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吉林农安(黄龙府)习俗(2)

庄雅子2023-05-26

二、生活习俗

解放前,在服饰方面,农民夏季戴草帽,冬季戴四耳毡盔皮帽,春秋多不戴帽子。草帽用秫秸皮刮成糜条编成,尖顶圆檐,形似蘑菇,巧手可编出各种花纹图案。解放后,购进外地用麦秸编制的圆盔大檐草帽,秫秸草帽逐渐淘汰。四耳皮帽也称四喜帽子,前后各一小耳,左右为大耳;俗称“帽扇子”,多用狗皮、兔皮或羊皮等缝制,富有者多用狐狸皮和貉皮等。帽盔圆形用羊毛擀成,上部为盔顶,下部剪成四个帽耳,均呈半圆形。在屋里或天气不冷时,把帽耳折在盔内。解放后,戴四耳皮帽的逐渐减少,被两个长耳皮帽代替。

衣服按季更换,天暖穿小布衫、单裤,男人多着黑和蓝色,年轻女人穿花布衫。小布衫也叫小褂,男人是对襟系纽扣;女人带大襟,在右大襟腋下系纽扣,纽扣是用布缝制的圆条,再结成圆球状的结,俗称“蒜头”疙瘩。上年纪的人,也有用铜扣、玻璃扣的。在家或劳动时穿小褂、单裤,出门时一般外套大布衫。大布衫蓝色较多,老年人多穿黑色,老太太也有穿半截大布衫的,富有者穿绸缎制做的长衫,妇女多穿旗袍。解放后,大衫、棉袍被风衣、棉大衣代替。

解放前大多数人穿家做的布鞋,冬季普遍穿靰鞡。靰鞡是用牛皮缝制而成,形似小船,底宽帮深,前尖翘似船头,前脸捏有多褶。将靰鞡草砸软,均匀的絮入靰鞡中。在靰鞡帮的前后两侧用皮条穿上耳子,穿进绑绳。穿时把靰鞡靿子捆绑在小腿下部。靰鞡适于冬季户外劳动或长途步行,冬季乘车远行轻便遂脚,保温耐寒。春播时多穿靰鞡踩格子,面宽踏实。

在饮食方面,解放前以小米为主,兼食玉米面、玉米碴子和高粱米。当地出产少量旱稻,俗称粳子,加工后称粳米,并种少量小麦。一般民户逢年过节时,才能吃点粳米和面粉。平时一日三餐,早餐一般是玉米面饼子(俗称“大饼子”),玉米面掺少许大豆面,或掺适量小面,俗称“杂合面”,贴在饭锅内,下面炖菜或煮粥。午餐小米干饭,晚餐玉米碴子粥,有时放进芸豆,别有风味。

农忙时节和腊月,家家淘米蒸豆包。黄米面发酵后,包上芸豆或小豆馅,团成圆形,蒸熟食用。农安出产荞麦,解放前用荞面包饺子、擀面条、削面片、压面片,代替面粉改善生活。荞面是用木制的床子压出来的,打卤面是圆形的面条,浇上炸酱卤,别具风味,农民尤其喜欢食用。

60年代以前,大多数农家副食较差,只有夏秋两季能吃到新鲜蔬菜,冬季只有白菜、马铃薯、萝卜、葱、渍酸菜和干菜。每到春季,俗称“苦春头子”,冬储菜基本用尽,只有少许干菜、马铃薯、咸菜。稍富裕人家,有时可吃一些黄豆芽或豆腐、粉条之类。直到冰消雪化,地里长出野蒜(小根蒜)、苣荬菜、蒲公英,妇女儿童采回家中,洗净蘸酱吃生菜习惯,生菜多是白菜、葱、芫荽(香菜)、辣椒或野菜。用白菜叶包“饭包”,把白菜叶铺好,将撕碎的葱、辣椒、芫荽与大酱拌匀,放在菜叶上,再将小米饭包进去,捧起来吃,地方风味浓厚,尤为妇女所喜食。平时熬菜,多用小米饭米汤,加上适量调料,虽然没油,比清水熬菜好一些。至于鸡、鱼、肉、蛋,除年节和待客外,平时很少食用。

在居住方面,初来垦荒农户,用土垒墙,树杈当梁,蒿草为盖,搭成简易小房,俗称窝棚或窝堡。后来有些屯名便沿用窝堡的名称,如程家窝堡、腰窝堡等。马架也是临时小房,用木杆、蒿草搭成人字架,“四马架”、“六马架”等屯名即由此得名。开荒定居后,随着生产发展,开始修建永久性住宅。房屋以木料做柁、檩、椽、柱,支起房架,用土坯垒墙,内外用泥抹光,用秫秸或苇子编成房箔,在房箔上压上土和碱土,后用碱土泥抹光,这种房屋叫土平房。

全县多是土平房,只有少数草房和砖瓦房。每座房屋三间或五七间不等,多为单数。南向为正房,两边的配房叫厢房,前门两侧的房屋叫门房。独门独院由一家人居住,有正房、东西厢房和前门房的叫“四合院”,皆是大户人家。一般人家三间住宅,多在中间开门,也有一头开门的。进门这间叫堂屋,即厨房。中间开门的堂屋两边有锅台。灶火直通左右两屋的火坑。正房火炕均在南窗下,称南炕;南北皆有炕,叫“对面炕”。炕是人们休息睡眠的地方。室内陈设主要有长方形木柜,富裕人家有放被褥的“地琴”或“炕琴”,木柜上放有大镜、掸瓶,屋地中央放有方形八仙桌和木椅。进入80年代,砖瓦结构房屋逐渐增多,农村室内家具也换成立柜、组合柜、茶几、沙发、写字台等,富裕人家火炕变成了钢丝床。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