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民间的节日颇多,俗有“四大节、八小节、二十四个末节”的说法,其中“大节”有“春节”“惊蛰”“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节”“腊八”“小年”等。在这些节日里,都有固定而特别的节日饮食,“宁穷一年,不穷一节”的说法足以说明节日饮食的重要。
腊月三十的晚饭(农村叫后晌饭),是这一年中的最后一顿饭,一般家庭都要擀长面,炝臊子,吃“碱面”。进餐时间还必须在“请神”(祭祖先)之后,全家长幼同桌围座,老人们边吃饭边对儿孙讲说这一年家里发生的重大事件,如婚丧嫁娶、酬神祭祀、经济收入、来年生活安排等,也相当于家庭年终总结吧。
这顿饭要求所有家庭成员都要吃饱到最大程度,称为“装仓面”。其用意就是人们辛苦劳作了一年,最后一顿饭一定要吃好,把“仓”(肚子)装得满满当当、实实在在,图个身强体健。之所以要做臊子长面,可能是求个长命百岁、诸事如意,并有期盼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意。晚饭之后,等天黑祭祀结束,全家人还要吃年夜饭,这也是“装仓”的继续。
按敦煌民间习俗,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无论穷富人家,除了正常准备的油饼子等食品招待来客外,正月初一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这与我们北方人过年吃饺子的习俗一脉相承。饺子的质量视家庭条件而论,一般用猪、羊肉拌萝卜或洋芋做馅。饺子一般要求除夕晚上都要包好,初一破晓吃。
初一吃饺子有“招财进宝”之意。敦煌民间传说.人间的“招财童子”和天上的“进宝郎君”原是一对孪生兄弟,他们共享人间香火,同为众生造福,很受百姓拥戴。后来,“进宝郎君”被天庭擢用,分别时二人立下盟约,大年岁首“招财童子”以燃火为号(后来演变为放烟花爆竹),“进宝郎君”就将天宫宝物偷送人间。人们为了“得宝致富”,便以饺子为象征,从古到今沿袭传承。
正月初七,敦煌人称“人七日”。这天家家一律吃臊子面,叫“拉魂面”。相传正月初七这一天人的魂魄最容易脱离人体,吃了“拉魂面”就可以用长面把人的灵魂和肉体牢牢地捆绑在一起,意味着人们追求健康、平安的美好愿望。
人们都知道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并以吃元宵寓意团团圆圆。但在敦煌,有条件的人家正月十五吃元宵,更多的人家都在蒸“面老鼠”。“面老鼠”是用发面做皮,将上好的炒面或春节期间吃剩下的馍馍渣用清油、糖等佐料搅拌在一起做馅,捏成老鼠形状上笼蒸制,因馅是用清油搅拌的,也叫“油老鼠”。在蒸“面老鼠”时一定要注意不能给老鼠做眼睛。称“瞎老鼠”,意为诅咒老鼠个个瞎眼,不再糟蹋粮食。
煎饼是正月二十必做的食品,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摊煎饼献供敬神,以示补天补地。煎饼是采用精白面粉调成糊状,将适量面糊舀入平底锅摊匀,烙成一张张形似圆月、薄如绢帛的半透明薄饼,然后将炒好的豆芽、韭菜、肉丝、蛋丝放在煎饼上面,卷成筒状,一口咬下去,鲜嫩可口、味美无比。
二月初二,民间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也称为“春龙节”。这一天,敦煌人都要吃猪头肉。宋代苏轼所著《仇池笔记》中曾记录了一个故事:王中令(即王金斌,后唐时太正人,宋初官拜安国军节度,死后加封中书令)平定巴蜀之后,甚感饥饿,于是闯入一乡村小庙,却遇上了一个喝得醉醺醺的和尚:王中令大怒,欲斩之,哪知和尚全无惧色,王中令很奇怪.转而向他讨食。不多时,和尚献上了一盘“蒸猪头”,并为此赋诗日:“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时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浆浇。红鲜雅称金盘汀,熟软真堪玉箸挑。若无毛根来比并,毡根自合吃藤条:”王中令吃着蒸猪头,听着风趣别致的“猪头诗”,甚是高兴,于是封那和尚为“紫衣法师”。看来,猪头不仅是一道佳肴,而且也是转危为安、平步青云的吉祥标志。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
布依戏是盛开在贵州高原的一朵鲜花。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绸(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
吕蒙正故里位于洛阳城东南10余里偃师市西南佃庄镇(现属伊滨区)相公庄村。北宋名相吕蒙正(944~1011年),洛阳人,幼贫苦读,孜孜好学。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进士及第,为将作监丞,通判昇州,不数年...
“飞山庙”曾经是城步常见的一种庙宇,也是中国中部和南部过去常见的庙宇。可以说,在过去,凡是有杨姓人聚居的地方,就有“飞山庙”。这种庙宇一般都二至三进的单层四合建筑,体积宽大,屋面盖青瓦,挑檐翘角;屋内...
捷克人的饮食以猪肉为主,日常民族饭菜是猪肉排 、甜酸菜和馒头片,捷克人喜饮啤酒,人均消费量160升,据世界首位。到了捷克,可别错过捷克人常吃的Knedliky,也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但是配上东欧人...
酒与民俗不可分。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首当其充成为主角。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贵州各民族绚丽多姿的酒礼酒俗,构成了贵州酒文化令人陶醉的千年画卷。能...
盐城的风土人情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元末,淮河流域...
壮族迁徙及分布桂平市壮族除部分土著外,其余均从外地迁徙而来。另一部分来自贵州,另据壮族民间族谱记载,一部分则从广东迁到平南再迁入本市。服饰壮族男女惯穿自织自染的棉、麻布服装(冬棉夏麻)。男穿对襟唐装衫...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