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山东平度婚嫁民俗(2)

树芬2023-08-21

三、结婚

结婚是整个婚俗中最隆重的部分,提亲、定婚都是为结婚而准备的。

旧时婚礼,基本由家族操作,程序繁杂,内容简单,体现的是一地一域的风俗;现在婚礼,则渐由专门的婚庆公司全程打理,程序虽有简化,内容却是古今结合、土洋结合了。

1、送嫁妆

旧时,吉日的头天上午,女家便向男家送嫁妆。送嫁妆讲究人抬,两人抬一件,即使一把椅子也要两人抬,所以“送嫁妆”的队伍往往是浩浩荡荡,而且嫁妆的颜色又大都是红色,这更使整个队伍鲜亮、显眼。由于“送嫁妆”走村串街,招人观看,女家需尽量把嫁妆办得体面。除抬嫁妆人外,女家一般派一男一女押嫁妆。

如今,这一习俗有了很大变化,基本调了个个儿,多数已由女方的“送嫁妆”变成了男方的“搬嫁妆”,即由男方在“送日子”或迎娶新娘时一并将嫁妆带走。之所以要在结婚的头一天(也有提前几天的)送嫁妆,或者是由男方在“送日子”时提前带走,主要是为了男方有足够的时间布置新房。否则,到时会来之不及。现在的迎亲队伍,看起来从女方家拉回不少“嫁妆”,实际上多是一些外包装。譬如冰箱、彩电等,其实早就拉到男方家安装布置好了,车上拉的只是冰箱盒子和彩电盒子而已,完全是做给别人看的。

在嫁妆的准备上,过去多是“两铺两盖”、一对方长枕、一对耳枕、一组箱柜、一张抽桌、两把椅子或两张板凳及脸盆等,不可缺少的是一盏油灯,名曰夫妻长明灯。现在有了很大变化,不少女方的嫁妆甚至胜过男方的筹备。一些富裕家庭或独女家庭,女方的嫁妆从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收录机到电扇、沙发、台灯等,几乎应有尽有。更富裕一点的家庭,女方则送房子、送汽车。个别也有女方“倒贴”的,即结婚的费用基本由女方支付。

嫁妆到来后,男家要给打赏搬抬之人,并设宴款待。男方母亲要给女家派来的手持箱柜钥匙的小男孩赏钱,取得钥匙,打开箱锁,主事人伴唱“婆婆开箱子,来年置庄子”。箱里装有女方“发付”的衣服、4个饽饽和“压箱钱”,婆婆要点清“压箱钱”数目,有多少再给压上多少,最后将箱子上锁,放到橱柜顶上。

放好箱子后,开始铺炕。平度一般是公公铺炕,大伯(男方的大哥)“封窗”。铺炕时,先铺杆草(谷秸),杆草要顺着人放,再铺红席、喜被。席的四角要各放两个栗子、两个红枣。娘家的喜被铺在下面,婆家的喜被铺在上面。铺炕时,主事人伴唱“铺炕铺炕,金玉满堂。先生贵子,后生娇娘”、“被角对被角,过年生个小”、“被边压被边,生个儿子当大官”等吉语。铺好的炕不能让别人坐。“封窗”则是用红纸将洞房窗户封严,现在多用贴窗花代替。

被褥要由儿女双全的“全美人”缝制,禁忌孕妇和寡妇参与。讲究者,喜被的棉花要用带籽棉,俗称“下子棉”。男家做喜被时,要将喜被的四角上卷窝起,各放置一颗栗子、一个红枣;女家做喜被时,要在被褥的四角各放置两个制钱,并用红线在制钱上捆绑出“米”字图案,意为“有钱又有粮”。

铺好炕后,有的还要将红枣、花生、桂圆、栗子等撒在炕上,且要念叨“撒把栗子撒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花生花生,花花着生”等吉语。还有的安排一个小男孩儿,在炕上打滚儿、竖脊溜儿(前滚翻),俗称“压炕”,以图吉利。

最后,要将一块捶帛石(或两块用红纸包裹的红砖)放在炕下,石(或砖)下放上4个栗子、4个红枣,然后再在捶帛石(或红砖)之上放置半升(或斗)一只,用红纸裱糊,贴上喜字,内装新郎姥娘或舅舅家送来的小麦,半升顶上再放一块用红包袱包裹的蒸糕,以备新娘上炕踏用。

现在,由于“送嫁妆”改为了“搬嫁妆”,而且多数又是“当日搬”,所以“开箱”、“铺炕”等礼仪也随之改在了婚礼当日。

2、迎亲

旧时,迎亲以轿、马等为主要交通工具,贫困家庭也有徒步而行的。20世纪50年代用橡胶双轮大车,六、七十年代多以自行车“拐媳妇”,80年代后主要用拖拉机、摩托车、农用汽车等。一些机关干部、工人、现役军人等曾一度不再迎亲,而是外出旅行结婚。90年代始,城乡迎亲逐渐改用轿车。

按道理,迎亲的主角毫无疑问应当是新郎,可在“文革”时期,只是由新郎的大爷或叔叔用自行车将新娘“拐”回来,新郎是不能前去迎亲的。

旧时,男家在结婚的头一天就要将室内室外布置妥当,现在则多改在婚礼当日。早晨,男家要将6尺或8尺红布插挂在门楼上,俗称“挂门红”。街门两侧悬挂大红灯笼,门口两边的门枕石上左贴“青龙”、右贴“瑞狮”红纸字识。室内外卫生要重新打扫,即使是粉刷一新的洞房也要重新擦拭一遍,连彩纸糊好的地方也要掸掸灰尘,窗子贴上红纸剪好的窗花,墙上贴“百子画”,窗、照壁以及街门口贴大红“囍”字,天井中央摆“拜天地”供桌,各类门扇之上贴喜庆婚联。旧时,结婚的头一天晚上,男家要请吹鼓手在院内吹拉弹奏,并设宴款待。吹鼓手时吹时食时饮,直至半夜。现此俗已无。

现在迎亲,新郎要提前到婚庆店装饰婚车,带回录像师和摄影师。新娘也要早早赶到婚庆店化妆。不少人仍讲究男女不见面,所以男方在时间上要稍后一点。

早饭,喜主要请一家本当(本家族,下同)和前来帮忙的人到家里吃面条,并为邻舍百家每户送去一碗面条(现在图省事,也有送一包方便面、两包糖果的)。祝沟一带则讲互帮互助,邻舍百家要给喜主送煮熟的大米或面条,以减轻喜主的劳累和负担。俗语有“没有饭吃将媳妇,没有草烧扎固屋”之说。

饭后,装饰一新的婚车开到喜主门前,迎亲正式开始。若同村之中还有其他人办喜事的,要抢时间,争取比别人早一些把新娘迎回来,俗称“踩新道”,亦叫“抢福”。一般情况下,要将新娘在中午12点以前迎回。迎亲前,喜主家要挑选一位懂礼仪的本家长辈负责迎亲,俗称“夹毡人”,并组成4—6人的迎亲队伍,由“夹毡人”指点新郎如何向女方家施礼等。

旧时,新郎要在结婚前一天理发。上轿前,新郎脚蹬皂靴,头戴礼帽,冠以金花或鸡翎,身穿长袍,外罩马褂,披红戴花,俨然一副古时状元之貌。据说历史上只有出过状元的州县,才有插戴鸡翎(俗称状元花)资格。因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莱州胶水(今平度)人蔡齐考中状元,此后凡平度民间男女结婚当日,新郎可头插“状元花”,新娘可着一品诰命夫人装饰。这在胶东婚嫁习俗中,平度为独一无二的特例。现在的新郎则多西装革履,胸戴红花,新娘披婚纱。

临行时,新郎要向父母行礼禀告:我要去为恁接新媳妇了。父母嘱咐:一路顺利,早去早回。旧时,“夹毡人”将红毡铺在轿边,新郎踏红毡上轿。现在,则由伴郎将鲜花交给新郎,然后为新郎打开车门,请新郎上车。

旧时,婚娶乘轿,轿有两乘,一红一蓝,蓝的称“官轿”,红的称“花轿”。 家贫者亦有仅用一乘花轿的。新郎去时乘花轿,回时乘官轿,两轿门皆朝后,冲着男家。也有的地方找个小男孩压花轿。花轿着红缎轿衣,金顶,飞檐,流苏下垂,上缀许多金属片,闪闪发光,并有红绸簇成的大红花披挂轿门两侧。旧时民间称男子完婚为“小登科”,故官轿轿门两侧常书有“未卜他年雄甲第,且看今日小登科”对联。

婚轿一般租用,称“红差”,分“头差”、“二差”、“三差”,官宦人家则用“官差”,比“头差”还要讲究。差次不同,轿内的租品也不一样。头差内一般有花衣、裙纱、“凤宗”(类似诰命夫人的凤冠)、玉带、蒙头袱子等,二差只有花衣和一些简单的头饰,三差一般没有穿戴饰物。昔时,城边头东阁、小窑、下埠的红差很有名。

建国以后,婚轿消失,近几年虽偶有出现,也只是讲究个“与众不同”而已,轿车迎亲已成为普遍选择。所用轿车一般6—8辆,也有更多者。其中一辆为录像车,男方要雇请拍摄人员从迎亲开始,把整个婚礼拍摄下来,尔后进行配音剪辑,制成光盘收藏。

车辆多是跟朋友借用或从婚庆公司租用,颜色一般以黑、红为主,且讲究“同档次”、“清一色”。较好的婚车有加长林肯、悍马、奔驰、宝马、凯迪拉克等,一般每车每次的租价为1000元左右。主车一般用鲜花盘出“v”型或“love”图案。一般婚车每车每次200元左右。

旧时迎亲,要将“差”内租用的花衣、裙纱、“凤宗”、玉带、蒙头袱子等用红包袱包好,连同喜主用一床红被包裹的“上头匣子”(内放袜子2双,腰带2条,扎腿带子2条,开脸红线2根,开脸粉2盒),一并放到轿柜内,带到新娘家。同时,要由专人抬着食盒(红色、圆桶形,类似现在的汽油桶,分隔、木制),盒内装有一块方肉,称“离娘肉”。肉中间割一道口子,但不通到两头,到女家后分割开来,包饺子,为“上头”和招待宾客所用。食盒内还有两个米、面盒子,装有8碗米、8碗面。食盒架两侧各绑一只红纸封口的酒壶,内盛黄酒,用以喷洒新娘的衣物。

现在改为汽车迎亲后,原有的一些物品要么不再使用,要么早在“送日子”时提前送到了女方家,所以所带物品已经不多,主要有两个大红囍字、一副对联、一床红棉被(或红毛毯,以备新娘开脸、坐车时使用)以及一些喜贴、喜糖、喜烟、红包和至少20斤“压车麦子”(旧时为压轿麦子,是男家为女家准备的‘媒人礼’)等。

旧时轿子行进时,一般家庭只用鼓乐吹打,富裕家庭还有旗、锣、伞、扇,偶有金瓜、钺斧、朝天灯、飞虎旗、肃静、回避等执事者。迎亲时走在最前面的为举旗兼敲锣者,即所谓鸣锣开道;紧跟其后为吹长号(长杆喇叭,俗称“大喇叭”)者,起轿、遇桥、转弯、落轿时吹三声长音。然后是敲小锣、敲鼓钹、掌扇、举伞罗者。排在最后的是吹鼓手,以唢呐吹奏为主,有的还伴有笙、笛、胡琴等细乐。旧时婚礼乐曲一般是“将军令”、“状元游街”、“百鸟朝凤”、“步步高”等。现在行车时播放喜庆歌曲。

迎亲轿子和车子往返不能走同一条路,途中遇到桥梁、水井、路口、石碾、奇石、怪树时,“夹毡人”指示迎亲小辈贴喜字、扔喜糖、扔红包,以化吉呈祥。现在男女双方还要在居住的小区或村庄当中的必经之路上,提前将古力盖、垃圾箱等用红纸贴盖,以避污秽。旧时贴喜字,不能用浆糊,得用牙将饽饽嚼细后粘贴。新娘无论是乘轿、坐车或是骑驴、坐自行车,沿途都要脚不落地。

旧时,当迎亲的轿子到达新娘家村口时,鼓手吹响三声大号,新娘家的“迎客”到村头,按事先定好的路线和方向,将花轿引停在女方家门口,先由“夹毡人”挑起轿门帘,女方“迎客”迎至轿门前恭请新郎出轿。现在,则由伴郎为新郎打开车门,请新郎下车。男方将捎来的对联和两个大红囍字分别贴在女方的街门及街门两侧。

此时,新娘家的街门是虚掩着的,且有新娘的家人“把守”,新郎要扔红包引开“守门人”方能进得门来。进门后,新郎要叩拜女家祖先和岳父母,俗称“谢亲”,然后随迎客步入宴席就坐,同随行而来的人员一起吃点心、喝茶水,等待新娘装扮结束和吉时到来。同时,“夹毡人”要将轿内所带的物品迅速搬出来,送到新娘家里。新娘家接到物品,先将其中的红被铺在炕上,让新娘坐在上面,然后开始开脸、换装、上头等。宴席上,灰埠一带的新郎要与丈人各吃两个荷包蛋。轿夫在另一处设宴,女家须请一位能说会道之人作陪,努力使轿夫们吃喝满意,并恳请他们在抬轿时尽量平稳些。女家眷属则在屋内同新娘共席,谓之“暖轿”。

现在,新郎的入门礼节与旧时大体相同。首先,也要说好话、送红包,请求开门。一般是新郎敲门,请求开门,然后一问一答:

“你是谁?”

“新郎官!”

“来干啥?”

“接媳妇!”

“你爱她?”

“可爱了!”

“啥表示?”

新郎这时要掏出红包,从门缝里塞进去,门便打开。如此要请开街门、房门、闺房门等几道门,方能见着新娘。现在的大门多密封严实,少有缝隙,灰埠一带则有一些顽童爬到平房顶上,用绳子顺下一个小篓子讨要红包,给少了不行,往往要讨要几次方肯罢休。

进入闺房后,新郎要满屋子寻找被别人藏起的新娘的鞋子。找着后,单膝跪地为新娘穿上,并为新娘带上结婚戒指,请求应允——嫁给我吧!之后,新郎入宴,同一起来的迎客和司机等吃菜、喝茶、吃点心,等待新娘开脸和女方包饺子。

旧时,开完脸,吉时到,女方用木盘将一碗饺子、一碗米饭端到新郎面前。新郎将水饺和米饭撒向地面少许,以示祭奠女家祖先。饺子和米饭,都是新郎用食盒带来的肉、面、大米做成的。新郎祭祖结束,男领客将剩下的饺子、米饭用新郎的手帕包好,交新郎带回,饺子留合卺后夫妻吃饭用,米饭待第三日煮粥用,然后请新郎登轿。现在,新郎新娘多吃饺子,而且其他人等也一起同吃,饺子也要由新郎带回一些,留待夫妻合卺后食用。最后,新郎和新娘一家合影,照“全家福”。

3、出嫁

出嫁,也称“发嫁”。旧时,女子出嫁实际是一种分离。对女子本身讲,从此她将告别为人之女的角色,开始为人之妻、为人之母的历程。对女家讲,他们的女儿将不再是女儿,而是变成了亲戚,亲属关系变成了社会关系。现在看,这种姻亲关系虽然有所改变,但在具体仪式上仍然保留着分离仪式的特征。

开脸 亦称“绞脸”。一般在女子结婚的当天 ,女家要为新娘“开脸”。也有提前“开”的,但开脸以后不能出门,要在家捂着,俗称“捂白”。所谓开脸就是用五色线将新娘脸上的毫毛拔去。绞脸时,新娘要坐在男方送来的喜被上,面朝送日子时“婚书”中写明的喜神方位。给新娘开脸的人,一般是子女双全的婶子、大娘。绞脸时嘴咬一根线头,左手扯住一根线头,右手撑开线圈并挽上“劲儿”,贴紧新娘的面部一紧一松,将毫毛拔去。然后,用煮熟剥壳的鸡蛋在新娘的脸上滚几下。新娘绞脸的粉、线和女方给绞脸人的赏钱(现在一般是几十块钱),均是男方在送日子所送给的。绞脸的同时,长辈嘱咐小辈成亲后如何孝敬公婆、服侍丈夫、养儿育女等。

上头 女家早饭后,开始给新娘“上头”。上头之前,先用男家送日子时送来的黄酒,隔着筛子喷洒新娘的衣服被褥等物,以避凶邪。所谓“上头”,实际是古代的“行加笄礼”。“笄”是女人盘头时使用的簪子,加笄即为给出嫁姑娘盘头,把当姑娘时的发辫扯散,重新梳理,挽成发髻,插上簪和钗,戴好冠饰、花朵,然后更衣,换上婚装。由“辫子”到“发髻”,这是女子角色转换的外在标志。所有这一切,都要由子女双全的女傧帮助完成。但女傧不能由新娘的姨、嫂担任,有所谓“姑不娶,姨不送,嫂子送了光着腚”的说法。更衣完毕,主事人将一块方形、四角各缀两枚铜钱的红彩,亦即“蒙头袱子”,盖住新娘的头、颈、脸部。

上轿吉时一到,新娘在鼓乐声中由两名同辈青年女子扶着,脚不沾地,踏着红毡走上花轿(现在多是由新郎直接把新娘抱上婚车)。脚不沾地,标志着女儿与娘家的初步分离。南村一带新娘上轿时穿黄鞋,俗称“晃荡鞋”,鞋底仅为一层薄布,以向兄弟和亲朋表明,自己一点也没沾着娘家的。到了婆家坐完时辰后换上硬底“红鞋”,二日早晨换上绿色鞋,三日上坟时换紫色鞋,鞋面均绣“凤凰戏牡丹”等花样。现在新娘上车基本都穿皮鞋。

旧时,新娘上到轿里,要再将陪送的脸盆放入,防止新娘晕轿呕吐。新娘一般要带二、三块手帕,以备路遇别人花轿作礼物交换。一切无误后,掩紧轿帘,将轿顺出,由轿夫接过,轿头喊:“起——轿”,两乘轿便颤悠悠地前进。前进的顺序是食盒在前,此时食盒换上某年某月某日吉封的红封条。官轿居中,花轿次之,两位男陪客此时变成两位送客,护轿走在最后。食盒里,有女家视新郎来时所带礼物(米、面、肉等),等量还回,惟酒用后,在酒瓶里插两棵大葱,借葱之谐音,祝婚后日子过得富裕从容。如果日子犯白虎,则将肉片悬挂在花轿右边轿杆下,以飨白虎,免得殃及新娘。

现在,抬食盒者已很少见,女方“回礼”也多简化,一般是将男方捎来的“压车麦子”,抓住袋底两角,倒出大部,留下两把返还男方,然后在车里放上两棵葱、两双筷子和压轿钱。灰埠一带的新郎新娘则在上轿前各抓一把麸子,取“抓福”、“富子”之意。

过去,女家安排到男家送亲的人,讲究要双不要单,且是有功名的人担任,使男家不敢轻视女家。后来由新娘的近亲如伯、叔、兄、弟或舅舅担任,俗称“男送”,其主要任务是护轿,服侍新娘突然出现的不适并向男家订好“归宁”的日子,以便做好准备。现在,“男送”则是婚宴上的首要客人。

在轿(车)离开女家后,平度不少地方仍沿袭“泼水”之俗,即由新娘的母亲将新娘上头时用过的水泼到街上,其意便是“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

行轿 行进的路上,新郎、新娘分别坐乘官轿与花轿。途中歇轿休息时,轿身不能落地,此时新娘应将上轿前系在腰间铜镜的光面转向婆家方向,意为从此开始在婆家的新生活。

过去,喜事大于丧事,如迎新吉日偶遇丧事,则暂不成殓,并移尸别处,待喜事完毕后再论丧事。行轿途中如遇官轿,官轿应偃旗息鼓,避让喜轿,官员亦应拱手为礼。如遇发丧之灵柩,谓之“见材”,视为大吉,预示新娘夫妇“白头到老”。如果喜轿与喜轿相遇,由送客人报知新娘,新娘通过双方送客人互赠礼物,婚后可当亲戚走动。如路过外祖、姑、姨等所住村庄,应暂时歇轿,新娘到亲戚家拜客,受拜者应予压腰钱。

当轿子回到新郎家的村头时,长鸣三声大号,此时,吹鼓手们抖擞精神,鼓乐齐鸣,细吹细打,高潮迭起。轿夫们则在街道小步挪动、步调变换,快慢相间、颤动轿杆,使花轿上下颠簸,左摇右晃,引起观望者的捧腹喝彩,以向喜主讨要“赏钱”,轿内新娘则头昏脑胀甚者晕轿呕吐,随行的“男送”则紧把轿杆减轻晃动,此举俗称“踏街”。当花轿接近男家门落地前,吹鼓手着力吹响长号,通知喜主来人迎接。

过去,通婚圈子较小,即使用轿也可当日迎娶。如果路途遥远,新郎要提前几天启程。20世纪80年代后,外出打工、就业者增多,通婚圈子显著扩大,且提前迎亲风俗基本消失,路途较远的女方一般要提前启程,然后在男家附近找个宾馆或亲戚家住下,等候迎亲。

4、拜天地

亦称“拜堂成亲”,是婚礼中最重要、最隆重的仪式。

当花轿(婚车)来到男家大门口时,鼓乐响起、鞭炮齐鸣,轿(车)门面朝喜神所在方位落定。此时,男家的相关人员早已在门口等候。其中,新郎的母亲抱着两把用红线捆起、红包袱包裹的斧子,新郎的哥哥拿着一个马鞍,另有两位青年女子分别拿着蒸糕和铜钱串。糕应提前蒸熟两盘,在一盘内插上一枚铜钱、一只红枣、一个栗子,冷却后将另一盘扣在一起,用红包袱包起来。

旧店一带要在家里烧一锅开水,听说花轿到门,新郎父亲要赶紧用擀面杖在锅里左三圈右三圈搅动,然后把擀面杖担在锅上撑着锅盖,取“蒸蒸日上”之意。

旧时,新娘下轿前要“烤拖拖”,也叫“迈火盆”,即将一盆燃烧的耕地犁上的旧拖拖放在轿门前,烘烤新娘,也叫“烤性”,即磨炼新娘的性情,以免日后暴烈。至于烤到什么时候,要看吉时定在什么时间。现在,此俗已消失。

吉时已到,公公挑起轿帘(打开车门),夹毡人将轿(车)中的喜被和红毡铺在轿(车)下,一人将蒸糕放在轿(车)顶,新娘在“架媒客”的搀扶下、象征性地“顶”着蒸糕下轿(车),然后迈过火盆,稍停站好。这时,手持马鞍者将马鞍放在新娘面前,其他人则将蒸糕、铜钱和斧子放到马鞍上,新娘跨鞍而过,意为“马上来,鞍上去,将来家大业大”。新娘到达街门前,相关人员要继续将马鞍子扣在门槛上,在上面放上糕、斧、钱,新娘要再次跨鞍而过。新娘走进街门后,公公将“门红”摘下,抛到屋顶上,意为“红到顶”。

古岘一带,婆婆将包好的斧子放在轿(车)下,新娘顶着蒸糕,“踩斧(福)”下轿(车),然后婆婆迅速把斧子抢过来,抱到洞房,塞在被下,俗称“抢福”,也为新娘上炕后“坐福”。所以要“抢”,是因为喜斧人皆可抢,抢得慢了可能落入别人之手。

旧时,新娘进家门要做好“三防”:一防青龙、白虎。要在院门外两侧,竖放两个谷草,上盖红毡,因红色如火,火能驱兽。也有的地方在其中一个谷草上披挂一件小儿上衣,另一个谷草披挂一件小儿下衣。待新娘进入街门后,由两个小孩各拉一个谷草放在堂门两侧,俗称“拉秆草”。二防天马伤人。当新娘进入家门后,要从头上撒过一把草料,以期“调虎离山”。三防“五鬼拦路”。当新人行至当院,要再从头顶撒过一把铜钱,因五鬼爱财,见财即可饶人。现在,“三防”已基本消失,虽然也有摆谷草、撒五谷、撒麦秸者,但多改为“天女散花”,即由专人向新娘抛洒五彩纸花,有的还伴唱:“五彩花是幸福花,欢迎新娘到婆家。今天走上幸福路,夫妻恩爱到白发”。

新娘下轿(车)后仍不能沾地,需要“倒毡”。 “倒毡”要先将轿(车)中的喜被铺在轿门前,接着是红毡,随后是红席,两人一组来回往前倒,让新娘踩着前行,直至拜天地供桌旁。倒毡时,主事者念叨“先铺被厚顿顿,踏(zha)席踏毡抱儿孙”。

新郎新娘到达拜天地供桌旁,隆重的“拜天地”仪式正式开始。供桌坐南面北(或坐北朝南),桌面左右两侧各摆六只大喜饽饽,正中摆猪头、公鸡、鲤鱼、豆腐、苹果五样供品。前中央摆香炉、烛台和3只酒盅,后中央摆两个茶碗、两双筷子。拜天地前,首先由喜主点燃两支红烛、烧三路香、三打纸、浇奠水酒三杯,行跪拜礼三叩首。一般是公公燃烛,婆婆点香。婆婆燃香后,交给儿媳,儿媳行礼上香,这叫“香火传递”。也有不少地方还要为新郎打开“长命锁”,意为新郎从此长大成人。之后,由司礼或证婚人引导新郎新娘行拜堂大礼,其程序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

拜天地的祝辞是:拜天地,迎喜神,喜神进了x家门。一拜天地之灵气,三生石上有姻缘;二拜日月之精华,万物生长全靠她;三拜春夏和秋冬,风调雨顺五谷丰!

拜高堂的祝辞是:水有源,树有根,儿女不忘养育恩。一行礼,养育之恩永不忘;再行礼,骨肉情深似海洋;三行礼,父母身体更健康。然后,新郎端杯,新娘敬茶,且要口中有词,父母一般要给红包。

夫妻对拜的祝辞是:哥哥妹妹情意长,好像流水日夜想;山盟海誓定终身,夫妻互拜赛鸳鸯。一行礼,头碰头,幸福美满到白头;再行礼,鼻碰鼻,互帮互助互勉励;三行礼,唇碰唇,早生贵子乐开怀。

灰埠、崔家集一带,新郎新娘“拜天地”时要在供桌的腿上拴一只火红公鸡,掐破鸡冠,将鸡血抹到新郎新娘的手上,以避凶邪。灰埠一带还要将一把新扫炕笤帚扔到屋顶上,如果笤帚把朝下,预示生男孩,朝上生女孩,横着则生龙凤胎。

5、入洞房

新郎、新娘拜罢天地即入洞房。当新娘走到堂门时,公公用秤杆或尺子将新娘头上的“蒙头袱子”迅即挑起,抛到屋顶上。午饭后将屋顶上的“门红”和“红盖头”一并取下。入堂屋大门时,新娘要抱“篗(yue)子”(一种缠线用具),篗子里插一杆带戥盘的秤,秤杆上要裹1—2尺红布,挂一面铜镜,意为早生贵子、称心如意。 若是再婚妇女,则不能抱篗子,而是夹盒子,有“大闺女抱篗子,孝妇老婆夹盒子”的说法。

来到炕下,新娘要在“架媒客”的搀扶下,站到提前准备好的升和糕上,由大伯哥将其“抄”到炕上,意喻脚踏金砖,步步高升。旧时,大伯哥和弟媳妇受限较多,不仅不能肢肤接触,不能进弟媳屋,平日言语也很少,唯“抄炕”和“闹房”时例外。古岘、城关一带的新郎进堂门后还要吃饽饽,即用两块蒸饼夹着一块熟肉,给新郎咬一口,主事人伴唱:“大口咬饽饽,儿女一拖摞”。

新娘上炕后,喜主将蒸糕放在升里,拿到炕头上。将红纸包裹的两块红砖用红线捆上两双筷子,放到临街门楼或照壁上。然后,新娘按规定方向“坐时辰”,新郎扒“旺姓饭”。

“坐时辰”前,中庄一带有“转炕”习俗,即让新娘坐在喜被上,他人扯着被子,左右各转三圈,且不断念道:“转得早,过得好”、“转得好,生个小”。

“坐时辰”时,李园一带未出嫁的大姑姐不能和新娘见面,且当年不能在自己家过年。

平度多数地区的“旺姓饭”为两碗大米饭,各放一个栗子一个红枣,由女傧相端给新娘闻一闻,扒给新郎吃。意为让新娘记住饭的味道,以后照此做给丈夫吃。

南村一带对此比较讲究,须提前请村内王姓女子为喜主擀两碗面条,并在碗内放置栗子枣和两个鸡蛋,结婚当日,托木盘子送到喜主家里。新娘、新郎上炕后,盘腿坐在窗前,由王姓女子给扒“旺姓饭”。扒饭用的筷子是从新娘家里带来的(这双筷子晚上还要在吃合卺饭时使用)。扒饭前,要先撕破新封的窗纸,将两只碗内的栗子和枣用筷子夹着从窗棂里抛出,然后端着面条向新娘“照亮”(即象征性的)一下,新郎则吃上一口。此时,事先安排在窗外的男童大声吆喝“生不生”,炕上的陪客大声回复“生”。

古岘一带则是上4个碗、4双筷子,其中两碗面条、两碗大米,每个碗里各放一个栗子、一个枣。扒饭时,第一碗先给新娘扒个栗子、吃点大米,然后给新郎扒个枣、吃点大米;第二碗,先给新娘扒个枣、吃点大米,再给新郎扒个栗子、吃点大米;第三碗,先给新娘扒个栗子、吃点面条,再给新郎扒个枣、吃点面条;第四碗,先给新娘扒个枣、吃点面条,再给新郎扒个栗子、吃点面条,意为“早立子,情绵绵,继世长”。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