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官庙,是个村名,也是一条三官庙大街,但你未必就知道有一个三官老爷庙,确切地说,三官庙就是三官老爷庙的简称。
那么,何为三官?据道教称,“三官”即天、地、水三官,天官大帝降生唐尧,掌天文,主持赐福;地官大帝化生虞舜,制地理,主持赦罪;水官大帝育生夏禹,制水利,主持解厄。三官庙也叫三元庙。
三官也就是上元一品九气天官----赐福紫薇大帝;中元二品七气地官----赦罪清虚大帝;下元三品五气水官----解厄洞阴大帝。他们的生日分别为上元正月十五日、中元七月七月十五日、下元十月十五日。
三元大帝中,天官赐福是最为人们熟悉的。过年时买一张“天官赐福”年画贴在墙上作为装饰。画上的天官雍容华贵,三绺长须,面容慈祥,红袍玉带,手持如意。携带的五个童子,手中各捧仙桃、石榴、佛手、春梅和吉庆鲤鱼灯,象征着多福长寿,为人们所喜爱。
安阳县铜冶镇以镇政府机关驻南铜冶村而得名。南铜冶和与其紧相邻的铜冶东街是两个非常古老的村庄。东魏时可能在这里炼过铜,据《北周地理志》引《冥报记》云:“东魏末,邺下人共入西山采银铜”。这里说的邺下,是指古邺城及其附近地方。东魏时的邺城有北城和南城二部分,南城在今安阳市区北偏东15公里处,距今安阳县北界仅1公里。西山当指今安阳县西北部之山。
墟发掘出的大量铜器来看,商代这里就可能炼过铜。殷王宫殿内铸造铜器使用的铜,不一定都是来自外地。既然东魏时西山上还能采到铜,则商代当时更容易采到,铜冶可能为殷商时的冶铜场。
北宋时已有铜冶和南铜冶二村名,据<邺乘>记载北宋村名中,伦掌管统村已有铜冶,鲁仙管统村有南铜冶。这时的铜冶当为今天的铜冶东街,南铜冶为今天的南铜冶,都是冶铁重地。元代改称铜冶镇,仍为冶铁重镇。
明代,铜冶镇复称铜冶村。这时的铜冶可能指一个村,也可能指两个村,而总称铜冶。
清代为铜冶、北铜冶和圪道村。据清乾隆年间《安阳县志·村名》记载,铜冶一带有北同冶、同冶村和圪道村。这的“同”字是个白字。当为“铜”。铜冶村为今南铜冶,北铜冶为今铜冶东街的铜冶桥,圪道村为今铜冶东街的一条小街。民国22年的《续安阳县志》记载当时的行政区划有南铜冶乡,并含铜冶东街和铜冶桥。这时的圪道村变成了铜冶桥的一条小街而闻名了。分为南铜冶和铜冶东街2个村,铜冶桥属于铜冶东街。
是安阳县水冶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据《魏书·食货志》载:其铸铁为农器、兵刃所用。然以相州牵口冶工,故常锻炼为刀,送于武库。这是说相州牵口冶的铁器制造技术最高,质量最好,魏国兵器库中的刀,主要由牵口冶制造。这里的牵口冶就是今安阳县水冶。
在北魏和东魏时期是最要的冶铁基地。《邺乘·地理志》在安阳县中记载说:“水冶,周回二十步,在县西四十里。旧经曰,后魏引水鼓炉,名水冶,仆射高隆之监造。深一尺,阔一步半。泉水东北经十里入于洹。”这里所记载的“水冶”,还不是今天意义上的地名,它是炼铁场地的一种工程设施。这种设施是引珍珠泉的水作为动力,来鼓风炼铁。用水力来代替人力,大大提高了炼铁的产量和质量。这种冶炼,当时称作水冶。居民在这里当居后,形成村落,仍沿用“水冶”一名。于是水冶又成了村名。《邺乘》载北宋村名中,新安管统11村,有水冶村。这时在水冶村是否还冶铁,史无记载,直至金代今水冶处仍为水冶村。金后期成为辅岩县治所。不过辅岩城不在水冶村,而在水冶村东北今阜城村外。在水冶附近出现了水冶村、西城村、辅岩镇3个地名。这时的水冶村就是今天的水冶。辅岩镇即故辅岩县城,即今天阜城村的东半部分。西城村当在辅岩城西城墙外,即今天阜城村的西半部。
自明代以来,辅岩镇和西城村就消失了,却又出现一个“府城村”名来。这个府城村是辅岩镇和西城村合二为一,取辅岩的首字和西城的末字“辅城”作为新村名。后来“辅”字谐音为“府”,又谐音为“阜”。这就成了今天的阜城村名。辅岩镇的地位明显下降,而水冶的地位却逐步提高。由前可知,宋、金、元三代水冶皆称村,而明代水冶却成了集。《邺乘》安阳县明代市集,有“水冶集”。清康熙三十二年和乾隆三年的《安阳县志》载村镇市集,都有“水冶镇集”,可见清代水冶已称镇了。民国期间的《续安阳县志》载乡镇村名也有水冶镇。
缘分是什么?有人问隐士。隐士答:缘是命。此人听的糊涂,问高僧。高僧说:缘是前生的修炼。这人不解前生,就问佛。佛不语,手指天边的云。这人看去,云起云落,随风东西,顿悟:缘不可求,缘如风,风不定。云聚是缘...
相传公元208年,诸葛亮奉命出使东吴,与孙权共商抗魏大计,两人曾联辔(pèi,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石头山、蛇山一带观察山川地势。宋代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载,当时诸葛亮为这得天独厚的险峻地势所震撼,...
农历九月,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个非常的时月。他们仰观于天,俯察于地,产生了许多推理和传说。在《易经》中,九为阳数。《夏小正》曰:“九月内火(大火星休眠)。”《黄帝内经·素问》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
玫瑰营镇天主教堂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玫瑰营镇。始建于1899年。1900年和1907年两次扩建。据载,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比利时帝国从法国人手中获取了在内蒙古各地传教的特权,于1874年在这里设...
藏族,这个生活在世界屋脊的古老民族,生性豪爽,能歌善舞,同时也十分注重礼节仪式,无论在物质、精神或者社会等各个方面都有一些从古传承至今的习俗。例如在藏区,几乎每个地方都会举办成人礼,男女各不相同,但更...
十大日常“破财”行为1、不义之财,不可碰!正人君子,不吃喝嫖赌,不杀人放火,不做违背道义之事,正气做人,正意做事,那么就一定会集正气财运于一身。2、祖宗家产,不可败!祖上家私,乃财运之根本,活人不花死...
二月初二古代称为“中和节”,又叫“龙头节”,民间叫做“龙抬头”。这个时令正交“惊蛰”节气,天气转暖,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出来活动。这天,昆山农村里家家户户都将新年留下来的年糕用油煎,以油气来熏床,驱赶越...
莆仙方言有句谚语“冬至夜大过三十夜,冬至早大过初一早”。莆田人把冬至当成一个重要的节日,对其重视的程度不亚于春节,而且经过代代相传,莆田形成了独特的冬至节令文化。莆田人是从冬至的前一夜就开始过节,凡外...
相传,赤水街在清末以前,建了烧,烧了建,再建再烧,劫不绝,烧不灭。商民们的苦难一言难尽。清朝末外地来了一位风水先生说,赤水街南面的双髻山形如火,赤水街必常遭火灾。丙午山高陡,凶多而财源小,必须做好风水...
贞丰布依人的禁忌主要有农事禁忌:撤秧时节忌放风笨,伯秧子长白苗枯死;立秋前用茅草打结插于田地中,可免庄稼受秋风;秋收季节,忌坐门砍,以免阻碍纸马驮谷进屋开春第一次春雷,吃"档雷把",可免雷击。节日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