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中国传统利是文化(2)

晓星君2023-09-20

西北:直接给现金 百元不算少

而在西北,压岁钱一般不装入红包内,而是“赤裸裸”地直接派现金。来自甘肃的秦晴告诉记者:“我从小到大没见过红包,我们那儿的超市、商店也不卖红纸包,到广东工作后我才第一次收到红包。”没了红包“打掩护”,看上去少了几分节日喜气,但好处是公开透明。

在同处西北的宁夏,谁要是派出100元的红包,就不算小气了。来自宁夏的张平在广州工作,他说自己的红包压力并不大,每个红包包100元。

湖北:红包厚度增速令人惊

在湖北,也有已婚者向未婚者派红包的习俗,红包金额大约在100~500元之间。并且,给的红包越大越要当场给,把钱亮出来,显示出派红包者的阔气、大方。

在广州一家银行工作的小赵,亲戚们都视他为家族的骄傲,但这也让他不堪重负,今年春节回家光派红包就花了13000元。

小赵的父亲赵涵也感慨地说,如今的红包越来越厚,金额增加之快让人吃惊。他表示,在上世纪60年代,中国长辈给晚辈的压岁钱平均在两毛到五毛钱之间,用红纸包着,图的是个“好彩头”;但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红包动辄数百元,孩子每年获得数千元压岁钱已不出奇。“我都快跟不上形势了。”老人家说。

香港

在香港,封利是的“潜规则”是长者给幼者,已婚者给未婚者。

虽然有人抱怨如今在香港,利是也得越包越大,但还不至于成为“人情压力”,一封10元利是,一声恭喜发财,一个年,轻轻松松、热热闹闹就过去了。

香港利是文化,还有一个可爱之处,便是设计新颖的利是封。国画、卡通、潮语、姓氏……利是封的样式五花八门。选举年份,还有以候选人来命名的利是封,可谓妙趣横生。相比之下,内地的利是封则“正统”很多,“福”、“贺”、“新春快乐”……无非就是这些内容,少了些许乐趣。

香港的利是封往往能循环利用的。每年临近春节,香港赛马会各个投注站都有一个“利是封交换中心”,旧封可捐出来,供他人循环利用。

闹心:红包少了 亲情淡了

工作了4年的王芳如今每年春节都要为红包问题头疼,最让她担心的是,红包成了衡量亲戚间关系亲疏的标准。

王芳说,前年,自己的小孩到一个远房姑姑家拜年时,对方给了自己的小孩500元红包。但这个姑姑的小孩到自家拜年时,自己只派了300元红包,结果,这个姑姑去年春节就没有来她家。

长辈给晚辈派红包是中国亲情文化的集中体现,但某种程度上,又像是一场财富的攀比。

山东大学教授王忠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攀比的心理和风气助长了红包的厚度:“大家都知道中国人好面子,你给我孩子500元,我得给你1000元,这样层层往上走,结果红包越来越厚。”

与其他地方相比,广东的“利是文化”获得了普遍的赞扬。李先生说:“包红包主要是为了讨个好意头,广东派利是的习俗就很好,金额小但不缺诚意,红包个数多得到祝福的人也多,我回家过年就介绍了好多次。”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