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祠墓,均位于扬州广储门外梅花岭西麓。
史可法,字宪之,号道邻,河南祥符(开封)人。明末清初政治家,抗清民族英雄。南明宏光元年官拜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的史可法督师扬州。清顺治二年,十万清兵围困扬州。清摄政王多尔衮连发五封书信劝降,史可法不为所动,拒降固守。终因寡不敌众,城破被俘,慷慨就义。时年四十四岁。
清人全祖望有《梅花岭记》,记述了史可法壮烈殉国场面:“大兵如林而至之际,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死前他留下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昆曲《桃花扇》,史可法对三军的号令是:你们三千人马,一千迎敌,一千内守,一千外巡。上阵不利,守城;守城不利,巷战;巷战不利,短接;短接不利,自尽。
面对十万清兵的史可法,表现出的民族气节,让人叹为观止。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十万围困扬州,只有三千兵马的扬州守军,在史可法的率领下,固守城池。终因寡不敌众,史可法城破被杀。为了报复扬州军民的顽强抵抗,残酷的清豫王多铎,下令屠城十日,造成扬州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惨案。死人的尸体堆积到城头,由于天气炎热,尸体多不能辩。副将史德威遍寻史可法遗体不得,于次年葬史可法衣冠于梅花岭下。清乾隆三十七年建祠奉祀。
史可法祠位于扬州广储门外街24号,南邻古城河,梅花岭畔。青砖步瓦的小门旁边挂着“史可法纪念馆”的牌子。馆内三间飨堂飞檐翘角,堂前的两株银杏,粗大、高直,浓荫蔽天,犹如两杆旗帜,亦似两方丰碑,为墓园添色,为史公添威。堂前两边悬清张尔荩撰的名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堂内有云纹形梅花罩格,上悬“气壮山河”横匾,两边挂清道光时吴熙载撰书的楹联:“生有自来文相国,死而后已武乡侯。”堂中供奉1985年为纪念史可法殉难340周年而朔的史可法干涤夹貯像。飨堂内还陈列史可法“玉腰带、象牙印章及追远图”等。飨堂后梅花岭下就是史公的衣冠冢。墓前有三门砖砌牌坊,上额“史忠正公墓”。
史可法喜爱梅花,曾说:“我死,当葬侮花岭上。”副将史德威到处找可法遗体,不可辩认,就将可法衣冠葬于梅花岭下,一个月后就建史公祠。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清高宗御笔题写“褒慰忠魂”,又制御诗一首,颂扬可法气节“月与霁而风与光”,和者数十人。咸丰年间,史公祠焚于战火。同治年间,可法裔孙史兆霖复建。民国年间,王柏龄募修。
1956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吏公祠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建立史可法纪念馆。如今墓、祠、馆合为一处。
今见史公祠,坐北朝南,朱红大门,右悬朱德题“史可法纪念馆”楠木馆牌。穿过门厅是一方庭院,院内有古银杏两株,乃乾隆时所植,昂然挺立,犹如两杆旗帜,为史祠壮威。院后为飨堂。飨堂为面南三楹,内有梅花纹落地罩格,罩格前置可法端坐塑像。像高2米,左手扶玉带,右手握书卷,气宇轩昂。史书载可法“短小精悍”,而民众则带着强烈的感情塑造了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塑像之上有“气壮山河”大匾,两侧悬郭沫若手书对联:
骑鹤楼头,难忘十日;
梅花岭畔,共仰千秋。
抱柱上有朱武章撰、李亚如补书楹联:
时局类残棋,杨柳城边悬落日;
衣冠复古处,梅花冷艳伴孤忠。
又有彭玉麟题撰抱柱楹联:
碧血丹忱,正气常存光竹帛;
冰雪铁骨,忠魂寄托有梅花。
史公祠内的西部另成一区。主体为祀祠,面南三楹,外柱悬王冬龄悬张尔荩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
堂中设神龛,内悬史可法画像。神龛以竹节构成,象征高风亮节。龛上有“亮节孤忠”匾。内还陈列史可法生平事迹资料。
300余年来,不知多少仁人志士前来凭吊。蒋士铨题其遗像云:“梅花岭头冰雪魂,生死南枝最孤直。”黄燮清《吊史阁部》诗云:“留得岁寒真气在,梅花如雪照芜城。”彭定求诗云:“碧血久从衰草没,白云遥带古梅香。”李时震诗云:“岭上梅花千树横,笛声吹彻暮云平。招魂曾把孤忠葬,感慨偏深吊古情。”吴歧诗云:“邗水春秋供血食,梅花今古吊诗歌。”吴锡麒诗云:“左率弓刀想像存,梅花岭上记招魂。”陈秉昌诗云:衣冠玉带留天地,长与梅花伴国魂。”人们观梅色思史公,闻梅香思史公,仿梅岭吊史公。
吕蒙正故里位于洛阳城东南10余里偃师市西南佃庄镇(现属伊滨区)相公庄村。北宋名相吕蒙正(944~1011年),洛阳人,幼贫苦读,孜孜好学。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进士及第,为将作监丞,通判昇州,不数年...
“飞山庙”曾经是城步常见的一种庙宇,也是中国中部和南部过去常见的庙宇。可以说,在过去,凡是有杨姓人聚居的地方,就有“飞山庙”。这种庙宇一般都二至三进的单层四合建筑,体积宽大,屋面盖青瓦,挑檐翘角;屋内...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
壮族迁徙及分布桂平市壮族除部分土著外,其余均从外地迁徙而来。另一部分来自贵州,另据壮族民间族谱记载,一部分则从广东迁到平南再迁入本市。服饰壮族男女惯穿自织自染的棉、麻布服装(冬棉夏麻)。男穿对襟唐装衫...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