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乐加镇是全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也是远近闻名的“川北火龙之乡”。乐加“火龙”是民间自发组织的喜迎新春、祈求平安的民间舞蹈表演艺术活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一百多年来,兴盛不衰,当地政府已成功将其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传,三台乐加火龙这一风俗起源于清朝。当时当地人们为祈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以乐加人姚明山为首发起组建了火龙队,一直流传至今。
手工制作烧火龙是三台特有的民间习俗。火龙由执掌宫灯、排灯、灯幡、灯牌、火龙灯、乐器等各个环节的40多人组成。舞龙时,队员统统赤裸上身,头裹毛巾,脚穿草鞋,个个精壮,技艺超群。
火龙龙身用纸竹扎成,包括龙宝、龙头、龙身、龙尾四部分共九节。龙宝直径30-40厘米,嵌于饰有彩绸的宝架中,可以转动;龙头直径80厘米,龙嘴长40厘米;龙角长50厘米,龙须飘飘,龙眼外突;龙身长约20米,直径50厘米。从龙宝到龙尾,扎制都有严格的要求,竹条用慈竹,绳子要耐火,上色要按龙的表面着色等,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民间龙灯的超凡技艺。
乐加火龙传承人蒋斌介绍,舞龙人很讲究,表演前都要先沐浴净身,舞龙时赤祼上身,穿短裤,头裹毛巾,足系草鞋……火龙表演分三个环节,首先是“祈龙出海”。每年正月初九是祈龙出海的日子,上午九时许,信众簇拥着彩龙来到三圣宫,先拜龙王,然后由祭龙者用鸡毛涂上雄鸡血粘贴在龙嘴的天堂上,默念咒语,把凶神恶煞打到阴山角落,叫它永世不得翻身。接着彩龙在三圣宫每个神像前摇头摆尾耍一遍,在三圣宫坝子摆阵耍几番,祈龙出海,上街挨户拜年祈福。
之后是“龙游天下”,也称“烧火龙”。耍龙最有价值的是摆阵,包括龙掉头、滚龙抢柱、龙穿花、龙翻身等,轮番摆阵嬉耍,众多观众用点燃的烟花朝着表演者喷烧,把烧火龙活动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这种表演活动也被称为“烧火龙”。
正月十五晚,表演队伍将预先脱掉龙皮的竹龙领到预定地点,数万观众车水马龙在整条街道等候烧火龙。龙灯队出游,观众对看龙队燃放烟花。“烧花啦!”随着人们的惊呼。烧火龙开始了!一时间,礼花满天,火花四溅。火龙穿行在喧嚣的人群中,人们喜笑颜开,追逐着火龙。锣鼓声、鞭炮声、欢笑声此起彼伏。火龙舞到哪里,哪里的人们就要将准备好的烟花点燃,从四面八方向火龙和舞龙者直射,燃得越烈,舞龙人越高兴,火龙就舞得越起劲,也就象征着日子越过越红火……
最后是“送龙归海”。正月十五晚烧火龙结束时,先要举办收灯仪式。将龙灯队领向桥头,在河边供上香蜡纸钱,由领龙者点燃香蜡,高颂“大蛇小蛇归洞,是龙请归大海”,然后鸣炮燎龙皮,送龙归海。最后将龙灯收藏起来,以待来年修复再来。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
居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体现出当地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抗争中产生出的避邪、求吉、审美、实用的复杂心理意象与价值观念。甘肃民居大多也表现了劳动人民普遍的讲实际、重伦理、求功利及尊神灵的传统民俗结构...
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最高的礼节。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一般多用白色、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1.5米,最长的有4米。宽度不等。两端有穗,约6厘米。哈达...
西马村,是明代雁门关所辖的古堡之一,旧称永和堡,现在该村东堡门上方的明代石雕门额依稀可辨,永和堡等三十九堡军事防御遗迹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距鹿蹄涧村约5公里,现居人口中百分之七八十为杨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