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八,福建泉州惠安县辋(wǎng)川镇侯卿村热闹非凡,众多村民敲锣打鼓齐出动,举行独特的“游大鼓”的民俗活动。
据了解,侯卿正月十八“游大鼓”是惠安辋川镇侯卿村的独特活动,是惠安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乡间惟一纯儒教文化活动。
“嘭”、“嘭”、“嘭”三声礼炮过后,“侯卿正月十八游大鼓”正式开始,北管、南音、大吹、唢呐、车鼓等乐声冲天,舞龙舞狮、弄球等开始表演。一块御赐“宫鼓亭”开路,一队宫娥和太监紧紧相随,一队队御前侍卫前呼后拥,后面还跟着身着戏服的表演者,宛如皇帝出行。
队伍中,除了漂亮的御赐“宫鼓亭”,最吸引村民眼球的,当属写有大学名称和族里大学毕业生名字的灯牌。村里老人介绍,最开始的时候,这些灯牌上面写的是历代科举中榜的名次、职位和姓名,由本人或家属举着,后来科举废除了,就改为将族里的读书人名字写在上面,激励大家努力读书成才。
能够举着这样一块灯牌,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荣耀。
“正月十八游灯牌,人客无请自己来。”这句俗语流传于惠安县辋川镇侯卿陈氏,说的是侯卿陈氏独特的闹元宵习俗。这个习俗相传是明朝皇帝御赐的,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
惠安县县志记载,辋川侯卿陈氏,先祖为南宋民族英雄陈文龙后裔,明朝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出了一位大官——户部主事陈睿,御赐宫鼓就与陈睿有关。
相传,当时皇太后重病,连御医都束手无策,明宪宗朱见深就命陈睿披上黄甲(相当于黄帝的替身),到五台山上香,寻求灵丹妙药,后来皇太后很快恢复了健康,这让朱见深龙心大悦。
次年元宵节,明宪宗在京城举行了特别隆重的游花灯活动,盛况空前。他自己也微服上街赏花灯,经过陈睿府第时,他进门查看,竟发现陈睿在灯火辉煌的堂中独自掉泪。
“佳节热闹,爱卿何故独坐在此掉泪?”明宪宗扶起惊惶的陈睿问道。
“臣一时想起家乡老母,为人子未能侍候左右,岂敢独享元宵之乐。”陈睿伤感地说。
“朕以孝悌治天下,特准陈爱卿每年春节回乡探亲,陪你母亲元宵游花灯!”明宪宗被陈睿的孝德感动。
陈睿赶紧站起来,又后退三步才跪下谢恩:“臣家乡村野,不敢与京城同日游花灯!”明宪宗见陈睿后退三步,就顺势批准:“朕赐你宫廷大鼓,正月十八游乡!”
每年“宫鼓游乡”前,陈睿都制定了详细的游乡实施规则及巡游路线。规定:有考取功名的子孙,可以一人举一灯牌参加巡游,没有考取功名的子孙,应努力进取,争取来年举灯牌参加巡游,宫亭、鼓亭经停点,必须是有当官的府邸,没有做官的,争取来年经停,宫亭内设香案,点燃香火,沿途不灭,以敬皇恩,鼓亭内摆一个大鼓,抬着一位经严格挑选,必须辈分高、父母、公妈均在,并化装为宫女的小男孩,按一定节凑击打大鼓八下。自“奕世科第”(注:侯卿祖祠堂)出发,经过规划好的路线巡游,最后返回“奕世科第”祖祠堂入拜。
正月十八日晚头,游乡队伍依古制集中于侯卿祖祠堂前,简单举行出游仪式后,队伍井然有序,浩浩荡荡开始“御赐宫鼓游乡”。三连响火药枪队开路,每进一村落,放三口枪,代表京城规格,按明代规制:州官放一口枪,府官放二口枪,京官放三口枪,一对大铜锣为游乡队伍鸣锣开道,最前面是4人抬的“御赐宫鼓游乡”标志,数十面大彩旗迎风招展。化装的宫娥、太监、御前侍卫护卫着钦赐圣旨牌及“宫亭、鼓亭”巡游,宫、鼓亭两侧有一付显眼的红底木板对联“恩纶凤阁绵千世,文起鳌山第一峰”。后面三大灯牌分别书写“御赐宫鼓”、“黄甲参宪”、“户部主事”。紧接是数十支历代先祖官位灯牌,有考取功名的子孙灯牌,外面书写历代科举中榜的名次、职位、姓名;(注:如今列祖列宗灯牌后面,是现代就读大专以上学历的学子姓名、毕业院校,每人一牌)。数百支统一制作的灯牌整齐壮观、引人瞩目。此举正应了“十年寒窗勤苦读,一举成名天下知”。学子本人及其家属甚感荣耀,没有考取的学子努力学习,争取来年也能举牌参游。其后是侯卿各自然村自发组织的数十支参游队伍及文艺节目。
文艺节目有:南音、北管、大吹、唢呐、车鼓、五音、舞龙弄狮、化装马队、腰鼓队、礼鼓队、挑花篮、提花灯、拍胸舞、弄球、火公火婆,五花八门、各尽所能,令人目不暇接。乡游队伍经停各自然村共35座祖祠堂,经过的所有村落皆张灯结彩,每到一座祖祠堂,当地村民均在祖祠堂门口排设香案,燃放鞭炮,族长带头领引宫鼓亭到其宗祠上香致敬。恭迎御赐宫亭、鼓亭到来,并给宫鼓亭送彩礼,给参游人员奉水、奉茶及水果点心。是夜游经十多个自然村后返回侯卿祖祠堂入拜,由轮值的族长作简短小结后圆满结束。整个“御赐宫鼓”游乡活动历时约5-6小时,行程约6公里,参游人数约1000人,观众超万人。
按古制“御赐宫鼓游乡”必须连续举办,年年相续。1994年后才定为连续举办,三年才能暂停。
侯卿正月十八游大鼓,它不同于其他民俗活动,是非常独特的乡村纯儒教民俗文化活动,是侯卿十万后裔,传承祖德,弘扬先辈立身报国、行孝积善的传统美德,激励莘莘学子努力学习,积极进取,追本溯源,报效祖国,主题健康,形式独特,是极为难得的乡村民俗文化活动。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
壮族迁徙及分布桂平市壮族除部分土著外,其余均从外地迁徙而来。另一部分来自贵州,另据壮族民间族谱记载,一部分则从广东迁到平南再迁入本市。服饰壮族男女惯穿自织自染的棉、麻布服装(冬棉夏麻)。男穿对襟唐装衫...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