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年抬花桌,是元宵节一道靓丽的风景,每年正月十五,该县临洺关镇及其周围各村便挑起自己精心装饰的花桌,吹吹打打地抬上街比试。表演时万人空巷,争相观看。
据了解,永年抬花桌相传在明清时期就已流行。为祈祷五谷丰登,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由当地的“清乐会”精心装饰各具特色的六乘花桌,每个花桌由八人抬着,向镇中心的观音阁出游汇聚,表演风趣、滑稽、技艺高超而别具风采,深受群众喜爱。
2018年11月,《永年抬花桌》入选河北省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项目传承人为裴保林。
永年县临洺关抬花桌主要流传于永年县的临洺关镇六道街,始于唐代初期,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是一种具有强烈燕赵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间舞蹈文化样式,融民间工艺制作,抬舞,吹奏、打击等于一体,其中抬舞是其主体部分,是一种具有强烈燕赵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间舞蹈文化样式。
据史料记载,隋末秦王李世民在临洺关西五里处之娄山驻军,与在永年称王的窦建德对阵打仗,后李世民取胜,建立唐朝。李世民登基,并开创贞观盛世,他命尉迟敬德在临洺关造观音阁,民间大庆,结花插桌,锣鼓开道。自此,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时,抬花桌的习俗便延续下来,花桌装点也不断丰富,它逐渐成为民间欢庆丰年、祈祷来年五谷丰登和节典盛庆不可缺少的重要文化活动。
花桌制作有独特的传统工艺,一般重达百余公斤,在类似八仙桌一样的桌子上遍插各类花卉,形成高拱造型,由八人或十六人抬着原地舞动或舞蹈行进。“人动杆不动”,抬舞者需掌握一定的传统舞蹈动作技巧。花桌以鼓吹乐队为前导,常演的曲目一般为《霸王鞭》《小木碗》《扯不断》等。一个花桌队伍一般要有四五十人组成。抬花桌一般固定在农历正月元宵节期间表演展示。
说起抬花桌,“花桌”不可不提。它有三大特色:
其一是“重”。花桌制作有独特的传统工艺,一般由紫檀木或红木制成,重达百余公斤,为方形八仙桌。桌背及两侧镶制的栅栏精雕细刻,描龙画凤,自栅栏向上以细竹条、铁丝绑扎成6尺多高的椭圆形花架,点缀着数千朵奇花和数百支蜡烛。花桌的腰部两侧各凿两个方洞,由长约一丈六尺的两根大型木杆穿过。杆端绑一中型横杆,横杆两端是两个十字形小竖杆,以绳捆系。花桌由8人或16人抬着原地舞动或花步行走。一人扶杆,呼唤口号并进行指挥。
其二是“俏”。一张类似八仙桌的桌子上方用鲜花或绢花插出高拱造型,中央是洁白的观音坐像,美艳,芳香,摇曳,美轮美奂,美而生俏。
其三是“神圣”。别看一张花团锦簇的桌子,那是祭祀观音之供品,从祭桌、插桌、抬桌,到最后拆桌、封桌都有一套约定的仪式流程,马虎不得。
通常抬花桌时,花桌前要有永年鼓吹乐队,即吹歌表演,它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全国名头也是响当当的。抬花桌加上伴奏,花桌的艺术性和娱乐性更胜一筹,抬花桌队员全靠吹歌指挥,前面吹什么曲,后面走什么路,舞姿和乐曲前后呼应。抬花桌时常吹奏的曲目一般是《霸王鞭》、《小木碗》、《扯不断》等,抬花桌的舞步由前后搓步、八字步、花步、秧歌步、抖肩换肩等组成,行走起来鼓乐声喧,花枝飞舞,整齐协调,十分壮观。
在永年临洺关,说起抬花桌,当地人都会滔滔不绝,他们会告诉你东街的桌好,西街的桌大,南街的桌舞扭得妖,抬花桌要的就是这个劲儿———比!看谁桌上花最艳,看谁吹歌奏得响,看谁的仪式最排场。
临洺关六道街的花桌穿街走巷,直抵观音阁,阁前灯火通明,大家摆开阵势,开始“对花桌”。各路锣鼓队伍使劲给自己的队伍加油,唢呐朝天吹,锣鼓震天响,抬舞扭得花枝乱颤,鼻扎八字胡、嘴叼旱烟袋的抬舞队员直扮鬼脸,人挤人,人喊人,笑闹声仿佛要将夜色戳穿。这是这个古老的仪式最热闹的时候了。
永年抬花桌为宁静老城增添了一份古朴,一份亲切,一份别样的沧桑,成为当地百姓平凡日子里不可或缺的喧嚣。在这里,可以真切地体会万众欢腾的场面,感受到民间社火的旺盛生命力。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当地的“油蜡会”便精心装饰出自己的花桌,每个花桌由8人抬着。走遍六道街的主要街道,围观的人们对这些花桌点评一番。做得最好的花桌是最被人关注的,连抬花桌的人都神气十足。如果有两个花桌队迎面相遇,他们就互不相让,吹唢呐的歌手就在此进行吹歌比赛,看谁吹得好、吹得响、吹的曲子多,这种场景是最有趣、最好看的。
然而,最令人惊叹的是抬花桌绝技———腾空跳。民间艺人们把花桌的小抬杆前端顶在自己的肩锁骨和后肩边上,他们需步调一致劲一股,不能出丝毫的差错,只听一人高喊一声:“腾空,跳!”8人同时将肩向上一纵,花桌便离肩腾空跳起半尺多高,然后再稳落在抬桌者的肩上。这个绝活,难度很大。当花桌抬到最高潮时,百支蜡烛火焰闪烁,千朵奇花上下翻飞,沿途观众无不眼花缭乱。
文革期间,抬花桌曾经中断10年。上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花桌的装点逐步丰富,并吸收了不少现代工艺,近年来,抬花桌渐渐呈现出了繁荣的态势。
据介绍,目前,临洺关各街抬花桌的经费来源和组织协调,主要由村委会负责。抬花桌只在正月十五元宵节举行,平时偶尔参加一些活动,闲时无人问津,没有常设性的组织。参加抬花桌的民间艺人也多为年过六旬的老者。
永年临洺关抬花桌作为一项民间舞蹈文化形式,有着传统的抬舞技巧、步伐程式以及主要仪式,但随着老一代艺人的逐渐逝去,其传统的技巧及内涵日渐丧失,加强保护刻不容缓。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
壮族迁徙及分布桂平市壮族除部分土著外,其余均从外地迁徙而来。另一部分来自贵州,另据壮族民间族谱记载,一部分则从广东迁到平南再迁入本市。服饰壮族男女惯穿自织自染的棉、麻布服装(冬棉夏麻)。男穿对襟唐装衫...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
达斡尔族是一个民族特点非常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别是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即柳蒿芽,后又成功地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举,就颇有自己的独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