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有人会问,宋国国君宋襄公怎么会埋葬在睢县呢?宋襄公的陵墓在何处?
说起来话长,请听我慢慢叙说。
睢县城北面临着一碧万顷的大湖,叫做北湖,也称为凤湖。湖中央有一条南北大路把湖分成两半,形成了东湖和西湖两个湖。东湖的北端有一北一南两个岛屿,遥遥相望。北面的岛面积较小,被茂密的树林覆盖。南面的那个岛,占地面积有二十多亩,南北长,东西窄,中间高,四面低,远远望去,像一座土山,又像一口大棺材。据《睢县县志》上记载,这里是春秋时宋国国君宋襄公安葬的地方,叫做宋襄公陵岛,简称宋襄公陵。这里就是宋襄公陵墓所在地。具体来说,这个岛东北角那座高大的坟墓,就是宋襄公的陵墓。宋襄公陵岛西面,有一座长桥把岛与湖中央南北大路连通,人们可以通过这座桥,登上小岛拜谒宋襄公陵。
宋襄公在这个岛的地下长眠了两千多年。
有多少人能够知道,一代国君竟在这里默默一躺就是两千多年呢。
由于宋襄公安葬在睢县地下,所以睢县古称“襄邑”。《辞源》上解释说:“襄邑,县名。春秋时宋襄牛地,宋襄公葬此,故曰襄陵。宋为拱州治,金为睢州治。故城在今河南睢县西。”睢县古称因宋襄公陵而得名,宋襄公因依睢县大地而得以长眠,宋襄公和睢县紧紧联在了一起。睢县人世世代代都在保护着宋襄公陵墓,让宋襄公在天之灵永安。
如今,宋襄公陵岛佳木葱葱,芳草萋萋。人们常常看到,宋襄公陵岛和岛上的陵墓、房屋、草木倒映在湖水中的轮廓,摇摇曳曳,明明暗暗,惊得碧波荡漾,鱼儿远游,水鸟飞走,风儿轻轻,湖水悠悠,万籁俱寂,似乎在为宋襄公陵创造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湖水中的蓝天上,朵朵白云飘,对对水鸟飞,只只渔船行,日月灿烂,光点闪闪,又似乎在悄声细说着宋襄公遥远的历史。
早在三千多年以前,商朝最末一个国王名叫纣,他暴虐无道,是个有名的暴君。他草菅人命,横征暴剑,大兴土木,建造豪华的宫殿,无休止地征调平民和奴隶服劳役,如果稍有不满或反抗,就惨遭杀害。他醉生梦死,荒淫无度。相传,他像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夏桀一样,征调并强迫许多平民和奴隶挖了一个很大很深的池塘,里面灌满酒,并在池塘周围栽上木桩,木桩上挂满熟肉块,叫做“酒池肉林”。他和大臣宫女们在这“酒池肉林”中日夜饮酒作乐,不理朝政。有时喝醉倒在酒池中淹死,他和宫女们欢呼大笑。人民对此极为不满,纣王就用各种酷刑进行镇压。据史书记载,纣王发明一种酷刑叫做炮烙。这种酷刑,就是把铜柱子放在熊熊燃烧的炭火上,强迫受刑者在上面行走,受刑的人站立不住,就掉在炭火中活活烧死,纣王和一些大臣及宫女指笑作乐。凡是纣王看不惯的官员百姓,都要抓来受酷刑致死。就连他的叔父比干,因规劝他,也被挖心致死。《辞源》上说:“比干,纣王叔伯父。传说纣王淫乱,比干犯颜强谏,纣怒,剖其心而死。”纣王的残暴腐败,引起百姓不满,以致众叛亲离,天理不容。
公元前进1046年,周武王顺从民心,联合一些国家,领兵五万伐纣灭商,纣王凑集七十万人马迎战,双方在距离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35公里的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开战。战斗中,商朝的官兵纷纷倒戈,反击商军,商军溃败。周武王率领的部队和商朝投降的官兵联合起来,很快攻占了商都朝歌,商纣仓惶逃到鹿台,他看到四面都是仇敌,再无生路,就自焚而死。
商纣死后,为了安定社会,稳定人心,周武王封纣的儿子武庚于旧都雍丘(今河南商丘县)。但是,武庚对杀父之仇耿耿于怀,恩将仇报,在周成王时,他率领一些人发生叛乱。周成王一举平定叛乱,杀死武庚。周成王又把武庚的封地雍丘封给了纣的异母兄微子。微子名启,为人正直,看不惯纣的所作所为,曾多次规劝纣王,但是纣王不听,微子一气之下,就离开了都城,远走他乡。周灭商之后,微子向周称臣。因此,周成王杀死武庚后,就让微子统率殷族,封于宋地。微子号宋公,建立宋国,为宋国的始祖,都城设在雍丘。从中可以看出,宋国王室实际上是商的后代。宋国辖地在今河南省东部及山东、江苏、安徽三省之间。这一带,北靠黄河,南临淮水,东接齐鲁,西连郑魏,山少平地多,土地贫瘠,庶民贫困。
宋国建立后,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春夏秋冬,风霜雨露,一转眼,就经历了四百多年。国君传到了宋恒公,疆域有所扩展,国势有所增强。宋桓公死后,继位的是他的儿子兹父(也作兹莆),称为宋襄公。他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也是一个不一般的国君。
宋襄公自幼酷爱读书,并且笃信书上的话尤其信奉书上写的关于“仁义”的信条,把它作为座右铭。因此,平时,无论对什么样的人,他都仿效古人的做法,去讲仁义,对老年人更是毕恭毕敬。有时候做得非常过分,因此,有人觉得他一身书生气,是一个十足的书呆子。
宋襄公做国君时,天下早有着大大小小的众多国家。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借用《红楼梦》里探春形容贾府中人与人之间明争暗斗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个就像熏眼鸡似的,恨不得你一口吃掉我,我一口吃掉你。用俗话来形容,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淤泥。
宋襄公做国君,志大气盛,雄心勃勃,一心想继承齐国国君齐桓公的霸主地位,称霸天下,并以“仁义”治理天下。为此,宋襄公任命贤能的异母兄目夷为统率左路军的长官左司马,任命贤能的公孙固为统率军队的高级长官大司马,并把宋国军队称为“仁义之师”,号令举国上下都要讲仁义,构建仁义之邦。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死后,他的五个儿子争夺国君地位,其中齐公子昭逃到宋国,请求宋襄公帮他回到齐国做国君。齐国霸主的地位也就此结束了。
宋襄公一见齐公子昭请求帮他回国做国君,觉得自己当霸主的机会到了,满心欢喜,一口答应。
公元前642年,宋襄公联合一些国家,组成联军,一直打到齐国国都监淄(今山东淄博),帮助齐公子昭做了国君,他就是齐孝公。宋襄公自认为功大名遂,做霸主是当之无愧的。
为了确立霸主地位,众多国家在宋国的盂地举行会议。《辞源》上对“盂”的解释说:“地名。春秋时宋地。春秋僖二一年:‘宋公、楚子、蔡侯、郑伯、许男、曹伯会于盂。’故地在今河南睢县。”会上,楚国国君楚成王和宋襄公都想当霸主,闹翻了脸,争执不下。事先,左司马目夷请求宋襄公在盂地周围布下武力。以防不测,但是,宋襄公很讲仁义,没有同意,没有那样做。而楚成王非常狡猾,在众多诸侯面前,他表示同意宋襄公当霸主。但是,他依仗着楚国势力强大,暗地里又指使身带匕首的随从人员捆绑住宋襄公,扣押起来,后经几个人从中斡旋,才把宋襄公给放了,结果楚成王做了霸主。
宋襄公带着耻辱回到了都城,恨死了楚成王,骂他不讲仁义,准备给以报复。
此后,宋襄公对当时天下形势进行了仔细分析。他认为,宋国东面的齐国是个大国,国强民富,不易攻取,也不必攻取,因为齐孝公是靠着宋国的帮忙当上国君的,他只有报恩,决不会反目成仇。齐国南面的鲁国是齐国的邻国,也不能先讨伐它。宋国北面的赵国,国势也很强大,且隔着黄河,攻取不易,也不方便。赵国北面的燕国,国力也比宋国强大,再者路途遥远,若要攻打,战线显然太长,宋国的兵力也显然不足,很难取胜。宋国西面的晋国和韩国,还有秦国,更是山高路远,沟河阻隔,更不能图谋攻占。唯有宋国西南面临近楚国的郑国可恨,一个小小的郑国的国君郑文公,竟敢违背宋国的意愿,投靠楚成王,让郑国归属于楚国,真是岂有此理!不攻占郑国,决不罢休。攻占了郑国之后,再讨伐楚国,找楚成王算帐,以解心头之恨。然后,再图谋霸主地位,成就霸业。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