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到云龙游览过古桥的人们,还是在宣传媒体上了解到云龙古桥的读者,都是在一阵赞叹之后,首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云龙为何有那么多的古桥?
“隔山容易隔水难”,这句在云龙留传了千百年的民言,就是最浓缩的答案。其实隔山也并不容易,然而无论付出多少艰辛,总能翻越过,可是遇上了江河,欲前不能,只好望江长叹!云龙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最西面的一个县份,地处滇西纵谷区,怒江从县境西部穿过,澜沧江流经境内百余公里,把县域切为两半,辖区内高山林立,谷箐交错,泉水潺潺,江河拥有量达数十条,溪流数以千计。云龙江河之多,水资源的丰富,其它地区难与之攀比,可谓是大自然的恩赐。事物总有正反两方面,在大江大河阻隔中生活,艰难也就不言而喻了。云龙古桥就是人们战胜自然的物证,也是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智慧和创造遗产。
云龙古桥众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古代云龙盐业和银铜矿的开发,为修桥奠定了物质基础。云龙是云南盐井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共有八井,开发最早的始于汉、唐,明、清年间成为云南四大产盐地之一,食盐销到保山、腾冲、西藏、缅甸、印度等地。盐业兴旺,带来百业繁荣,修桥铺路,开拓外交。尤其是人才辈出,有识之士捐资、倡修桥梁蔚然成风,益泽子孙后代。
桥梁类型分为梁桥、浮桥、拱桥、吊桥四种,云龙古桥四种类型都拥有,其中梁、拱、吊三种类型居多,大小古桥达近百座,少量分布在澜沧江上,多数建造在沘江及其交流上。沘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记载,它发源于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途经云龙一百多公里,最后流入澜沧江。沘江两岸分布着云龙古代的八大盐并,人口密集。云龙古桥的作用用最古老朴素的眼光看待,就是提供人畜通行,而放在历史渊源上考察,它在内外交往中的地位是其它方式难以取代的,因此,古桥在云龙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更远一点的眼光看,云龙古桥是中国乃至世界古桥梁艺术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份,这一点已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了解和认识。云龙古桥的发展延续,留下了独特而厚重的桥梁文化,许多有特色的古桥还具有文物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云龙从西汉元封二年即公元前109年设县,称比苏,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自从人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与江河作斗争的历史也随之开始,独木桥、木船、竹筏、溜索、藤桥等浮渡方式虽然没有史料记载,但远古就已有之。明代记载建造的桥共有两座:位于金泉井的砥柱桥,建于明嘉靖七年,即1528年,为两进连跨式风雨桥,桥面铁链上铺木板,上有木撑架覆盖瓦顶,横跨沘江。
另一座是彩凤桥,座落于顺荡井的沘江上,属木伸臂覆瓦风雨梁桥。其余桥梁多为清代修造,此时正值云龙盐井、银铜矿开发的鼎盛时期。桥梁之设,攸关课税,利济民生,有识之士慷慨捐资。县城南端建于清道光四年的青云桥,就为曾任陕西巡抚的石门井人杨名飏捐资所修。清代到解放初期,云龙境内也建起了不少的梁桥,大部份都具有古代建筑特色;古桥在云龙历史发展中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仅古代盐业对桥梁的依赖就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云龙盐业兴盛时期,五井提举司年上缴朝廷课银达38000多两,盐年产量达130万公斤以上,大部份食盐都要依靠澜沧江、沘江上的桥梁,采用人背马驮运销到外地,又把其它地方的物资运回云龙。不难想象如果当时没有过江涉河的通道,怎能实现盐业的以销促产;云龙位于滇西边陲,地理位置险要,古代和近代的许多战争都与桥梁相关连,留下了无数神密的史话。
位于旧州镇桥街的飞龙桥,是古代澜沧江上著名的铁链桥之一,此桥建于清同治癸亥年,即1863年,由滇西农民起义军领袖杜文秀派大翼长李玉树总镇云龙时倡修,并赐名“飞龙桥”,1927年被土匪萧呜梧烧毁,翌年匪患平息后修复。1949年滇桂黔边区纵队副司令员朱家壁率领部队挺进滇西,为断国民党军队西逃退路,将桥斩断,修复后毁于六十年代中期的洪灾,现只留下东桥墩和西岸的望江楼。建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功果新老两座桥,是我国第一代横跨澜沧江的公路钢索吊桥,被称为滇缅公路的咽喉。
1940年10月至1941年2月的123天中,日本飞机对功果新老两桥轰炸16次,出动飞机242架次,投弹近千枚,将两桥炸毁。抗战军民日夜抢修,恢复通车,保证了滇西大反攻的胜利。如今,弹痕累累的功果桥、老桥西桥墩、保护功果桥的高炮路、高炮台、岩石地堡等全体建筑仍然完好地保存下来,成为抗日战争的物证;云龙古桥类型齐全,数量繁多,建造历史悠久,被誉为“桥梁博物馆”。它的历史价值更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它对中国、对世界的古桥梁都有一份创造和贡献。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
居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体现出当地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抗争中产生出的避邪、求吉、审美、实用的复杂心理意象与价值观念。甘肃民居大多也表现了劳动人民普遍的讲实际、重伦理、求功利及尊神灵的传统民俗结构...
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最高的礼节。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一般多用白色、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1.5米,最长的有4米。宽度不等。两端有穗,约6厘米。哈达...
西马村,是明代雁门关所辖的古堡之一,旧称永和堡,现在该村东堡门上方的明代石雕门额依稀可辨,永和堡等三十九堡军事防御遗迹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距鹿蹄涧村约5公里,现居人口中百分之七八十为杨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