。

6、合卺

:即入洞房

(1)吃交宾斋:或称交怀斋。取晋文公求贤事:冀却缺夫妻,每餐相敬如宾,文公嘉其行曰:“有敬必德,有德必贤”,拜为丈夫。

(2)饮齐眉酒:效孟光梁鸿之贤。

(3)闹新房:又称“当咻”、“嚷床”。从掌灯“看酒”、说“赞词”开始,到新郎新娘答谢、送针扎、荷包、散油果、喜糖结束。情趣交融,雅俗兼收,答语轻歌,馨香沁心,极尽洞房花烛之乐。譬如说赞词,有诗歌、文辞、绕口令等;还有裱天棚,拔花儿,抓鲫鱼等。明清时节最兴说唱《走新城》,其词云:“正月里喂牲口,二月里动了身,三月里走新城,新城呀,新城!巴郎的鼓儿,哧布隆冬冬,杨柳叶儿青。妹妹(哥哥)呀是我心上的人!巴郎的鼓儿哧布隆冬冬,杨柳叶儿青,哥哥(妹妹)呀!咱俩海枯石烂不变心“!1、《莲花乐》、《上麻山》(其词云:”麻山麻呀麻山麻,麻山上长的是野麻,上了麻山去采麻,妹妹(哥哥)呀我混身发了麻!良辰美景喜成家,咱俩口子商量种胡麻,小尖子铧儿生荒地呀!哥哥(妹妹)呀!您掌(扶)犁呀莫打滑!”)2、这些新婚赞词,雅俗共赏,妙趣横生,寓教于乐,风行甚著,后有曾任民勤教谕的周树清收辑成册,题名《镇番婚赞》流传很广,惜今已散失。

4、洞房花烛夜:花烛多以油灯代替,灯捻与床齐长,夫妻同床,花烛相伴,行云作雨,蜜意绸缪。

三、婚后

婚后有“踏门”、“倒箱”、“尝汤”、“谢媒”、“归宁”等活动,难尽其详;还有“觅缘”、(即旅游过蜜月,也称“许愿”去了)“吃年酒”、“戏千秋”(后沿为晚育者专举)……等,尚欠考究。婚后诸事过去视作婚姻一部分,现在似无必要写入婚事活动。

1、新城即指现在新疆的乌鲁木齐市。

2、麻山即现在我县南湖乡的麻山湖一带。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