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古劳偏身咏春拳(2)

彦红郎2023-05-30

历史渊源

清代康熙年间,广东籍女子严咏春与父严二避祸远涉川滇边区,居大凉山(又名栖霞山)下,以卖豆腐为生计。当地有一土霸,诞其姿色,持势迫婚。父女忧心忡忡。当时,清廷忌嵩山少林寺,派兵围剿,强攻不下。遂设法沟通寺僧,里应外合,烧毁少林寺。五枚法师、至善禅师、白眉禅师、冯道德、苗显等五位大师亦分途出走。五枚栖身大凉山(又名栖霞山)白鹤观。每日下山买豆腐,便与严二父女捻熟,因怜其遭遇,将严咏春带回山上白鹤观中,授予武艺。严日夕勤修苦练。武初学成,下山约土霸比武,将土霸击倒。严咏春生性聪颖,身手矫健。考虑到自己终归是个女子,个头、力气不及男子汉,遂在五枚所教的武艺的基础上,研创了一种灵巧多变、借力打力、以弱胜强的拳法。后人以其名字命名为咏春拳。

严咏春嫁给福建盐商梁博俦,将武艺传于夫婿。后梁博俦传给梁兰桂,梁兰桂传黄华宝。黄华宝为红船中人,与梁二娣为伍。至善禅师混迹红船中,将绝技六点半棍传与梁二娣,华宝与二娣日夕观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混成一体,从而咏春拳有六点半棍者,亦由此来。

梁二娣将武艺传于梁赞,后梁赞又登门拜见严咏春,随她学武三年。梁赞原名梁德荣,生于1808年,是鹤山古劳东便坊人。梁赞一生钟情武学,在梁二娣和严咏春的悉心指导下,梁赞尽得咏春拳奥秘,并将多种拳术的精粹揉合进去,达于化境。远近武士慕名前来与之较量,均被击败,于是声名藉起。梁赞在佛山开设“赞生堂”做医药生意,传授武艺,弟子众多,享有“佛山赞先生”的美誉,香港电视台也曾据其事迹拍电视连续剧《佛山赞先生》播放。现活跃于佛山、广东、香港乃至世界各地的咏春拳传人,皆出自梁赞门下,梁赞把咏春拳发扬光大,真正成为咏春拳一代宗师。

梁赞第三代弟子叶问在香港设馆授徒,传播咏春拳武学,声誉很高,扬威国际的功夫影帝李小龙也是他的弟子,他的另一个弟子梁挺,出了不少关于咏春拳的书籍,并于1973年开始创办“国际咏春拳总会”,此会已在60多个国家设立机构,分会达4000多个,门徒过百万,梁挺还担任多个国家的特种部队教练。1999年5月梁挺率领咏春拳洋弟子、中央电视台、香港亚视等40多人专程到鹤山古劳东便坊瞻仰梁赞故居,拜见祖师爷。梁赞的其他传人也分别载佛山、广洲、香港、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传承、推广咏春拳、目前,咏春拳已成为全世界流行最广的武技之一。

鹤山古劳偏身咏春拳是梁赞晚年回乡时传给古劳乡中后人的。梁赞当时思量,自己一生研习武术,名声在外,该是落叶归根的时候了,他下决心把自己毕生武艺浓缩成精华,把原来的正身咏春拳改为偏身,精简提练出十二路散手拳法,招招致用,宜于实战,使咏春拳又一次得到了升华。他亲自挑了几个弟子施教,其中一个是王华三,几师兄弟中,数他最精灵,但个子、气力最小,初学时,和那些身强力壮的师兄弟交手,屡战屡败,无还手之力,王华三非常苦恼,对师父哭诉,这样下去,没法再练了!梁赞坚定了他练武的信心,又根据他身手灵活,力气不足的情况对他进行针对性的点拨,王华三最后成了佼佼者。王华三又将这种咏春拳绝技传给了八个弟子,其中冯振最突出,冯振体格健硕强壮,人称“大辘振”,冯振年青时在鹤山古劳生活,中年后至香港,开设医馆,传授武艺。他的得意弟子有冯根珠及两个儿子冯良、冯强。冯根珠是个天生的学武人才、特别能心领神会,学以致用。60-70年代,为验证自己武功的实用性,增强临场实战能力,他到各地寻高手比试,多获胜算,名扬省港。冯良,人虽不高,但敦实强壮,出手勇猛迅捷,人称“坦克”,也曾红极一时。冯强到香港继承父业,设立香港古劳偏身咏春拳国术会,还在鹤山市沙坪镇设立鹤山市古劳偏身咏春拳国术总馆,广收门徒,推广古劳偏身咏春拳。近年他研究以心法练咏春拳,以精气神贯穿于动作之中,除实战外,更偏重于强身健体。另外,与冯振一同学艺的冯应棉也将武艺传给他几个儿子,其中冯敬达、冯敬超学得最好。冯敬达又传给冯仕景、劳子干等人,相继传开去。现在活跃于武坛的鹤山古劳咏春拳第五代传人也不少,有代表性的有候德贤、罗强富、冯广全、李振强、劳六根、梁仕强等。

现在,已经80多岁的冯振先生又从香港回到古劳乡下居住,仍然老当益壮,他是在世的咏春拳传人中辈份最高的一位了。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