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到了永乐年间(1403—1424),葸茅岭张氏族人开始修文习武,三世祖张授以武生出身,英勇善战,由把总、千总擢升正四品都司(主管连山、连南、连县、乳源一带军务),一批文武之才逐步走向社会。
进入成化年间(1465—1487),八卦围兴起了一个建筑高潮,在面积约一万八千多平方米的范围内,已规划建设大小街巷九十九条,围墙坚固,分乾门、巽门、艮门与寅门出入,围内各式泥砖房、青砖房拔地而起。为了防御贼人打劫,在乾门与巽门楼上分别建有鼓楼,置刘、关、张三神像,每晚按户轮值点灯、烧香,遇有危情,以击鼓为号,族人闻鼓声集结,听候号令。
嘉靖五年(1526),三十七岁的五世祖张佑(号前峰)以经商、行医,富甲一方,贫困户求医,免予收费。时全县遇旱,他捐粮万石赈灾,韶州知府唐升赠“万石名家”牌匾以褒奖。嘉靖十八年(1539),韶州知府郑骝得牙病已历三载,久治不愈,将危,愿以白银万两招良医。张佑得知,以黑草鱼牙骨烧灰存性,配以山豆根、黑老虎、细辛等中草药将知府牙病治愈,分文不收。知府为谢救命之恩,特赠“积善之家”牌匾,亲送至“八卦围”张氏宗祠悬挂,翁源知县曾极陪同知府亲至其家作客。嘉靖年间,张永渊、张永深成为富甲一方的大户,各娶妻、妾五房,子孙衍盛。
万历五年(1577),张化巨擢升候补武略骑尉正六品,随岳父陈璘将军开赴罗旁(今云浮市云安、罗定、郁南),后立家东安。万历年间,由张氏家族出资,分别建起二座红麻条石砌成的精致石桥,成为一大景观,后毁于洪水。崇祯年间(1628—1644)张瑜由贡生考授广西郁林州(今玉林市)学正(与县教谕同级别,相当于今天的县科教局长)。
清康乾盛世,“八卦围”人才辈出,十一世祖乾福、皇华、嵩华、石挢、十二世百宪,嘉庆、道光年间十四世魁悦、十五世煌太分别考选从六品州同,挂“司马第”牌匾。咸丰、同治年间,文楷、文铭、文杰、天沛分别以贡监或武生出身擢升正五品同知和荣立五品军功授衔。
咸丰九年(1859)三、四月间,以惠州瞿火姑为首领的万余流寇,先后分两股由兴宁进入翁源县境,横扫茶园(今江尾松塘)、芙蓉(今坝仔芙蓉)、梅村(今坝仔梅村)、牛岗(今江尾葸茅岭一线)、南塘(今江尾塘村湖心坝一线)诸铺,沿途杀人放火、劫财劫色。据《韶州府志》卷三十七·烈传·烈女·翁源第十四页至十五页记载:“咸丰九年五月初二日,翟火姑部攻破张家围,廩生张熙妻李氏,发匪焚乡赴火死。张桢祥妻李氏及媳不辱被匪焚死。张兆祥妻杨氏,遇发匪不辱死。张兆增妻刘氏,随夫与发匪巷战不敌而死。张必瑞妻沈氏及媳妇不受辱,遭发匪焚死。张现荣两媳,见贼破围跳塘死。张克荣妻刘氏,见夫被贼杀,厉声骂贼堕楼死。张大光妻刘氏,发匪破围冒刀剑而死。张敬典妻李氏,贼至跳火死。张大荣、张炳照妻曾氏、彭氏,贼破围时偕两媳同死。张洪福妻康氏守寡,贼至偕媳邱氏及女投塘死。张裕发妻朱氏,守寡,贼至不辱死。”流寇侵犯张家“八卦围”时,用土炮先破围墙,随即双方进行激烈巷战。贼至每以火攻,张家围大部房屋焚毁,贼人见年青妇女即污辱奸淫,见贵重钱物即抢掠而去,见抵抗者乱刀砍死,共杀死张姓村民312人。“八卦围”顿时一片火海,尸横街巷,血流成河,惨不忍睹。最后,贼人以死伤千余人为代价转攻南塘湖心坝而去。(有传闻称太平天国石达开部队攻破“八卦围”,此乃不实之词。石达开部只经过始兴而转湖南,洪宣娇部队也只在乐昌坪石金鸡岭驻过军,均未到翁源)。
葸茅岭“八卦围”经此大难,人口锐减,财产遭劫,张氏族人不屈不挠、挺起腰杆,于次年全族振作集资动工重建围楼,同治二年(1863)围楼修善一新。“八卦围”自明成化年间初具规模,至清顺治四年(1647)大修,乾隆三年(1738)因火灾重修祖栋,重立神龛牌位,嘉庆二十五年(1820)又因火灾再修祖牌、神龛。咸丰九年(1859)围屋损毁严重,经三年大修完工。民国四年(1915),由族中“万全会”出资、创建“万一押”当铺。民国五年,重修祖祠大门。至此,“八卦围”内拥有房屋1653间。
据张氏族谱引述和本人考证,葸茅岭“八卦围”明、清时期出广威将军一人(正四品)五品文官4人,六品文武官9人,七品武官1人,八品文官4人,九品文武官34人,未出仕贡生6人,廩、增、文武庠生(秀才)50人,为翁源的名门望族之一。葸茅岭“八卦围”是韶关市按八卦方位建筑、面积大、人口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客家围楼之一,现为县级文保单位。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
布依戏是盛开在贵州高原的一朵鲜花。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绸(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
吕蒙正故里位于洛阳城东南10余里偃师市西南佃庄镇(现属伊滨区)相公庄村。北宋名相吕蒙正(944~1011年),洛阳人,幼贫苦读,孜孜好学。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进士及第,为将作监丞,通判昇州,不数年...
“飞山庙”曾经是城步常见的一种庙宇,也是中国中部和南部过去常见的庙宇。可以说,在过去,凡是有杨姓人聚居的地方,就有“飞山庙”。这种庙宇一般都二至三进的单层四合建筑,体积宽大,屋面盖青瓦,挑檐翘角;屋内...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
壮族迁徙及分布桂平市壮族除部分土著外,其余均从外地迁徙而来。另一部分来自贵州,另据壮族民间族谱记载,一部分则从广东迁到平南再迁入本市。服饰壮族男女惯穿自织自染的棉、麻布服装(冬棉夏麻)。男穿对襟唐装衫...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