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人们到邢台内丘扁鹊庙瞻仰朝拜,总爱买个烧饼到透灵碑(元朝为扁鹊立的功德碑)上擦一擦,然后把烧饼包起来,拿回家让孩子吃。天长日久,透灵碑被擦磨得净光透亮,能照见人影儿。人们为啥到透灵碑上擦磨烧饼呢?
相传,扁鹊带着弟子们从家乡任丘来中丘(今天的内丘)逢山。逢山高峰林立,古树参天,漫山遍野的珍贵药材,使扁鹊乐而忘返。扁鹊从家乡大平原来到逢山的深山老林,正是为了采挖中草药,拯救天下移民!可偏偏那时的蓬山人,身居深山不识宝,只相信神婆巫医,不相信自己山上的药材能治病。尽管扁鹊磨破了嘴皮子劝说,他们还是不相信扁鹊说的那些道理,不相信山上的草能治病,这下子可把扁鹊给难住了。
怎么能让蓬山人相信中医中药呢?扁鹊在襄河边的一块平地上开了个烧饼铺,开始了他的卖烧饼生意。
不过,扁鹊的烧饼与众不同。别处的烧饼不是圆的,就是扁的,而他的烧饼是药葫芦型的,烧饼的两面还压上“扁鹊饼”三个字,就好像现在贴的商标。
扁鹊饼形状与众不同,作法与其它烧饼也不同,扁鹊从蓬山上采来各种各样的药材,配作药方,然后用旁边的泉水熬煮,用熬煮的药汤和面制成烧饼。当地人把扁鹊饼也叫药饼。
扁鹊还根据一年季节变换调整药方,制作成春饼、夏饼、秋饼和冬饼。
春饼,人吃了顿觉精神倍增,解困解乏,整个春季不得感冒。
夏饼,人吃了好像脸上贴了薄荷叶,口中含着仁丹丸,觉得暑气四散,凉爽无比。
秋饼,人吃了像喝了二两老陈酒,手心冒汗,脚心呼呼冒热气。冬天人们不再穿厚棉衣御寒,屋里不再烧木炭取暖,不知不觉度过了隆冬严寒。
这样,春饼防流感,夏饼去酷暑,秋饼治肠胃,冬饼驱寒冷。
你说,这样扁鹊饼能不让人爱吃吗?蓬山人纷纷前来买四季饼。扁鹊的烧饼生意越做越红火。尽管扁鹊物美价廉,扁鹊和弟子们也赚了不少钱。扁鹊用赚来的钱在附近开了一座诊所,开始了行医治病。扁鹊在治病时,不收任何钱财,用现在的话说完全是义诊。扁鹊在坐堂行医中认真为蓬山人治病,让人们辨认当地的中草药,还讲一些中医中药知识,蓬山人开始相信中草药能治病了,他们上山打猎砍柴,还给扁鹊采来不少中草药呢。
有一年,蓬山一带瘟疫蔓延。扁鹊用蓬山上的中草药配制了“驱瘟”药方,在烧饼铺旁安置了几口大锅熬制药汤,让人们服用。大人们能喝几碗苦药汤治病,小孩服用这苦药汤可难了,为了给小孩治疗,扁鹊还特意研制了一个药方,用了些不苦的中草药熬汤和面,制成了小烧饼,让小孩吃,这样瘟疫很快被扁鹊和弟子们彻底治好了,至今在神头村还流传着“大人喝汤,小孩吃饼”的顺口溜。
人们从扁鹊卖烧饼那天,就发现烧饼铺前总坐着一位脏兮兮的老头。扁鹊总是拿烧饼让老头吃,那老头接过烧饼就吃。别看那老头又瘦又干巴,可吃起烧饼来狼吞虎咽,转眼间就吃了八个大烧饼。然后不听扁鹊劝告,直到泉水旁俯下身子咕噜咕噜喝一气泉水,便靠在烧饼铺前呼呼睡了。天刚响午,老头又醒来,不多不少,又吞吃了八个烧饼,又喝了一气泉水,然后又睡到吃晚饭。晚饭又是八个烧饼,又喝一肚子泉水,拄着木棍子沿着羊肠小道,慢慢走进蓬山老林中去了。第二天,不管扁鹊和弟子们起的多早,总看见脏老头靠在烧饼铺旁等着吃烧饼哩!每顿饭不多不少正好吃八个烧饼,然后去喝泉水。这样吃了喝,喝了睡。时间一长,扁鹊弟子们感到很生气,就连来买烧饼的也忿忿不平,他们要赶老头走。扁鹊就劝弟子和乡亲们说:“大伙甭生气,老头肯定是无儿无女,我管得起吃烧饼。”扁鹊总是每天亲自给老头拿烧饼吃,有时自己治病忙不过来,嘱咐弟子们一定要照顾好老头。人们见扁鹊那么好地照顾老人,也被感动了,他们不再赶老头,还主动给老头拿烧饼吃。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过了三年。一天,扁鹊正在诊所治疗病人,脏老头走进来。扁鹊急忙起身,扶老头坐下,亲切地问:“老人家,您身上不舒服吗?让我给你诊断诊断。”
老头说:“我不看病,是来给你结账的。”
扁鹊笑了笑说:“吃些烧饼,还结什么账啊!算是我孝顺您老人家的。”
老头说,账我是要还的,不过不是钱,我想送给你一本医书。一听说是医书,扁鹊顿时兴奋起来。自从行医以来,他搜集了不少民间医书,学到不少民间药方,对他研究中医中药有很大的帮助。扁鹊笑着说:“你送我什么我也不会要,送医书,我倒要感谢您老人家了。”老头儿从衣襟下慢慢抽出一本发了黄了书,递给扁鹊庄重地说:“我观你三载,你热爱医学,赤诚如一,刻苦学习,钻研用心,何况你又又心地善良,体恤黎民,将来必成大器。我这部书里有许多秘方,还有治病道理,你行医要永远立身于民,以普救众生为本,切记切记….老头说完,忽然不见了。扁鹊见眼前一片白云,那白云眼瞅着飘往蓬山山顶去了。扁鹊知道是遇到仙人了,惊奇之余,打开了手里的医书一瞧,却是一部无字书。书中夹着一张纸片,上面写着:“饮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