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邢台宁晋民间灯舞(《八仙七巧灯》)

羁绊2024-02-13

邢台宁晋民间灯舞 《八仙七巧灯》

《八仙七巧灯》是流传于邢台宁晋县的一种民间灯舞。它以灯为主要道具,由“八仙人”和“七巧灯”两部分组合而成,多在夜问表演,常和其他民间花会联合演出。

1983年秋,通过对民间舞蹈的普查,发现《八仙七巧灯》在宁晋县仅白候一村有之,且绝迹乡野已达30年之久。为了发掘、整理和扶植这一濒临失传的民间灯舞艺术,宁晋县委、县政府在人力和物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终于使她又和当地群众见面了。

《八仙七巧灯》中的“八仙人”是由民间舞蹈《节节高》发展演变而来的。据介绍,最早的“八仙”是“死八仙”,即表演者肩上背的“八仙”是用木棍或秫秸扎成人形。配以八仙服饰而成。后来又改变为“活八仙”,则是借鉴了《节节高》的形式,把“假人”改变为由10周岁左右的儿童扮演,这一来,演出时由静变动,显得更加生动、逼真。

《七巧灯》部分,据《七巧灯图解》一书中“嘉庆十八年癸亥岁织女渡鹊之夕”由“桑下客绘于养心室”的。嘉庆十八年正是旧历癸亥年,即1873年,距今已有170年之多。据此推断:“七巧”一词当有两种含义,一是“七巧”图形组合变化之妙,一是指“七夕”之夜“乞巧”之旧俗。

“七巧灯”图形的组合是由“七巧板”演变而来,“七巧板”则又是由《燕几图》演变而来。《燕几图》为宋代黄长睿所撰,初为六几。有一定尺寸,称“骰子桌”,后增一小几,合而为七,易名“七星”,纵横排列,形成各种几何图形,按图设席,以娱宾客。“七巧板”即由此演变而来。据《七巧灯图解》一书载,所组图形千变万化,可达数百种。

由《燕几图》、《七巧板》演变成“七巧灯”,其间共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

据出身于灯会艺人世家的孙福元同志回忆,幼年时听其祖父说,此舞蹈可能是由江、浙一带传来的,那本《七巧灯图解》据老人们讲是从上海的一家旧书摊上买来的。当时,江、浙一带“七巧板”游戏盛行,亦有组“七巧灯”为乐者。再从《七巧灯图解》一书的作者来分析,虽不知“桑下客”其人真实姓名,但以“桑”为伴者,当在江、浙一带。因江浙一带的人们多以植桑养蚕为业。另外,则从“七巧灯”组成的由形来看,大都和江南人们的生活、风俗有关。如:桥、船、荷花、、鱼、琴囊等。这些图形,在北方则是鲜见了。由此可知,孙福元同志的说法是右一定根据的。

《八仙七巧灯》灯会,一般由30人左右组成。即:持灯者7人,扮“八仙”者16人,乐队4人(堂鼓1人、大锣1人,钹1人,手锣1人),放烟火者1人,打旗者1人。出会时,由打三角旗的会首以路,持七巧灯的,人组成牌楼随后,8名“仙人”一手提灯,一手持各自的宝物,随着锣鼓的节奏,边扭边走。后边是 “狮子”、“龙”、“海螺”等花会组织。

表演时,《八仙七巧灯》大都和“狮子”、“龙灯”合演,自己单独演出的时候较少。每到一宽阔处,“七巧灯”组成的牌楼图形占居演出场地的中心,“狮子”舞会的两头雄狮蹲在牌楼两侧,烟火起处,“龙灯”花会中的持珠者挥舞而出,宝珠引处,龙头探出,放烟火者即用火扇燃放烟火,但见火光闪出,龙头起舞,随即又缩回牌楼之内,如此三、四次后,火龙即腾跃而出,盘旋起舞,貌似真龙。接着是“八仙”、“海螺”等由牌楼下相继而出,场面显得极其生动、热闹。当所有花会全部出场之后,两只雄狮才开始表演。这些热闹、红火的场而结束后,《八仙七巧灯》便开始表演。

“八仙人”的“底座”,多是20-30岁左右的男性演员,而扮演八仙的则以10周岁左右的儿童为宜。这是与该舞的特定形式分不开的,因两层人表演之,则要求驮八仙者年富力强,而被驮者年少体轻。

“七巧灯”的舞蹈特点则与之相反,持灯者多用细碎轻快的 “台步”、“跑场”来组织图形,每组成一个图形,七人则绕场一周,让围观群众都能看到。所组图形千变万化,常见的有鸟、鱼、荷花、船、桥等以及人的各种劳动姿势,生动地反映了人民生活。

当“七巧灯”组成牌楼时,“八仙人”即用“蹭步”由牌楼下边舞边出。“八仙”自报姓名后,配以烟火,大有腾云驾雾之势。持灯者组成“五行山”时,“八仙”则立于山凹之处,火光闪处,烟火升腾,好象云雾中的“八仙”俯瞰人间的灯火盛会一般。

“八仙人”和“七巧灯”的基本步子、动作和风格虽然迥异,但民间艺人却巧妙地把它们结合在一起,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又形成了一个完美、统一、和谐的艺术整体。

做为民间灯舞之一的《八仙七巧灯》,突出了个“巧”字,而娇健有力的“八仙人”部分,则又突出了一个虽拙实巧的“拙”字,两部分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