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濮阳四牌楼历史故事(2)

晴虹酱2024-09-05

明朝洪武年间,濮阳县(当时为开州)胡状乡老王庄出了个大官叫做王崇庆,他官至尚书,权倾朝野。但他并没有倚仗权势作恶,反而上扶天子,下安百姓,所行大为百姓称道,称得上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清官。

王崇庆有个儿子,从小跟在王崇庆身边在京城居住。他小时候在宫廷玩耍,经常跑到太后的花园里这里转转、那里看看,东张西望看稀罕。太后很喜欢他,认他为干儿子,并给他取起了一个名子,叫王小瞧,意思是这里瞧瞧,那里瞧瞧。由于王崇庆公务繁忙,对儿子放松了管教,王小瞧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成了一个恶少。他后来回到父亲濮阳的官邸(建在濮阳县城郊外的小坡村)来住,无恶不作,期男霸女,杀人越货,成了一个人人怕,人人恨的恶徒。

有一次,王崇庆职务变动,回朝复命,当地的老百姓送了一程又一程。有许多人一直送到了他的官府。王崇庆挽留过夜,需要安顿吃饭睡觉,王小瞧很恼火。未等天明将南来的客人赶去,还换了一阵痛打。为王崇庆送别的人被王小瞧一路追打着走掉,王崇庆知道后急忙追赶安抚。结果也没追上,只能将儿子训斥了一顿,王小瞧同伙一些恶少到处搜刮民脂民膏,不管是穷人还是富户,叫你拿多少银子,少一个也不行,凡是到开州府的来做官的,上任后第一件事得先拜访王小瞧。如果拜访晚了,用不了一个月就会将你赶跑或打得你下跪求饶。

有一年,皇上开选,开州府一带有几个秀才去京城赶考,一路上提起王小瞧的恶行,他们恨之入骨,有人提出,如果咱们中有中举的,一定要求回开州做官,谁在开州做了官,先杀王小瞧,不杀王小瞧,不为君子。一路有约,发誓承诺。结果就是有一个姓陈的书生终于取了进士,又到了开州做了县令。陈氏县令到任后,并没有拜访王小瞧。王小瞧等着县官拜访,结果县令没有来,而是在四条街张贴告示:“有冤、有恨的百姓举报”。不到几天功夫,关于王小瞧的举报状收了一筐”。陈县令正准备抓王小瞧。可也巧,王小瞧等陈县令拜访等急了。带着几个人去滋事,正好被县令手下的人逮了个正着,为防不测,果断行事,抓紧整理王小瞧的材料,王府的人见王小瞧等人去县衙没有回来,急忙骑马去京城告状,禀报太后,告知王崇庆。

那个陈县令也不敢放松,召手下人商议,因为王小瞧是太后的干儿子,没有杀他的刀,没有捆他的绳,县令命令用牛皮条将王小瞧捆了,丢在十字街中心,号召所有冤民,每个一袋土将王小然盖起来,成千上万上的人扛了半天功夫,将王小然活埋了。陈氏县令知道活埋了王小瞧,也不犯小可,于是自尽了,当王崇庆赶到开州府时,看到县令已死,叹了一声:“嗨,王小瞧罪有应得,你何必再搭上一条性命”。此事也算画上了句号。

开州府人们怕王小瞧转生做恶。便在十字街道建了一个四牌楼。意思是,只要不断人的脚步,王小瞧就不会脱生,将会永远被压在四牌楼下,还人民以安定的生活秩序。

关于四牌楼的两个版本的传说,我们看到,不管细节处如何不同,最突出的一点是不变的:即被欺压的百姓与恶势力代表王小瞧之间的斗争,在故事中,这个斗争的实质也就是百姓与皇权的斗争——王小瞧之所以能够作恶多端、横行乡里,正因为他的名字是皇上(太后)取的,他是皇上(太后)认的干儿子,是皇亲国戚。斗争的结果是百姓获胜,这个可以看作社会下层阶级的美好愿望的体现。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处死王小瞧的办法——也就是故事中四牌楼产生的原因,充分表现了下层百姓的机智,表达了对百姓的智慧的赞美。正是这种智慧,使得百姓在斗争中取得了胜利。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