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也有固定食俗,即吃“杏壳篓”,就是通常说的“杏皮面”。敦煌民间在冬至节这天必须食荤,无论大家小户都要割点肉做成以杏皮子为主,配以洋芋片、萝卜丁、干菜等混合而成的汤面,这就是“冬至饭”。
“冬至饭”必须在早上吃,意思是过了冬至节,白天就一天天地长了起来。因为敦煌民间有“过一冬至,长一中指”的顺口溜,也就是说人们睡觉的时间短了,白天劳做的时间多了。把“冬至饭”做得美味丰盛些,让家里人吃了多干些农活,争取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因此,就有“吃了冬至饭,干活多流汗”的谚语。
民间还有“数九”的习俗,把“冬至”称“交九”,意为寒冷冬天到来,数完“九九”八十一天,冬天就要过去,春天来临。民间有“头九二九,关门备守(意为气候寒冷,注意防寒);三九四九,冻破茬口(冬季气候最寒冷的时候);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鸭子八九雁,九九黄牛满地转(开始种田)”的民谚,表示天气的变化和人们对春天的渴望。
在敦煌民问,每年腊月初八,家家都要煮腊八粥。腊八粥原料是大米、小米、红豆、核桃仁、红枣、红糖、花生仁、桂花等,相当于现在的“八宝粥”。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小的时候家境很穷.给地主放牛,吃不饱肚子,饥肠辘辘。一次,他在屋内发现了一个老鼠洞,眼睛一亮,心想:抓个老鼠充饥吧!于是,伸手向洞里摸去,却是个老鼠的粮仓,掏出来的有大米、豆子、红枣、粟米等,五谷杂粮样样都有:他把这些粮食洗净,煮了一锅粥,喝起来香甜可口,成为一顿美餐。后来,朱元璋得了天下,当了皇帝,整天山珍海味,觉得平淡乏味想换换口味。一天,他忽然想起从老鼠洞掏粮煮粥的事来.就传令御厨以各色五谷杂粮煮粥进膳,这一天正是农历腊月初八,朱元璋吃后大悦.即为此粥赐名“腊八粥”。
睹月二十三是“祭灶神”的日子。到了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向“灶王爷”敬献供品,虔诚祷告,祈求来年家事吉利、人丁康泰。据说,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稽查善恶的神仙.腊月二十三他上到天宫向玉帝汇报人们善恶,腊月三十回到人间。为了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说些自己家里的好话,消灾免难,因此,这一天,妇女们便忙着给灶王爷准备上路的食品,烙“灶干粮”。
“灶干粮”是在兑好的发面里卷上清油、香豆子或其他佐料,烙成像小点心块那样的圆饼。到了晚上,家庭主妇洗手、净口后献供品于灶君神像前,口中不住地念叨:“灶君爷,吃干粮,吃饱喝足上天堂;灶君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祭祀完毕将“灶干粮”分给众人食用。“祭灶”是过年的前奏,农村有一句俗语叫“一到腊月二十三,过年还有整七天。”因此,民间又把腊月二十三叫“小年”。
梅山文化,点点滴滴的汇聚,集成古代文明的瑰宝,其中那些独特的地名传说,更是古老长河中迸出的浪花。地处新化县桑梓镇石窖村北面的前程村,俗名叫玉米冲,讲起这一地名原由,是一段沧桑久远而讽渝深刻的故事。康熙...
传说畲族的祖先是狗头王,人身狗头。为什么人身狗头呢?古时候,高辛帝宫中有个左耳奇大的大耳婆。一天,高辛帝请医生替大耳婆治耳朵。医生却在耳朵里扣出一颗蛋来,群臣把蛋拿到宫中的一个楼上。天上的凤凰领着地上...
孟轲之母因为“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天下母仪的典范。但是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却鲜为人知。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同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弟弟...
车村,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车村每年年初六都要从姚夫人庙里请出姚娘娘到村里巡游,保各家各户平安,各家各户都会在姚娘娘到来之前准备好祭品和香火祭拜娘娘。当天是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对于乡间的神仙,我见得很...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
布依戏是盛开在贵州高原的一朵鲜花。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绸(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成为布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