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山东平度婚嫁民俗

树芬2023-08-21

山东平度婚嫁民俗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嫁是人生的重要节点。自古至今,人们普遍把男婚女嫁当做人生大事,极为重视。旧时,不仅士大夫通行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普通百姓一般也要照此进行,只是礼的繁简有些差异。

平度男子结婚称“将媳妇”,女子结婚称“出门子”、“出阁”、“做(zou)媳妇”。婚姻中的“喜主”,通常指男性家庭。旧社会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老婆无姓,地无姓”、“嫁出去的闺女,泼出的水”等说法,反映了男尊女卑、女附于男的封建伦理道德。

建国后,政府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主,自由恋爱取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官方登记取代民间婚约;婚姻纳入国家法律。

一、提亲

旧社会,男婚女嫁大都偏早,女的超过18岁不订婚就会受到耻笑;男的超过20未结婚,也会招致非议。婚嫁的第一步是提亲,包括说媒、合婚、验家等,相当于古礼中的“纳彩”、“问名”。

1、说媒

俗称说亲。过去男婚女嫁皆由家长包办,通过媒人说合,称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缔造婚姻关系,首先要遵从同姓不婚以及其他一些特殊习俗(如古岘、仁兆一带史苟两姓一般不通婚,城关一带同村非平辈不通婚等),然后考虑是否门当户对、年龄般配。在门当户对方面,一般讲究富对富,穷对穷,官对官,民对民;在年龄般配方面,有“女大一,黄金起”、“女大三,抱金砖”的说法。

说媒,一般是男方主动遣媒提亲。旧时男女在入洞房前不许相见,所以媒人便是关系婚姻成败的重要角色。平度民间媒人,多数是临时的、兼做的,并不以此为业,其做媒,一是注重实话实说,不遮不盖,成与不成全靠姻缘;二是把说媒看做是“成人之美”,不图名利,不求回报。事成之后,男家或送几个饽饽、一块衣料、几斤小麦,抑或一个猪头,但非行业规矩,更无利益约定。

当然,平度民间也有专门以说亲为业的媒婆。这些人腿勤嘴勤脑瓜灵,“能把死人说活”。她们掌握很多应婚男女的资料,如年龄、丑俊、品行、家庭状况等,不用主家交代就主动出击为人牵线保媒,但事成之后需付其丰厚报酬。为此,这些媒人大都添枝加叶,心存欺瞒,百姓对其有“十个媒人九个谎”的看法。说媒提亲这个过程,古婚礼称之为“纳彩”。

20世纪50年代后,新婚姻法颁布实施,城乡男女在说媒之后,又增加了“看人”环节,即由媒人将男女双方约到一起见见面、说说话,如果双方觉得合适,就初步建立恋爱关系。如果觉得不合适,则由媒人告知对方,就此拉倒。70年代,青年男女经介绍人象征性“引线”后,父母同意,自主定婚。也有不经介绍人,在工作、劳动中建立感情逐步发展到爱情,最终成为夫妻者。

目前,平度民间婚姻多数仍有媒人牵线。

2、合婚

即合计姻缘状况是否合适。首先,男女双方的家长要合计,看对方是否符合自家的嫁娶标准。其次,当男女两家都有缔结婚姻的愿望时,家长还要与子女沟通,力求意见一致。再次,要请算命先生合婚。主要看男女双方的生肖、命、生辰八字等是相克还是相成。合婚十二生肖口诀是:

白马怕青牛,羊鼠—旦休。

蛇虎如刀锉,猪猴不到头。

金鸡怕玉犬,兔龙泪交流。

生肖相克,不宜婚配。生肖相合,则再推双方之“命”。所谓“命”,即以双方各自出生的年月日时所属的天干地支为依据, 按“五行”相生相克,看命是否相合。命合,则“五行”相生,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否则 “五行”相克,即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五行”相生自然是好姻缘,但还要看相克所对应的“五行”,只要不相克,如金克木,排除木命,换成火土亦可成婚。这就是“五行”中的相侮,即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木侮金,金侮火。侮虽不如生,但优于克。经过生肖、命的推算以后,还有最后一道关口,即生辰八字的冲与合。生辰八字,讲究六合六冲,合则吉,冲则凶。六合是:寅亥、卯戊、辰未、戌木、巳申、子丑;六冲是:寅申、卯酉、子戊、丑未、辰戌、巳亥。生肖、命、生辰完全相合为大吉,二项相合为中吉,一项相合为小吉,全不相合则不成婚配。这在古婚礼中叫做“问名”、“卜吉”。

现在,上述封建礼教已大大淡化,男女只要自愿,父母意见仅作参考。但是,关于生肖、命和生辰八字推算之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后,近年来又有回潮。

3、验家

合婚后,双方认为各项条件已基本符合,即安排女方到男方家“验家”。女方通过验家可更直接、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男方的家庭状况。旧时,参与验家的女方成员一般由女性组成,主要是女方的娘、姐姐、嫂子、婶子、姑姑、姨等。现在,女方爹、哥等男性亲属也有参与的。女方要礼节性地带一点礼品,但男方一般不留。大泽山一带部分家庭,女方验家时要带4条鲅鱼,男方留下2条并给女方一定礼金,余下的2条返还女方,意为“两家都有余富”。

验家印象有时关系婚姻成败。因此,男方在此之前要把家里家外清扫、粉饰一番,将院中饲养的鸡狗鹅鸭圈拢起来,把值钱的东西摆到显眼处,更有甚者还要到邻居家借用部分物件,以显示自家富有。

验家在上午进行,男方要准备酒饭,女方若答应留下吃饭,表明验家成功,亲事可继续下去。午饭后,男方要给参与验家的女方成员每人一个红提包,内装饽饽、饼干、布料、烟酒、钱财等不一。

旧时验家,闺女不能参加,所以“改口”一般在拜天地时进行。如今,好多闺女也亲自验家了,而且如果认定这门亲事,验家时即改口称男方的父母为爹娘,公婆要给“改口钱”,农村一般为600—1000元不等。平度东部古岘一带,甚至男方的爷爷、奶奶、大爷、叔叔、姑姑、舅舅、姨等也要给“改口钱”。

现在, “验家”习俗在农村仍普遍流行,但在城镇和公职人员中已基本消失,一般只是男女两家在一起吃顿饭,成了一种象征性礼仪。

二、定婚

旧时定婚,是指男女婚姻进入实质性阶段,并通过某种文书和仪式加以固定、证明、约束和保护的一种婚约形式。其中,约定文书具有法律效力,有关彩礼的聘受也多列入国家法度。定婚一般须经 “送媒柬”、“送彩礼”、“送日子”三个过程。

建国后,政府明令禁止封建买卖婚姻,“媒柬”也变成了由民政部门颁发的“结婚证书”,定婚仪式大大简化。但自20世纪80年代,民间婚事“送彩礼”、“送日子”之风渐又兴起,且有越来越排场之势。

1、送媒柬

也叫“下媒柬”、“讨媒柬”。媒柬是定亲之前,由男方制作的婚约文书。拜匣(即媒柬匣)长约40厘米,宽20厘米,高6厘米,木质,可开启;媒柬,为一张16开红纸,上书男女双方生辰八字及属相等个人简历。定亲时男方将媒柬提前请人写好放在匣内,并在媒柬内放上针和红线,取意“千里姻缘一线牵”。平度一般由媒婆和一位懂得礼仪的男性为代表,手捧柬匣,去对方家传启。亲翁之间、翁婿之间均不照面。交换柬贴时,由男方家庭准备柬帖两张,一张写明男方年龄和生辰八字,封面写“敬求金诺”等字样。女方接柬后,照样填好另一张,写“谨遵玉言”或“愿结秦晋”等返还男家,表示同意结亲。自此,婚约即生效,并具有法律效力,如一方赖婚,另一方可持柬告诉。

婚约签定后,男女双方生死病残均勿反悔。若婚前女方早亡,需将尸体送给男家,由男方择地葬埋,待男方死后,再行起灵与夫并骨;若男方早亡,女方不得另适他人,俗称“望门寡”。达到婚龄后,由男方择下迎亲吉日,用一只公鸡,头戴红彩放在花轿之内,将女方娶回守节,古婚礼中称“纳吉”。

建国后,政府提倡婚姻自主、恋爱自由,“送媒柬”的婚约仪式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人们达到法定年龄后,持本人身份证、户口簿等,到民政部门办理婚姻登记手续、领取结婚登记证书。婚姻登记是法定的婚约程序,也是结婚的主要标志。然后,再拍定婚照、婚纱照,择日举行隆重的结婚仪式。

拍“婚纱照”,为舶来习俗,如今已逐渐由城入乡、为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接受。拍照一般要提前一、二个月进行。既有室内照,也有外景照;既有女穿婚纱、男穿西服的传统照,也有经过改造的古装照以及与时俱进的情侣照、便装照、个性照等。外景照一般在青岛的八大关、天主教堂、海边、花石楼、公主楼、崂山风景区、平度秀水苑和现河公园(植物园)等地取景。

2、送彩礼

彩礼最早由西周“六礼”中的“纳征”演化而来,是男方家以一定的信物向女方家请求联姻的信号。如果女方收下信物,就意味着同意了此桩婚事,即成“定婚”事实。

平度民间彩礼一般在验家后由男方择日送到女方家,名曰“定亲”。现在有不少家庭在验家当天就返回女方家“定亲”,更有不讲究者干脆将“验家”和“定亲”一起进行,双方家长也都参加。

旧时“定亲”,一般由媒人和新郎等人参加,女方要给第一次上门的准女婿下面条、打荷包蛋。定亲时,男方要捎着烟、酒、糖以及“万穗(岁)”、“长穗(岁)”(带有花饰的面品)等。古岘、大泽山一带还要捎着鱼,一般是4条、6条或8条,女方留下2条,余下的返还男方。糖果也要返还部分,意为“双方都甜蜜”。但是,这些礼品一般不属于“彩礼”。旧时,平度民间所送彩礼,富家有金银首饰、绸缎衣料、银元钱财;一般人家多为布料,俗称“衣裳面”;穷人往往是一言为定,无礼相送。现在的聘礼与过去相比,有了天壤之别,衣服被褥、“三金”首饰定要置备齐全(女方若不需要,可折成现金),还要有“万里挑一(即一万一千元)”或“万里挑妻(即一万七千元)”、“三家一齐发”(即三万八千元)等等含有吉祥寓意的礼金。有的在支付了这些“有讲究”的钱财后,还要另付数量不等的钱财。

不仅如此,在接受彩礼的同时,女方还要讲清结婚时必须置办的各种物品,包括居住房屋的购建以及产权的归属等。有的甚至直接将其算在“彩礼”之列。20世纪70年代前后,“三转一扭四固定”(即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四间房)是结婚的主要物品,之后也有讲究多少条“腿”的(即桌、椅、床、柜数量),消费水平基本是“百元级”的; 90年代后,冰箱、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成为结婚必备之家电,消费水平也升级到了“千元级”; 进入21世纪,空调、电脑、手机、汽车成为结婚新的追求目标,消费水平又上升到了“万元级”。不少女子甚至把男方是否在城里有楼房,作为择偶的必须条件。目前,一般农村家庭不包括房屋、汽车等大件,为儿结婚的支出起码在五、六万元左右。条件优越的有房、有车,消费水平更是升级到了几十万、上百万。奢侈之风愈演愈烈,以致常有因达不到婚资标准而中断婚姻者。

3、送日子

送日子,简单说就是男方到女方家“下婚书”,并将女方家当日摆宴以及女儿出嫁所需的有关物品一块送去。大体包括“择日子”、“下婚书”、“送宴品”、“添箱”等礼仪。

择日子 日子好送,关键在于“择好日”,或者叫“看好日”。“择好日”以女方为主,首先要选一个吉日,由媒人到女家讨取女方的生肖、生辰八字。女家用红纸写上“坤命x相x月x日x时生人”。男家根据女家的生肖、生辰八字请算命先生择定结婚的利月吉日,从生肖选择行嫁月,即属鸡、兔的选正月、七月;属猴虎的选二月、八月;属蛇猪的选三月、九月;属龙、狗的选四月、十月;属牛、羊的选五月、十一月;属鼠、马的选六月和十二月。所以,行嫁口诀为:“正七迎鸡兔,二八虎与猴,三九蛇共猪,四十龙和狗,羊牛五十一,鼠马六十二”。

此为按生肖选择利月,而要选择一个吉日就更难。选吉日,首先要避开“阴将日”、“阳将日”和“阴阳俱将日”,只能选择“不将日”。“阴将日”伤妇,“阳将日”伤夫,“阴阳俱将日”夫妇俱伤,在一个利月里,“不将日”只有几天,能不能合成婚嫁吉日还要看女方生辰八字能否符合属命、阴阳八卦和九宫方位,亦即黄历上所标注的“建满平收、除危定执、成开避破”十二字而定。这十二个字逐月逐日排定,其口诀是:“建满平收黑,除危定执黄,成开皆可用,避破不相当。”亦即这十二个字中,只有四个黄道吉日,两个一般的,其他六个皆不可用。即使费了很大周折,选出一个好日,还要看男方父母的年命。如果男方父母的年命遇上禁婚年,即使再好的吉日也只能作罢。如必须按此吉日行嫁则公婆需回避,婚后三日不得见新娘始可破解。另外,在选择婚日时,一般上半月下半月各选一日,为的是躲开女方的经期,传统习俗认为女子在行经时结婚有“红马上床,家破人亡”之灾。如女子进门以后没有来过月经就怀孕,即称生出的男孩为“迈门子”,女孩为“迈门花”。民间有“迈门子妨到底,迈门花妨三家”的迷信传言。

所以,真正选择一个利年、利月、利日、利时的日子是非常不容易的。如今人们仍重视择“好日”。农历一般选初六、十六、二十六,取“六六大顺”之意。也有选“九”的,取“天长地久”之意。改革开放后,也有选“七”、“八”的,取“起”、“发”之意。公历一般选“五一”、“十一”、“元旦”等假期,以避免因旧俗中的“好日子”过于集中,遇到婚庆公司和酒店婚宴出现应接不暇的问题。

利月吉日选定后,送亲迎亲及参加婚礼的杂役、禁忌、生肖和吉神的方位就容易定了。凡在申子辰年举行婚礼的,忌属蛇鸡牛的人参加;凡在亥卯未年举行婚礼的,忌属龙鼠猴的人参加;凡在巳酉丑年举行婚礼的,忌属虎马狗的人参加;凡在寅午戌年举行婚礼的,忌属猪羊兔的人参加。

一切择就,男方要根据算命先生的推算写出婚书。婚书内容和格式如下:

谨遵坤命,选择嫁娶期

行嫁利月,择于本年X月X日,全吉;娶送男女客人,忌X相,大吉;上下轿,面向X方迎喜神,大吉;安庐坐帐,宜用X屋X间,大吉;冠戴(即开脸上头),面向X方迎福神,大吉;路逢井、石、庙宇,用花红遮之,大吉。天地氤氲,咸恒庆会,金玉满堂,长命富贵。

X X年X月X日

下婚书 择定好日子就要下婚书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送日子。送日子由媒人和男方本家的人(男方的父亲和男方本人除外),将算命先生写好的婚书和“压日子钱”一并放入“拜匣”之中,用红布包好,郑重送到女方家中,以便女方依照婚书、规范操作。灰埠一带还要在“拜匣”中放上两双筷子、两棵葱;古岘一带加放糖果;同和一带的“拜匣”里所盛内容最多,除了婚书、“压日子钱”、两双筷子、两棵葱外,还有两包食盐、一根带针红线、一块发面引子(即酵母)、一打或几打袜子、两盒官粉、两块香皂等,含有“千里姻缘一线牵”、“引弄生子”以及“娃子成群”等寓意。红线、官粉、香皂等也有实际用处,即为新娘在“发嫁”时“开脸”、“上头”所用。袜子则在结婚时送给本家亲属。

除“拜匣”及匣中物品之外,平度民间一般还要给女方捎去棉裤、棉袄、手套等。

送宴品 送日子是女方出嫁最重要的活动,如同男家的婚礼。这天,女方家要举行隆重的宴会,宴请男方客人和自家的亲戚朋友。按照习俗,女方家这天设宴的消费要由男方家支付。因此,送日子时,男方一般都要带着烟、酒、鸡、鱼、馒头、猪肉等,交给女方使用,数量由女方家确定。也有直接将宴品折成钱财的。女方家要做“长穗(岁)”、“万穗(岁)”、“寿桃”等。旧时,崔家集一带儿子长到十五、六岁后,要比常年多种梧桐、高粱、黍子和麦子。多种梧桐主要为盖房所用,也有“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之寓意;多种高粱主要也为盖房,好当笆胡(秫)秸;多种麦子主要是为了披屋、打墙所需的麦秸草,也为多做馒头;多种黍子则是为了多做黄酒,以备“送日子”之用。旧时送黄酒一般要送4寍子黄酒,一寍子20斤。其他地区也有只送馒头和猪肉的。古岘一带讲究“一个馒头跟着一斤猪肉”,一般是40个馒头40斤猪肉,或60个馒头60斤猪肉、80个馒头80斤猪肉,用食盒抬着,送到女家。其他地方,猪肉和馒头的数量不一定匹配,但都要加上点“余头”,也就是在约定的数量上再加上几个馒头、几斤猪肉,以便女方“回礼”。灰埠一带要送带骨肉,寓意“骨肉相连,难分难离”。宴席上,新娘敬酒,男方要给赏钱。

此俗在大泽山一带有些不同。他们除送馒头和猪肉外,还送猪头。而且,女方并不大范围设宴,只找几个自家长辈陪同男方客人,仅有1—2桌。自家的亲戚可能来几个帮忙的,但不隆重设宴款待。大范围、最隆重的宴会放在“二日”女儿“回门”时进行。

添箱 女方家摆设隆重的宴席,女方的亲戚朋友要事先准备“添箱”礼品。20世纪70年代前,一般送棉被、线毯、门帘、镜子、茶具、脸盆、暖壶、桌椅等生活用品,亦有送现金者,数额不等,视关系亲疏及经济条件而定。90年代后,基本以送钱为主。宴席结束后,女方家要给男方家及自家亲戚朋友“还礼”,一般是给男方家返还部分馒头和猪肉,给女子的姑、舅、姨等一点猪肉,其他亲戚朋友则每家一个馒头、两包糖。

送日子后,女方在家候婚,一般不再出门,免得被人议论。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