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书体字形历秦篆、汉隶、魏体、唐楷之演变至宋代而基本定型规范化,故汉代至宋代是书法艺术嬗变极为重要的阶段。但历经千百年沧桑巨变,留传至今的汉魏唐宋书法真品已寥若晨星,而蜀道石刻却奇迹般地保存着自汉魏至明清近两千年间为数可观的书法实物,是中国书法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
一提起“石门十三品”,就勾起了著名书法家、成都市书协秘书长钟杨琴笙的一段回忆。1999年,他报名参加四川省书协与四川大学联合举办的书法篆刻研修班,师从何应辉、张景岳先生临习碑帖经典。研修班结业的时候,书法家一行结伴去汉中博物馆,参观“石门十三品”。
搬迁至博物馆的这13件摩崖石刻,被誉为“国之瑰宝”,钟杨琴笙赞叹它们在书法史上“意义太重大了”:“比如《石门颂》是汉代隶书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笔划圆浑飘逸,结体舒展;《石门铭》是隶楷转变过程之中形成的魏碑经典,被康有为先生推崇备至,他将其列为‘神品’,评价石门铭说:“飞逸奇浑,翩翩欲仙,若瑶岛散仙,骖鹤跨鸾。”
汉中之行,一睹原碑风采,被年轻的书法家们誉为“接受了经典书法的洗礼”,他们纷纷解囊,甚至不惜斥资千元购买一张《石门铭》、《石门颂》或者《杨淮表纪》原碑拓片。钟杨琴笙只购买了一张《汉石门颂》原拓,为自己最喜好的汉代隶书“交学费”。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不少原碑都采取了保护措施不能再拓制,原碑的拓本现在很不好购买了,而他却能时常拿出原拓临摹一二,感悟古人原汁原味的书法韵味。提起自己收藏的《汉石门颂》原拓,钟老师仍赞不绝口:“《石门颂》被后人称作‘隶中之草’,线条飘逸、流畅浑厚。”
虽然西安碑林的名气更盛,但在钟杨琴笙看来,对于书法爱好者而言,石门十三品的石刻艺术完全可与西安碑林比肩。“汉中博物馆在石刻方面的藏品档次、艺术水平并不逊色,特别是汉中独有的《畜君开通褒斜道》、《石门颂》、《石门铭》、《杨淮表纪》等,在西安碑林也芳迹难觅,非常值得一去。”他一直有个心愿,组织自己的书法学员,去汉中再度寻访这些心中的书法瑰宝。
石门十三品是研究汉隶的重要实物,在中外书法界、金石学界都享有盛誉,现存于汉中市博物馆,它们分别是《石门》碑、《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鄐君碑释文》摩崖、《李君表》摩崖、《石门颂》摩崖、《杨淮表纪》摩崖、《玉盆》摩崖、《石虎》摩崖、《衮雪》摩崖、《李苞通阁道》摩崖、《潘宗伯、韩仲元》摩崖、《石门铭》摩崖、《重修山河堰》摩崖。
记者此前采写“回望长漂30周年”系列报道时,有幸在长漂亲历者冯春家中目睹《衮雪》拓片。冯春家的客厅里悬挂着很多漂流照片、证书和奖牌,墙上还有一幅巨大的书法拓片,上书“衮雪”二字。这是2003年参与汉江漂流的意外收获。当时一行人到褒河参观,看到曹操留下的“衮雪”,于是冯春买了好几幅拓片,赠送国外同行。
这是目前唯一能见到的曹操手书真迹,其中还有一个典故。公元215年,赤壁之战后的曹操并没有因势力锐减而消磨斗志,仍然“烈士暮年,壮心不已”,61岁发兵征讨张鲁,短短八个月就拿下了汉中。然而因“内有忧逼”,不得不“身遽北还”。这样的决策给了刘备可乘之机,他于公元218年亲率大军进攻汉中,并于次年斩杀曹军主帅夏侯渊。
公元219年3月,曹操再次亲临汉中时,已无回天之力。相传“衮雪”二字就是他第二次登临褒谷故时亲笔所写。当时,他驻兵汉中褒谷口,只见褒河流水汹涌而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于是豪情难抑,挥笔写下隶体“衮雪”二字。随从提醒“衮字缺水三点”。曹操抚掌大笑:“一河流水,岂缺水乎!”后人刻于河中巨石之上。此时虽与书写《观苍海》的情形大为不同,但一代枭雄战败之际,还有闲情逸致,着实令人佩服。
冯春给热爱漂流的朋友们赠送拓片的时候,总要讲述这一典故。同行这才恍然大悟:我们漂流的一生,岂不就是“衮雪”的一生。
“石门十三品”中的蜀道
“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建定帝位,以汉诋焉。后以子午,途路涩难。更随围谷,复通堂光。” ——《石门颂》
“惟坤灵定位,川泽股躬,泽有所注,川有所通。斜谷之川,其泽南隆,八方所达,益域为充。”——《石门颂》
“坎绵贫翻之烧,充韧川内,四民富实,百廷息祠,壮突自非思鸽知尔,筹等张蔡,忠公忘私,何能成共事故?” ——《石门铭》
“未秋截霜,稼苗夭残。终年不登,匮馁之患” ——《石门颂》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等地,其余散居在新平、元江等三十余县。人口102.5万多人(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1953年1月24日成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
八月月圆节是拉祜族的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这天晚上,要把自己的瓜果和谷等选最好的拿来献月亮,因为月亮为人们分明耕种的节令。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各家把选来的南瓜、黄瓜、包谷、谷穗、水果等(其中梨是不可缺少...
梅山文化,点点滴滴的汇聚,集成古代文明的瑰宝,其中那些独特的地名传说,更是古老长河中迸出的浪花。地处新化县桑梓镇石窖村北面的前程村,俗名叫玉米冲,讲起这一地名原由,是一段沧桑久远而讽渝深刻的故事。康熙...
传说畲族的祖先是狗头王,人身狗头。为什么人身狗头呢?古时候,高辛帝宫中有个左耳奇大的大耳婆。一天,高辛帝请医生替大耳婆治耳朵。医生却在耳朵里扣出一颗蛋来,群臣把蛋拿到宫中的一个楼上。天上的凤凰领着地上...
孟轲之母因为“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天下母仪的典范。但是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却鲜为人知。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同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弟弟...
车村,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车村每年年初六都要从姚夫人庙里请出姚娘娘到村里巡游,保各家各户平安,各家各户都会在姚娘娘到来之前准备好祭品和香火祭拜娘娘。当天是车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对于乡间的神仙,我见得很...
山西民间普遍信奉财神爷,希冀发财致富,商人更甚,商号店铺大都供奉财神爷。民间一般把赵公明视为财神,大约来源于《封神演义》,因他助商纣王抗周,被姜子牙治死。姜子牙封他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
世界上最高的女人我们都说姚巨人,但是世界上有一个女人比她还高,虽然不会打篮球,这名“壮汉”的身高竟达到了2.31,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印度人艾伦,这名世界公认的最高女性,2...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男宠和面首两个词到底有毛关系?犬子的爸爸为什么甘心当犬爹……常见又难解,细思极困惑。1、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