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亳州73、84民俗 闯岁关的素饺

凝冬酱2023-08-10

亳州73、84民俗 闯岁关的素饺

在我们亳州,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罗王不叫自己去”的俗话。这句俗话说的是,老年人在这两个岁上各有一道致命的关口。但同时,我们亳州又有让出了阁的女儿,在父母来到致命关口之时,为其包上相应年龄数的水饺,为他们祈福冲出关口,以便延年益寿的习俗。

我年幼时常见邻人跪着包饺子,但当时因自己年龄尚小,对此事并不在意,更无从了解。直至上了初中,一日放学回家路经表嫂门前,见她双腿跪在木椅上背对门,面朝里在干着什么,出于好奇,便走进去看个究竟。进屋才看清她是在擀面皮包水饺。只见她面前擀好的饺子皮小巧玲珑,比现在的一元硬币略大。面前的小瓦盆内放着韭菜、豆腐和鸡蛋皮切碎后调和成的素饺馅。那韭菜的绿、豆腐的白、鸡蛋皮的黄特别显眼,再放上些香油、盐、胡椒粉,这馅不仅颜色艳丽,闻起来香辣扑鼻令人垂涎。在案板的一角用秸秸编成的馍盘里,摆放着满满的、码得整整齐齐的水饺,个头若男人拇指般大小,精致之极,只见它们个个邻子高、肚子肥,煞是喜人,令人难忘。

在乡下长大的表嫂平日里寡言少语,跟表哥结婚几年来也没发现有什么过人之处。那天见她有如此高超的面食手艺,令我感慨不已,敬佩之余更想弄清包这种小饺子的来龙去脉。便缠着嫂子要她讲讲包小饺子的原委。她先是一怔,接着若有所思地说:“什么原委不原委的我也不清楚,只知道这是老辈人传下来的。小时听老人们说,凡是出了嫁的闺女,都要在生身父母七十三岁、八十四岁生日之时,包上跟他们年龄相应数字的素饺送去。目的可能是让他们吃了好冲过岁数关,多活几年吧。”我急不可耐,便连珠炮般发问:“包大的不好吗?包肉的不显更孝顺吗?”表嫂郑重地说:“这可不是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闺女包的这种饺子,是要老人一顿吃完的,那叫一股作气冲出关口。你想,包大了一顿能吃完吗?要说包肉的那可又有讲究了。肉、肉,咱们亳州话说慢也叫‘肉’,你想,慢了不就耽搁过关了吗?”我听后顿悟,真想不到包这种素饺子还有这么多说道。

接着我继续讨教:“跪着包饺子还有啥讲究呢?那硌得腿多疼……”没等我说完,嫂子便捂住我的嘴,大声说:“傻丫头!不准说疼!”她顿了一下接着又说:“爹娘养育我们一二十年历尽艰辛,而我们从择菜、和面到包好也只不过两三个钟头,离爹娘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差得远呐。”表嫂的话令我深思,因为这话蕴含着的是千古伦常高尚的家庭美德呀。

六十多年后的今天,仍有人延续着这种习俗,包素饺本身并不值得称道,可贵的是双膝跪着给父母包素饺的精神,那不但是一个孝敬父母的试金石,更是对现在一些人对生身父母不以为意的一种鞭挞。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