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古劳偏身咏春拳(3)

彦红郎2023-05-30

基本内容

鹤山古劳偏身咏春拳是咏春拳一代宗师梁赞先生晚年从佛山回到古劳居住时,将自己一生研习、教授咏春拳的所得创出来的,它是咏春拳的精髓。将正身咏春拳改为偏身咏春拳,顾名思义,在玩拳的过程中,总是根据招式,忽左忽右的不断偏斜身躯。正身受打击面大,偏身受打击面小,假如对手打你的胸部,你正身面对对手,只要你挡不开对方的拳,或躲闪不及,就很容易被对方击中,但假如你发觉对方打你的胸部时,只要配合马步,把身形轻快迅速转为偏身,对方便打不着你。在打拳过程中,人体象一个灵活转动的轴承,你打左时他偏左,你打右时他偏右,纵使不出手招架,也打不着,总的来说,偏身可缩小被打击面,更容易消卸对方的攻击,更有利牵制对方、打击对方。

二字钳阳马。身体重心宜下沉,含胸拔背,沉肩肘,两脚站距不宜过宽,两踋可灵活旋转,配合腰身。移动贴地,务使进退自如,不失重心。咏春拳一般手到哪里,脚到哪里,手脚一致。两脚微微向内,双膝、大腿常有护裆意识。

短桥寸劲。出手桥段不宜过长,幅度不宜过大,是为紧密不疏,不露破绽,不失重心,也便于收放、变化。寸劲是要练就在最短距离、最少时间内发出最大的力量,出手先不用死力,贴近对方身体部位时才突发劲力。这样既能使对手不易利用你打出的力量控制你,也可缩小影头(预备动作的迹象),使对方难以捉摸、防范。

身体各部位,关节的灵活配合。一定要练习各个部位,关节的灵活性,身心协调,使腿、脚、身、肩、肘、掌、拳、指都具防御和攻击作用。

阴阳手,咏春拳出手一般两只手都是阴阳相对的,即右手手心向上,则左手手心向下;右手手心向左则左手手心向右;右手手心向外,则左手心向内,不断变化交换,协调灵动,也极具太极意识。

以柔制刚,刚柔并济。接招或消卸对方攻击通常是柔的,等于打篮球,人家从老远用尽力把球传给你,你只要把手放柔,巧妙的一收一接,球便毫不费力牢牢地接住了,但你迎着球的冲力,用手去硬接,手都震麻了,球也未必接稳。当感觉已把对手牵制住了,或把对手重心弄虚了,便实发劲力,狠命一击,则为刚。整个技击过程都是该柔则柔、该刚则刚,刚柔并济,根据战况巧妙施变的。

连消带打,借力打力,巧力取胜。连消带打就是在消对方的攻击时已含有打击对方的意识和动作;借力打力则利用对方的冲力,加上自己的力量的和来打击对方。利用对手的破绽,失平衡等时机,迅速给以巧打,所谓四两博千斤,巧打取胜。

黐手练习。这是咏春拳一项很重要的练习,两个人的手搭在一起,不管一方的手怎样出没变化,另一个人的手都要凭感觉紧紧跟随它,牵制它,这样你攻我防,你退我进的不断练习,就能增强手的神经反应和灵敏度,练到一定高度,就算蒙上眼睛,手一碰上,对方就难以脱开。实战时,只要一交上手,就能手感很有效的牵制、打击对手。

木人桩的练习。在没有人作练习的时候,就利用木人桩作对手,练习身手和力气。木人桩的好处是可以毫不顾忌的尽情的打,缺陷是死的,不如真人的灵活多变,所以各取所需的与真人和木人桩对练。

十二路散手实用拳和三点半棍。梁赞晚年回到古劳,把所有繁多的套路去掉,精简为十二路散手拳法,将六点半棍改为三点半棍。十二路拳招招致用,式式实效,不中看,却中用。十二路拳具体为:大念头、小念头、标锤、三箭锤、栏桥、双龙、蝶掌、寻桥、鹤膀、短桥、标指、伏虎。三点半棍是从原来的六点半棍精简出来的。

由于鹤山古劳偏身咏春拳实战技击效果显著,有一说可克制公安的擒拿术,曾被视为禁拳,过去传授是神秘、保守的,只在家族、亲友中秘密进行,外界也鲜为人知,自从梁赞第四代传人冯根珠到处找武术界名师比武,屡屡获胜后,鹤山古劳偏身咏春拳得以扬名。2006年8月在佛山举办的中国首届国际咏春拳黏手擂台邀请赛,第五代传人冯广全操办的一个非凡武术馆派出16人参赛,获得了男子青年85公斤以上,青年65公斤级,青年60公斤级、中年60公斤级、少年52公斤级共五个第一名;获男子青年60公斤级、青年65公斤级、青年80公斤级、少年52公斤级、中年80公斤级、老年75公斤级共6个第二名;获男子少年52公斤、青年60公斤、中年65公斤级共三个第三名;获男子青年65公斤级1个第四名,除一人因病临时弃权外,全部获奖。又一次向世人展示了鹤山古劳偏身咏春拳的魅力。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鹤山古劳偏身咏春拳的偏见的改观。各级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引导,鹤山古劳偏身咏春拳得以正常传授,光在鹤山市城区就有第四代传人冯强开设的鹤山市古劳偏身咏春拳国术总馆、第五代传人冯广全开设的非凡武术馆、第五代传人劳六根开设的群英武术馆三间。还有不少民间相互传授学习的团体和个人。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